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七年老舊主機板 M68MT-D3 (SATA2) 安裝 SSD (SATA3) 的經驗

最近礙於每次使用完筆電後,回到桌電都有時代落差的感覺,終於下定決心整頓一下陪伴了七年的桌電。

要升級就要最有感升級,選項當然就是SSD。
這次使用的SSD是micron crucial MX300 275G (SATA3),要裝到僅支援SATA2且無支援 AHCI模式的M68MT-D3上。
SATA2理論讀寫應該可以到300 mb/s左右,覺得很夠用了,畢竟的SSD重點是4K和4K-64thrd。

安裝的過程參考了這個網站 https://goo.gl/A4PYmt,裡面有非常詳細的介紹,非常棒!基本上都能夠完美重灌安裝完成。

按照流程安裝後,在重灌完後以 AS SSD benchmark 進行確認。

分享七年老舊主機板 M68MT-D3 (SATA2) 安裝 SSD (SATA3) 的經驗

如上圖所示,讀寫只有約100 MB/s,遠遠低於SATA2的速度。

懷疑是不是主機板驅動程式沒安裝好,所以又重裝了一次 M68MT-D3 F2 最新的主機板驅動程式。
但是結果還是一樣,網路上看了很多安裝SATA3硬碟在SATA2主機板上的例子,都沒有這麼低。

之後爬文發現如果使用SATA3硬碟在舊的主機板上,可能會發生不能辨識的問題。
我先安裝了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 廠商提供的SSD優化程式。

分享七年老舊主機板 M68MT-D3 (SATA2) 安裝 SSD (SATA3) 的經驗

發現紅框處的介面的確是SATA 1.5 Gb/s (當時沒有照,懶的去改設定拍照XD)

接著我查找BIOS的各個相關介紹,發現了這個網站
http://www.geocities.ws/forzaacmich/c.html

裏頭有這塊主機板的詳細設定,發現裡頭有一段文字說明:

Standard CMOS Features
****[Access Mode]
--->LBA(凡大過2G以上的硬碟都以此設定)
--->Normal(528MB以下的硬碟使用)
--->Large(適合2G以下的硬碟使用)

除了這三個選項外,原本的默認設置是AUTO。
而該主機板的SATA接口在BIOS內顯示為IDE channel 1~4,含有AUTO跟Large兩個選項。

將AUTO改為Large之後重開機,開機後右下角就冒出「辨識到新的裝置micron SSD MX300......」
打開 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 就變成SATA2的傳輸速度了。

分享七年老舊主機板 M68MT-D3 (SATA2) 安裝 SSD (SATA3) 的經驗

看到都快哭了。

分享七年老舊主機板 M68MT-D3 (SATA2) 安裝 SSD (SATA3) 的經驗

更改與更改前的跑分比較。

懶人包整理: 老舊主機板,遇到SSD安裝完整(兩綠),卻發現讀寫速度下降,可能是新硬碟無法被主機板辨識,因此以SATA1介面運行的結果。 可以到BIOS → Standard CMOS Features → Access mode選項中,將SSD硬碟所屬的IDE channel手動改為Large。

希望能夠幫助到想要替老電腦升級SSD的人~







話說我一顆MX300 安裝前也是看這篇

差異是我的舊機板用P5Q Deluxe


hydra0221 wrote:
最近礙於每次使用完筆...(恕刪)
ozow

hydra0221 wrote:
最近礙於每次使用完...(恕刪)


這個消息寫得不錯。

留下來做一個註記。
Rubon 3rd
hydra0221 wrote:
發現紅框處的介面的確是SATA 1.5 Gb/s (當時沒有照,懶的去改設定拍照XD)...(恕刪)

你貼錯圖了嗎?圖片中紅框處明明就是 SATA 3.0 Gb/s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