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選擇SSD時,參考資料基準是.....?

如題,請問一下大家選擇SSD時,是參考官方資料的哪一項為基準來判斷這顆SSD是屬於入門級、中階級、高階級呢?

容量?讀寫速度?隨機4K讀寫速度IOPS?還是另外其他項目?
文章關鍵字
設計 價格 用料 負載能力 都會影響他的市場定位
晶片和架構就是會先作為判斷 之後是用的顆粒等級 通道數 FW成熟度 等等

連一般測速都跑極低的肯定最差 各項大小檔,循序,亂數表現穩定又是近極限
才會進入負載能力這類更高要求的比較部分 等級就這樣區分出來了
至於要怎麼快速辨別....似乎沒有一個所謂定義標準 看多了就很自然會知道怎麼區分等級了
我個人看重的順序是:C/P值 >保固期>Marvell晶片
現在128GB是主流,240GB(256GB)會慢慢降價。
技術面其實不算很重要,主要是品牌價值與保固長短。

0600654852 wrote:
如題,請問一下大家選擇SSD時,是參考官方資料的哪一項為基準來判斷這顆SSD是屬於入門級、中階級、高階級呢?

容量?讀寫速度?隨機4K讀寫速度IOPS?還是另外其他項目?...(恕刪)


價格.保固

其他都是假
YouTube FYLAQQ
看重價格與保固 這其實有一點點的矛盾
SSD基本上是計算Flash單價 就可以推出產品售價的硬體
而採用較不穩定顆粒就一定會更便宜

如果買便宜但是一直有奇怪問題在發生 實際上消費者根本沒有賺到保固
因為產品本身有已知瑕疵問題 本來就是可以要廠商無條件處理的 與保固本來就無關

所以如果是價格為主要導向 理論上應該是選擇舊款或成熟FW版本產品
因為顆粒壽命較長 FW又穩定可靠 如此保固才是會變成避免意外的功用
我都是 Marvell架構的晶片>容量>至少MLC>售價

SF晶片除非是買給別人用,不然我是不考慮
另外,除非特殊需求(例如別人出錢),否則我盡量推薦買台灣製造>台灣品牌
容量和價格之後就是穩定-穩定-穩定-穩定-穩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