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傳統硬碟,速度大概200頂
SATA2幾乎就是極限,SATA3根本完全用不到,到後來SSD也往M.2發展,所以後來也沒有再用SATA4了

可是PCIE 3.0 4.0 5.0
每一代廠商都可以推出更快的SSD
3.0的時候大概3~4000,4.0大概6~7000,5.0可以破萬
難道SSD的瓶頸反而是在頻寬嗎?而不是SSD本身
文章關鍵字
我覺得瓶頸是熱量
再快可能要用塔扇或水冷散熱
七進七出修不完
SATA SSD不只PCB電路版夠大,還可以用導熱貼片傳導到外殼來散熱;但是M2的電路板太小元件布局緊湊,使主控跟顆粒的熱量過度集中,雖然可以加散熱片但受限於高度
sasamisami
SATA受限速度也不會產生高熱,加上散熱容易,所以不必考慮散熱問題
一個小路人 wrote:
難道SSD的瓶頸反而是在頻寬嗎?而不是SSD本身

速度不夠,多通道來湊
2通道不夠就用4通道,4通道不夠就用8通道,8通道還不夠就再加
塞滿傳輸介面的頻寬只是成本和想不想要的問題
sasamisami
散熱的空間與成本也要算
你看到的都是連續讀寫,才有機會撐到頻寬上限,但NAND SSD真正的瓶頸在於4K隨機
例如下圖Crucial T700 2TB Gen5 SSD雖然SEQ1M Q1T1連續讀寫都可以超過9000MB/s,但RND4K Q1T1的讀取只有100MB/s,IOPS只有24K,讀取延遲達40微秒

Intel Optane SSD DC P5800X 1.6TB是使用3D Xpoint Memory技術,雖然連續讀寫受限於Gen4頻寬,但RND4K Q1T1的讀取可達418MB/s,IOPS達102K,讀取延遲不到10微秒

不過後者要比前者貴上許多,加上無法撐高容量,即使在DC中也是被高單位容量的NAND FLASH取代,目前Intel也終止Optane的相關業務,正式走入歷史
你忘了sata也有ssd嗎?

而且sata往往可以接一大排

那甚麼pcie幾點幾的是以後要出介面卡把ssd往上插嗎?
容量還是太小 速度已不是重點
pc8801
你這是大容量使用者的觀點,絕大多數人可能連1tb都很難用滿
用起來都差不多了
狼大說的沒錯,
我也覺得重點是4k隨機速度,
你看的大檔連續速度在一般執行軟體上根本是無感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