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各位,剛在某屋看到新上架的EZlink M4 240G SSD。
除了官網介紹的資訊外,網路上查詢不到相關所使用的顆粒﹑主控晶片等資訊。
官方link
不曉得是否有人知道些資訊來分享討論,謝謝!

----------------------------

不好意思!某屋剛有相關資訊分享了~
EZlink 也進入TLC世界了......

ioricsw wrote:
請教各位,剛在某屋...(恕刪)


TLC 的產品,要買2D TLC SSD不如用3D MLC 壽命更長,價錢更低


jjerry2009 wrote:
TLC 的產品,要...(恕刪)


謝謝您的建議!小弟目前也還是會往MLC方面挑選。
jjerry2009 wrote:
TLC 的產品,要買...(恕刪)

請問價格由高至低是如下嗎?

2D TLC SSD > 3D MLC SSD > 3D TLC SSD

首批低價、高容量的 3D MLC SSD,會在今年問世嗎?

jjerry2009 wrote:
TLC 的產品,要買2D TLC SSD不如用3D MLC 壽命更長,價錢更低

錯了

「目前」有出3D NAND SSD的廠商只有三星
三星SSD的壽命會長是因為製程、材料、架構都與傳統的SSD不同
不是說光靠3D的技術就可以把TLC壽命拉到一個可接受的水準
jjerry2009 wrote:
TLC 的產品,要...(恕刪)

落伍的觀念了,現在講求控制晶片讀寫控制,
還在停留SLC>>MLC>>TLC品質的人,
真的可以無視什麼顆粒了
看看蘋果早期SLC>>MLC>>TLC,
也沒有什麼災情問題
用TLC已經是潮流了,重點在於如何控制寫讀次數控制才是關鍵
xup6bjo45j4 wrote:
落伍的觀念了,現在...(恕刪)


三不五時發現iPhone 6 6s莫名會當機跳出程式
雖然難證明是tlc error
可是狀況特別多 很難讓人不多做聯想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xup6bjo45j4 wrote:
落伍的觀念了,現在...(恕刪)


"用TLC已經是潮流了,重點在於如何控制寫讀次數控制才是關鍵"

如果您說的是事實,請說明一下"Google"的資料中心用的為何都是SLC/MLC ,不用TLC

真正的雲端服務提供者怎麼都不用TLC呢

如果只是作為PC/NB的系統碟,TLC原始的讀寫次數1500次能經由主控的軟件提升Memory CELL的讀寫次數,使用這種做法可以使硬體成本降低,有利於SSD的推廣

要選擇用slc,mlc或是TLC 做SSD最終還是看應用,TLC成本是最低的P/E CYCLE也是最低的ONLY 1000~1500 TIME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