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C/:系統碟是美光SSD Micron Crucial BX200 240G
D/:是一般傳統硬碟
想問的是我常下載BT
通常下載目的我都選D/:
這樣對SSD耗損會比較小嗎
文章關鍵字

morfas wrote:
我的C/:系統碟是美...(恕刪)


但我覺得SSD比較耐操,要是INTEL的我一定推薦放C槽,保五年操死就換新了...
肅清台灣終戰的日本狗

morfas wrote:
我的C/:系統碟是美...(恕刪)

這是當然的…
我是intel 730 我是先BT下載到SSD,下載完,再放到自己的FTP備份
我SSD之前用過SEAGATE,OCZ,intel,crucial 下載BT還沒壞過,現在都還在服役

給你參考
美光 那顆是 TLC 顆粒的

NAND Flash ROM 顆粒壽命:
SLC (約10萬次寫入)> MLC(1~5萬次) > TLC(數千次)

若壞了,保固內當然是可以換啦,但不保資料的(就算系統碟資料丟了沒差,重灌也要半天的),且一來一往也不是馬上的,搞不好送保固要好幾天。

註:桌面上的資料,若沒有指定別的目錄,預設是在 C:\User 底下的。系統碟若掛了,桌面資料也會遺失的。


BT 寫入很頻繁,建議放硬碟為佳。放 SSD 會造成 SSD 壽命加速折損。

再說 BT 下載,誰人不是開 24H 的,那什麼速度?需要放 SSD?根本沒必要吧。

BT 如果每秒下超過 200MB/s,放 SSD 還有道理,但誰下 BT 可以 200MB/s 的....

然後下載的大都影片檔,下好了,還不是搬到硬碟去,不然 SSD 是多大,裝的了那幾TB的影片。所謂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還不如直接下到硬碟,同一硬碟內移動檔案到別的目錄,不用複製的。


再說保固 3年、5年的,真的就要 3年、5年準備丟了。好好保養,難道就不能用個 10年的。

說的好像廠商都神機妙算,過保立刻很神奇就壞了似的(裡面有計時器,會自毀?).....結果其實是使用者被慫恿用壞的居多吧,有投資的就笑哈哈。

morfas wrote:
我的C/:系統碟是...(恕刪)


不只bt的資料目錄要在d碟. 安裝目錄,暫存目錄也都要換到d, 別讓bt的任何蹤影出現在c碟

fedora wrote:
裡面有計時器,會自毀?...(恕刪)


你還真的說對了,確實有這類的設計,一旦過保固後,就會讓原本隱藏的問題,全部體現出來。

MOOMS wrote:
但我覺得SSD比較...(恕刪)


好主意
fedora wrote:
..NAND Flash ROM 顆粒壽命:
SLC (約10萬次寫入)> MLC(1~5萬次) > TLC(數千次)(恕刪)

這是很久以前的數據。

現在,mlc 的消費頂級約 3000 P/E, 次級
1k-3k P/E, 低階 1000 P/E。tlc 約在
100 - 1000 P/E。

年底,一堆 3D nand 推出,做成 mlc 的號稱
有 30000 P/E。就看各家的工藝嘍。

stephenchenwwc wrote:
這是很久以前的數據...(恕刪)


等新產品很久了,希望價格有競爭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