美國 amazon.com 現在仍可直接購買 Micron BX300 480GB, 含運加關稅運台灣 約美金90元 不過保固要寄回美國
jbcrobert wrote:
觀念可能需要改一改了. BX500 塑料外殼 SM2258XT主控.
N500 塑料外殼 SM2258XT主控.
SU650 SM2258XT主控.
AGI SM2258XT 和 AS2258-BN 主控
ANACOMDA TS系列 SM2258XT主控
..(恕刪)



請問金士頓的uv500跟威剛su800的主控是類似的主控嗎?
delete
有興趣在「我們家」參與留言討論的朋友,歡迎私訊索取註冊邀請碼
cklin1029 wrote: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35981-1-1.html
Kingstion UV400 "2D TLC" 3500PE 後壽終正寢
可以用這個測試來代表2D TLC的P/E不比MLC差嗎?
那3D TLC不就飛天了?
我想應該不行吧...
https://www.micron.com/products/nand-flash/mlc-nand/mlc-plus#/
美光的頁面表示在標準的狀況下可提供3000 PE Cycle
並在設計良好的系統中提供10000PE Cycle
一般控制器廠商都是以3000 PE Cycle來做設計
而廠商也都是以此做為TBW依據
大部份的人也是以3000-5000 PE Cycle來與SLC TLC比較吧


你這個2D TLC 3500 PE是不能用了,MX100 2D MLC 8500 PE是還可在運作中,只是開始掉速了

我舉MX100是要指2D MLC根本沒那麼差,這還是16nm末代最差的2D MLC,3D TLC也還沒有廠商敢標3000PE
更何況原生速度還是MLC>TLC,3D TLC 也沒超越 2D MLC,超過SLC cache依然慘不忍睹,只是3D TLC更便宜

之前也有人拿TLC>3000PE說3D TLC超越2D MLC "廠標" 3000PE ,吹TLC>>MLC,實際上就是 16nm 2D MLC壽命>>3000PE,可以超到8500PE還沒死,更別說老製程2D MLC和3D MLC
delete
有興趣在「我們家」參與留言討論的朋友,歡迎私訊索取註冊邀請碼
ragexyz wrote:
su800的主控是類似的主控嗎?

以su800的主控採用sm2258主控 和 su650採用的sm2258tx主控 還是有差異的.

官方的介紹:
Ultimate SU800 開啟快閃記憶體 SLC 模式,能大幅提升讀寫速度;並搭載 DRAM Cache Buffer,與不支援 DRAM 的 SSD 方案相比,隨機傳輸效能可提高逾兩倍以上!
而SU650 採用智慧型 SLC Caching 技術

所以su800賣比較貴,哈.

而su900是MLC五年保所以更貴.
ailaug2 wrote:
剛稍微搜尋了一下,...(恕刪)



剛瞧見滴好東東 (古董)





ailaug2 wrote:
剛稍微搜尋了一下,...(恕刪)


昨天入手TOPMORE MLC 480G...也是最近入手3顆480中為一一顆MLC SSD,昨天有折價400,入手價NT:2488...可能近期最便宜的480G MLC SSD吧!現在QLC都要大舉壓境,開始擔心TLC會慢慢絕跡!說真的TLC在SLC Cache用完後效能真的不好,尤其DRAMLESS更是慘...那QLC呢?
可以用primocache減緩SSD寫入次數並提昇讀寫效能。

asssd數據效能爆炸,可是實際體感沒什麼感覺...習慣SSD的速度,麻木了吧?!

我猜或許提升HDD內資料的讀寫效能,可能比較有感。
peter5240 wrote:
可以用primocache...(恕刪)



我的用法





SSD --> C:D:E:
RAMDISK --> F:
HDD --> Y: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