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Z 新一代主控制器產品Vertex 450 SSD PK VelociRaptor 1TB效能測試




最近在固態硬碟廠商的動態消息,除了每家都有傳出固態硬碟價錢可能會上漲的消息以外,另外就是快閃記憶體的工藝製程更新的原因,新一代的製程在Toggle陣營已經來到1Xnm,而ONFI陣營則是20nm為最新,每一次新的工藝更新都代表著對快閃記憶體耐久壽命的考驗,也成為大家注目的焦點問題。再來就是主控制器技術的部分,目前檯面上的Sandforce已經許久沒有推出新主控了,Marvell的主控則開始有越來越多加採用,而身為固態硬碟大廠的OCZ,除了採用最新的20nm快閃記憶體以外,也跟著發布了全新一代自有主控制器的產品,讓OCZ成為了擁有自主控制器技術的少數固態硬碟廠商跟其它家握有主控制器的廠商抗衡的能力。這次要體驗的就是這款新的Vertex 450 SSD,除了它本身的效能體驗以外,剛好也可以跟才購入的WD迅猛龍做個比較測試。



OCZ的包裝也維持一貫的紙盒包裝,做成厚度不會很厚的包裝盒,採用黑色底為主的視覺。



背面則是這顆Vertex 450的英文說明,主要OCZ的產地是台灣生產的。



配件主要是2.5”轉3.5”的支架,以及帶有Acronic最新版本HD備份軟體金鑰的小冊子,以及一張我愛SSD的說明。



至於軟體的部分,可以直接到Vertex 450的產品頁面下的資源部分,直接下載。



SSD本體採用靜電袋包著。



自從上一代旗艦的Vector產品之後,這是第二款採用同樣7mm超薄鋁合金外殼的OCZ SSD了,如沒有意外應該以後的產品都會以7mm為標準高度。



這個鋁合金外殼非常有質感,摸起來冰涼冰涼,也頗有份量的。



實測重量是116g,雖然稍微重一點,但比起一些塑膠材質的SSD來說質感還是很重要的,鋁合金導熱也比較快。



高度實測是6.41mm,比7mm還要更薄。



內部用料跟PCB方面,Vertex 450與Vector還滿像的,正面八顆快閃記憶體加上一顆快取記憶體與主控制器。



主控制器的代號是IDX500M10-BC,是個ARM架構的主控IC,具有雙核心400MHz的執行速度。



快閃記憶體則是採用鎂光的29F128G08CFABB的20nm快閃記憶體。



快取記憶體也是鎂光的DDR3快取記憶體,代號是2DM77 D9PFJ,是容量256MB的DDR3-1600MHz速度的新一代快取記憶體。



翻到PCB背面,同樣也是八顆快閃記憶體與一顆快取記憶體組成。



電源管理晶片是採用TI德州儀器的TPS652510晶片,這顆晶片單價也不便宜,要3塊美金呢。



接著是才剛買的迅猛龍1TB,要價7K,也幾乎是Vertex 256GB的價錢。



迅猛龍為了解決硬碟先天的缺點,把尺寸設計成2.5吋,濃縮碟片的長度,讓搜尋時間加快,另外提升了轉速到達10,000轉,讓迅猛龍成為硬碟中的跑車,但若以價格來看,這顆1TB的售價足以買兩顆2TB的硬碟了。



機緣難得今天就讓它們PK一下。


Vertex 450 單碟效能



測試方法是把這兩顆都放在資料碟位置,然後採用Z87主機板的原生SATA III做連接,測試空碟最快的速度做比較,首先是這顆Vertex 450 256GB的Crystaldiskinfo的資訊。



首先採用atto測試,最高讀取可達547MB/s,最高寫入可達533MB/s。



接著採用Crystaldiskmark測試,一切都是預設值,測到的數據其實滿高的,這個預設值是測試非壓縮資料狀態,最大持續讀取可達502MB/s,最大持續寫入可達517MB/s,4KQD32讀取可達334MB/s,寫入可達352MB/s。



採用AS-SSD測試,最大讀取也有502MB/s,最大寫入有497MB/s,總評分可達1140分,讀寫的曲線也是非常平穩。



採用ANVIL測試,總分可達4739分。



接著把磁碟分區殺掉,變成RAW模式,測試HDTUNE的讀寫效能,HDTUNE讀取最大可達339MB/s。



寫入的部分則是最大447MB/s。


VelociRaptor 1TB單碟效能



做為硬碟來說,這顆硬碟讓許多人可說是羨慕的流口水,不過如此,它即使有SATA III接頭,但實際上還是受限於硬體限制,不過能突破200MB/s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



一樣用atto測試,最達讀取可達226MB/s,最達寫入可達204MB/s。



用crystaldiskmark測試,一樣是預設值,不過硬碟的最大罩門就是4KB的隨機檔案讀寫了,有些硬碟甚至是0.XMB/s在跑的,迅猛龍已經很不錯了,還有3.9MB/s最大值。



然後非常重視4K分數的AS-SSD測試的是硬碟的最大罩門,所以跑起來費時且評分很低。



ANVIL的分數也是偏低的456分。



而HDTUNE則本來就專為了硬碟測試而誕生的,因此測試硬碟有著非常準確的數據,可以觀察到這顆硬碟內外圈的速度差,這裡可看到最小有112MB/s,最大可達202MB/s。



硬碟的構造關係,所以寫入跟讀取的速度基本上是差異不大的,迅猛龍更是非常一致,內外圈速度差異比起一般硬碟要小很多。


結論:最快最好的電腦配置法,SSD主系統,硬碟儲存系統。


基本上,採用這顆OCZ Vertex 450 256GB當做主系統其實綽綽有餘了,550MB/s的速度已經達到SATA III的速度臨界點,然後配上讀寫可達200MB/s的萬轉迅猛龍1TB當做儲存碟,就是最好的絕配了,讓你開機快,寫入儲存也快,因為若是你配置的硬碟是5,400轉那種省電硬碟,基本上還是會拖到SSD的速度,導致你會覺得系統沒有太大進步的感覺。現在的確是SSD普及的時代,許多系統配置都已經開始出現SSD的選項,更甚者高階電腦幾乎是只有SSD配置而已,因為電腦系統的傳輸瓶頸,從以前到現在都是卡在硬碟的I/O速度呀。






AS SSD Benchmark write -4K 的速度竟然有 149 MB/S, 這應該是我所見過最高的.
請問樓主有關閉 CPU 節省選項 (C1E, C3, C6, EIST) 或是 超頻 CPU 嗎 ?
OCZ的SSD...
希望能有AIDA64 Disk Benchmark的linear write測試數據
和平之月 wrote:


最近在固態硬碟廠商的動態消息,除了

開買了嗎 有無128g的
法國零售通路送修率超過5%的型號又被OCZ包辦了,今年5月的數據。

Si on regarde les modèles avec un taux de retour supérieur à 5%, OCZ truste le classement :

- 52,07% OCZ Octane SATA 2 128 Go
- 45,26% OCZ Petrol 128 Go
- 44,76% OCZ Octane SATA 2 64 Go
- 40,57% OCZ Petrol 64 Go
- 10,23% OCZ Agility 4 256 Go
- 8,70% OCZ Octane SATA 3 256 Go
- 7,41% OCZ Agility 4 64 Go
- 6,85% OCZ Agility 4 128 Go
- 6,59% OCZ Agility 3 90 Go
- 5,56% OCZ Octane SATA 3 128 Go

引自http://www.hardware.fr/articles/893-7/ssd.html

不過文內也提到,Vertex 3 送修率降到1.89%、Vertex 4降到1.46%,
但還是遙遙領先其他牌子。

順便補上2012年10月到2013年這段時間的送修率,OCZ整體降到1.39%,
新出的SSD應該品質比以前好一點?

Sur la période suivante (ventes d'octobre 2012 à avril 2013), voici les chiffres que nous obtenons pour le moment :

- 0,15% Samsung
- 0,43% Intel
- 0,65% Corsair
- 0,78% Kingston
- 1,32% Crucial
- 1,39% OCZ

Cette fois OCZ semble enfin être sur la bonne voie.


結論:人品好的可以賭看看。

tiaol88 wrote:
開買了嗎 有無12...(恕刪)

有賣囉 我有看到賣128G的

vincent323 wrote:
法國零售通路送修率超...(恕刪)


這些產品市面上應該都看不太到新品了吧!

就期待Vertex 450品質是否有所進步啦。

至於人品問題....我是覺得現在買3C產品都是在賭人品
科技越進步電子產品越不耐用。
還是過於進步什麼時間點會壞都算好了,尤其是過保後就.....
WD迅猛龍有點貴貴,,
Vertex有點心動QAQ!!!!

謝謝大大分享~~~~~~!

vincent323 wrote:
法國零售通路送修率超...(恕刪)

那些都是老數據了!!OCZ還是有在進步的
3C產品哪個不是看人品XD
就像樓上某位大大說的時代進步東西也壞得快尤其都是在保固後
商家怎樣算你都算不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