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硬碟壞掉 跪求大大幫忙


whang wrote:
快速格式化你的FAT...(恕刪)


昨天我有試試看用對拷軟體
但是xxClone沒有讀到我的外接式硬碟....
所以就沒有這樣做
初始化又不是格式化
不用怕
按下去就對了
借版面問一下,請版大別介意

我的wd 80G硬碟情況則是另一種現象...原本可以用...我都把它當成資料碟以SATA接駁箱內主機板...直到某一天,系統出現不正常,開機會當機,移除80G資料硬碟後,開機就正常@@?

請問這樣可以怎麼救呢?

使用市面上那種快捷線(即IDE/SATA 轉USB)的有機會從箱外搞定它嗎? 真不希望又把我的主機搞當機...謝謝回復

樓主你的情形我遇過很多次,我也救過好幾次,但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救回檔案

千萬不要初始化或任何形式的格式化
這樣你硬碟裡的資料可能永遠救不會來

1.先去下載及安裝類似FinalData(比較專業比較厲害)、FineRecovery(免費的)..等硬碟救援的軟體
2.用上述軟體的還原檔案的功能,將硬碟中重要的檔案先"複製"出來到另一個硬碟儲存空間
3.該救的檔案、能救的檔案都救回後,再試著去將硬碟格式化
4.假如可以格式化完成,硬碟也沒問題,那就可以繼續用,假如不行保固內就送修吧
超過保固,就買一顆新的吧

FineRecovery免費下載
我的這顆一樣的WD外接硬碟也是發生相同狀況
放著放著就讀不到了
情形和樓主的相同
很奇怪的是連要格式化成NTFS都不行,只能格式化成exFAT
超爛的
WD硬碟這麼不穩!!!!!
目前也還在找,要怎麼把資料救出來.......
專業的事情,就讓專業的來做..

不要等你照這個.照那個...一路做下去,不死也重傷..

更何況,看起來你根本是門外漢....

除非,你認為這顆硬碟裡面的資料可有可無,那你就
當實驗來玩看看...
感觸甚多...

這情形我以前遭遇過很多回,
起初都因過度慌張,聽信偏方,做出難以挽回的動作而後悔不已。

譬如,快速格式化硬碟後,雖然資料還在,但因格式化把原始 File Table 覆蓋了,
所以只能救回無分散片段的小檔案,分散在磁碟各處的大檔案都沒救了,
除非你硬碟毀掉前剛好完成過一次硬碟重組,不然這種方法實在太傷資料了,
救回的 JPG 照片都剩不到半張,大多數都只剩上半部 10% 的畫面,
而且不會照原始目錄分類,救援軟體頂多自動分類照片類、文件類、影片類,
所有原始的資料夾結構都會在格式化時遭覆蓋破壞,數以百萬計的檔案都會打散在同一個目錄下,
數千萬MB的檔案被打散,救了比沒救還傷神。

或者,直接在壞掉的硬碟上使用網友推薦的修復軟體、救援軟體、分析軟體、檢測軟體,
這類會對故障硬碟進行寫入動作的工具,若寫入時又碰上壞軌,軟體本身反而先掛掉。
多數的情形是,救援程式還沒跑到一半,又毀掉更多原本還有救的資料。

之後才漸漸發現,比較有機會救回的方式是先採取只讀不寫的態度:

1. 整顆硬碟包含壞軌及所有磁區,以完整 Clone 到另一個新硬碟上,Clone時要選快速忽略壞軌。
2. 拿一比一完全複製後的新硬碟去舊資料,救資料時速度較快,也比較沒有摧毀原始硬碟資料的疑慮。

有時候運氣好,在複製的新硬碟下 chkdsk 指令,一切就好像從未發生似的全部救回。
其它情形,用 FinalData 之類的軟體也可救回多數沒儲存在壞軌上的資料。

另外,如果你是 1TB 的,最好買「超過」 1TB 的新硬碟來做 Clone,
因為我之前我買同品牌標示相同容量的 WD10EFRX 複製 WD10EACS,
卻出現 WD10EACS 容量大於 WD10EFRX 無法成功複製的窘境。
買「相同」容量的硬碟,可能得賭一睹。

經歷過起次災難性的硬碟資料毀損後,我就改用RAID保存資料,
但好景不常,因為 RAID 5 只容許一次壞一顆硬碟,
RAID 10 遇上兩顆差不多壽命的硬碟同時壞也有50%機率會掛點,

通常是一顆先壞,換上新硬碟後陣列還沒重建完成前會再壞一顆,
因為陣列中的硬碟都是同時買的,溫度環境變化都一樣,壽命自然也相差不到哪去。

曾經送去內科某資料救援中心試著請教專家,光檢測就先收數千元,
一週後收到正式報價,基本救援費用是四萬元,且不保證能救出資料,
意思是說,一但拆解開硬碟後,就算完全救不出任何資料,也得付四萬。

如果拆出碟片後確定能救出資料的話,再另外以每GB多少費用額外報價。
聽完就馬上放棄了,付完檢測費後,捧著磁碟屍體自己回家找方法。

漸漸的,瞭解備份資料的重要性,尤其是現在的硬碟都是 TB 單位計算的。
一旦壞掉,失去的都是一整年的心血。

現在遇到硬碟故障的第一步驟一定是先用 Clone 工具製作完整鏡像 img 檔,
用虛擬軟體掛載虛擬硬碟,再用救援軟體試著救回File Table,掃描虛擬磁碟中的磁區,
通常都能救出九成以上資料。

如果是磁碟陣列,也是掛上所有鏡像檔後,用軟體模擬陣列,再掃描陣列中的倖存資料。
某些情形會用 linux 作業系統的 mdadm 指令來手動重建陣列,也能救回超過九成以上資料。

少數情形是硬碟的電路板故障,插上電腦根本偵測不到的,只能在無塵室拆出碟片,
值不值得花數萬元去救,也只能自行評估囉。

我現在已經養成定時備份的好習慣,除了 RAID 外,有顆 4TB 隨身碟平常只放在防潮箱裡,
手機定了鬧鐘,每個月會插上一次備份RAID中資料,雙重保障。
有時比較少用電腦,乾脆就跳過一個月不做也無妨。
使用的備份軟體是 SyncBack,免費版就已經夠用了。
花點錢請專業的來做.
不然越搞越糟糕更難救


我買了5顆WD 2T
2年內壞了3顆

以後再也不敢碰WD了

lukwama wrote:
感觸甚多...這情形...(恕刪)


+1

建立良好的備份習慣才是王道

常常被問說哪一種的備份方式比較好
但重點不是備份方式而是備份習慣及觀念

lukwama wrote:
感觸甚多...這情形...(恕刪)



請問lukwama大大,您硬碟是送到哪家公司,能否告知? 感激不盡
我們公司Server有問題,需找廠商求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