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廠商標示"Interface Serial-ATA 6Gb/s, compatible with SATA 3Gb/s and 1.5Gb/s"

但是有些廠商敘述SATA I為"150MB/s 高速 SATA 硬碟驅動",而從眾多開相測試來看↓

Serial-ATA 6Gb/s => Serial-ATA 600Mb/s
SATA 3Gb/s => SATA 300Mb/s
SATA 1.5Gb/s => SATA 150Mb/s

這樣是否才正確? 那廠商為何要標示"Gb/s"呢?

目前老妹的舊電腦也想升級SSD固態碟,但因為只有SATA I的規格,我想就推薦Intel 320 40G給她

使用就好,除了在循序讀取會稍微犧牲速度外,其它的效能應該還不至於會被SATA I的傳輸規格給束縛

住,只是我比較多慮了一點的就是,是否並非我所想的循序讀取速度被限制在150Mb/s這樣而已,而實

際各項傳輸速度上是會被大打折扣的呢?還是推薦"創見IDE SLC or MLC SSD"比較好呢?

老妹的電腦型號是 : 浩鑫XPC準系統 SK22G2
8b10b 編碼:10 個 bits 裡只有 8 個是一般資料,另外兩個是分割用的。有用資料比率為 80%

6 Gb/s = 6000 Mb/s = 10*600 Mb/s
SATA 採用 8b10b 編碼
-> 80%*10*600 Mb/s = 8*600 Mb/s = 600 MB/s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