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MB/s極速傳輸 Samsung SZ985 Z-NAND SSD超低延遲固態硬碟

Intel推出採用3D Xpoint技術的Optane SSD之後,Samsung也隨之發表了一款採用全新Z-NAND技術的Samsung SZ985 Z-NAND SSD超低延遲固態硬碟產品來應戰,並在近日終於正式宣布這款Z-NAND固態硬碟的效能數據。

Samsung SZ985 Z-NAND SSD超低延遲固態硬碟將會採用配備PCIe3.0x4頻寬規格的HHHL介面卡設計,目前容量規格會有800GB,其循序讀寫傳輸速度最高階可達到3200MB/s,而隨機讀寫IOPS效能則可達到讀取750K與寫入170K IPOS,且隨機讀寫的延遲時間更能控制在20μs以內,比起一般SSD不僅傳輸速度更快,延遲時間也明顯降低許多。
3200MB/s極速傳輸 Samsung SZ985 Z-NAND SSD超低延遲固態硬碟


底下是官方提供的規格表,給大家做個參考囉!
3200MB/s極速傳輸 Samsung SZ985 Z-NAND SSD超低延遲固態硬碟
然而最大的問題是....

售價是多少呢?

基本上這玩意絕對不能賣的比intel的3D-Xpoint SSD 900P貴啊
畢竟其性能跟成本(3D-Xpoint是量少價昂啊...)還是沒法跟3D-Xpoint記憶體相媲美
而且其應該還是NAND Flash,也就是NAND有的問題它還是會有啊...

不過還是很厲害的玩意兒就是
沒想到NAND居然還能榨出這點能耐,算是NAND再被市場淘汰前最後的榮光了吧
(然而NAND要被市場淘汰,完全被其他記憶體取代應該還有起碼數十年的時間,不信看看3D-Xpoint的價格就知道,NAND要退場還早得很呢)
huaing123 wrote:
基本上這玩意絕對不能賣的比intel的3D-Xpoint SSD 900P貴啊....(恕刪)


光是官標 P/E 5萬次, 就不可能比 900P 便宜.
沒賣 5/2=2.5 倍就很不錯了.
加上是 SLC, 又是 3D nand, 隨便也能破 10萬次 P/E.

醒醒吧! 這不是消費級! 900P 不是對手滴.....


900P 的優點應該是壽命.
國外已經有評論出來了, 認為它是值得用幾年不用換的.
但是, 就是這個但是! SSD 的控制器即將改版,
配合成熟的 3D nand, 要有速度不是啥大問題.

現在的 SSD 控制器了不起用 28nm 工藝. 接下來會用
16nm/ 14nm 方案, 那個 14是專指 SS, 其餘的用 GG生產.
可以想見產熱砍半, 速度增加很有感.
一般人買這就行, 3D TLC, QLC 也不可怕, 壽命"一定"
大於現在的方案.
是,這玩意兒的讀寫性能確實遠勝i家同級產品
但一來現階段3D-Xpoint的性能應該還沒被榨出來、二來...關鍵就是壽命

我拿消費級(等等,那價格算消費級?)的900P來比確實不對,應該拿DC P4800X來比才對
我只是先想到了這顆(畢竟企業級那顆名稱不好記),就拿出來比了
現階段NAND在性能上或許還能不落下風,但以後呢?
不過NAND也在致力於平價化,如QLC的面世,應能再將使用NAND記憶體的產品價格再壓低
也許未來不會消失,而是類似現在機械硬碟的地位
或是說未來常用的非揮發性儲存媒介產品會有三個等級:

3D-Xpoint或其他可能正在研發的次世代記憶體?

NAND Flash

磁碟機

由上到下,性能越低、價格越低、單位儲存成本越低
也許是這樣三者並存的情況也說不定
huaing123 wrote:
或是說未來常用的非揮發性儲存媒介產品會有三個等級:
3D-Xpoint或其他可能正在研發的次世代記憶體?
NAND Flash
磁碟機...(恕刪)


您這麼分, 有盲點.

3D nand 和 3D Xpoint 本質上是那個 "cell" 3D.
不會有很大差異, i社的技藝優於 SS, 所以反應時間略低.

但, SSD 的另一個重點在於控制器.

i社目前了不起 14nm 封頂, 10nm 只有聽到喊叫聲,
連樓梯響也無. 900P 控制器了不起用 22nm 的.

而便宜方案, 大多向 GG 下單, 16nm 要釋出產能在即.
光是這一系列控制器就足以打得 i社中低階不要不要的.

加上, 3D nand 成熟產出有譜, 壽命已經不像過去掉漆.
i社要嗎不用自己控制器, 要嗎向 GG 下單最快.

我只想說: 買 900P, 不然再等幾個月, 買非 i社中階的.
900P 的IOPS 550000/500000 IOPS 是不管滿盤不滿盤的都可以達到

表現上Z-NAND 750K有贏,可是極限還是只有170K寫的IOPS

滿盤會不會掉速呢? 越操的極限環境可能差距越大,這個等實物出來跑IOPS才知道

目前看起來是MLC顆粒但是全盤模擬在SLC MODE跑,就跟960PRO依樣偷吃步XD

循序一般來說大概只有這時候用的到,是的....自己無聊複製東西貼在自己上XD



900P 無論PCB跟顆粒幾乎跟DC P4800X一樣,推測用韌體來區分等級,剩下就是壽命問題了

3D XPoint產品每個容量幾乎不存在效能差異,感覺現在還是被主控限制效能



3D XPoint下個controller出來可能還有點久,先上900P才是正解,NAND在強還是NAND阿XD




MAXX228 wrote:
900P 的IOPS...(恕刪)


請問 PCDVD 那位 MAXX228 是你嗎?

真好! 有暗黑勢力拿到一片 900P.

我就是動作沒別人快.....
750 加減用.
MAXX228大大,應該是從INTEL 750升級上去的吧,
一般使用上有感嗎? 小弟有興趣但口袋不夠深,還是750撐著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