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x0916 wrote:
你應該要去跟 cha...(恕刪)
嗯,確實每家廠商,都有可能有高品質產品,但該篇回覆中,我也有說明,我是客供料的條件,也就是自己提供顆粒,就像USB我只買PCBA的意思,也因此我才能對照出,不同產品之間的能力好壞。但是有一點不變,就是高品質就一定等於高價格,我這裡指的品質,並非就完全等於是體質。(像是佈線的整個線路規劃,也是會嚴重影響產品的可靠度的)
至於什麼促銷手法的事情,我倒是可以了當的回答,如果買的人不是做這行業,並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跟檢驗能力,或者是該企業的內部高層 or PM經理,大概都不太可能會有多大把握,能確定該產品一定不錯的,何況市場行情,不是隨便就能夠打壞的。(很多遇到清庫存或轉換的產品,消費者也是會傻傻的搶破頭,但.....只能說蠻好笑的就是了)
而理論跟實務經驗,自然不會是靠網路討論,或看看文章就能搞定的,一個看似簡單的結果或說法,那都是要付出龐大的`人力`物力跟時間,才有可能取得最終結論,這些都是商業機密,不是什麼開箱文可以比擬的,雖然01回覆內容,都已經盡可能簡化,也拿掉多數英文部分,但即使如此,我相信要拿去任何一家廠商,當作員工教育訓練用,也不會是什麼問題了,完全只是看的人,是否可以理解跟吸收而已。
至於普通消費者,就多半只能依靠口碑當"參考依據",只要想一個問題就好了,如果最低階的消費級,都能這種價格就達到很好的話,那試問那些高階的該如何定位?(雖然高階主要是提供服務&保證而高價的)所以消費級所謂的用料好,再好也頂多是顆粒等級中的中等水準而已,距離那些低ECC要求的顆粒,還是有很大一段落差的。(顆粒低ECC門檻要求,等於是延長壽命且加大PE值的意思)
補充一點,限量為什麼高風險?是因為統計學這個簡單的道理,如果產品的量都不夠大了,就是代表著產品生命週期,不可能時間會是多長,一個生命週期太短的產品,連ASUS都會拒絕做驗證了,那換作你是老闆的話,你會想投入多少人力物力甚至時間,在這項產品上面? 所以我說高風險這點,我其實並不認為,是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至於怎麼調整用詞,會是你可以接受,這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跟選擇了。
請問您堅持要買 SLC 機型的原因是?(壽命長,可使用20年以上?)
說實話,筆者屬於比較堅持要買SLC的用戶,畢竟數字會說話。
舊制程SLC,可抹寫10萬次;新制程SLC可抹寫5-6萬次。
舊制程MLC,可抹寫1萬次;新制程MLC可抹寫5000次;現在更新的制程只剩下抹寫3000次左右。
舊制程TLC,可抹寫1000次;新制程TLC可抹寫800次;由於良率問題,平均大約在500次左右。
雖然SLC >> MLC > TLC > QLC,
但是關鍵還是在於主控。
性能好的主控,可讓次級(新?)品活久一點,
重點價格便低,較能被市場接受而已。
另外,主控是 SM2246 會比 SF2281 不穩嗎?(如果是 Marvell 的,那就更好了?)
其實這兩種主控,伯仲之間,用久了都會掉速…
因為兩種筆者都使用過…而且,都是SLC的…
結論是這款 120GB SLC 值得敗入嗎?(畢竟再貼 200 元,就可以入手 240GB MLC 呀!)
原則上,見仁見智,各有各的需求,
想要耐用,SLC必敗!
想要容量,MLC必敗!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啊…
話說…何時…哪個廠商願意 M主控(內建DRAM Cache的版本)+SLC 呢?
偶非常想買,但可惜市場找不到!
要不然就是天價......
當初會選擇SF/SMI主控的SLC SSD也是因為價格因素,
問了工廠客制,M主控+SLC,至少要3、5萬起跳!而且只有128GB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