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 wrote:
買了一個SanDisk...(恕刪)


這隻CZ73 Ultra Flair 不太推薦,太燙,性能也不太理想

手上有Ultra Flair 64G,再拿一隻同容量,創見入門的JF790 64G,做對比
JF790的4K好很多



其次,Ultra Flair的寫入會有明顯的TLC模擬SLC的3段寫入
第1段,SLC模式,印象中容量很小,不到1G,疑似500MB左右
寫入蠻快的,好像有70上下,但是SLC小,一下子就沒了
第2段,TLC直寫,起伏比較大,約2X~3X
第3段,TLC直寫+GC,寫入很難看,約1X MB/S

印象中,JF790沒有明顯的3段寫入,偏向2段式,且差距不大
第1段,SLC模式,寫入比Ultra Flair略低一些,好像5X~6X左右,容量也小
第2段,一直維持在3X MB/S

找到之前的(滿盤+髒盤)測試的截圖
測試方式:
拿一個WIM10的IOS檔,約5~6G,寫入U盤,直到空間不足,不能寫入最後一個IOS檔為止
然後刪除一個IOS檔,此時佔用空間約5XG


在(滿盤+髒盤)的情況下
Ultra Flair,先清理垃圾,釋放SLC模式
但是之後第2、3段,速度太慢,整體寫入時間比JF790慢
JF790,先清理垃圾,沒有使用SLC
應該是TLC直寫,寫入一直維持在3X MB/S,整體寫入時間比Ultra Flair快

至於空盤對比,當時沒留截圖....

最後,Ultra Flair為啥很熱?
因為...太耗電啦,然後體積明顯小了一圈
熱密度高,所以溫度高
拿個電錶做紀錄
一樣是丟一個ISO檔寫入


待機功耗:
Ultra Flair 64G: 0.5991 W
JF790 64G : 0.3232 W
==>Ultra Flair約2倍的功耗

ISO大檔寫入功耗:
Ultra Flair 64G: 第1段大約0.9W,第2段約0.75W,第3段約0.7W
JF790 64G : 表現相對平穩,約0.55W

有趣的是
Ultra Flair"待機"時功耗,比JF790"大檔寫入"還高!
所以Ultra Flair很熱、很燙,以上就是答案

還有,電錶的採樣間隔時間是一樣的
寫入同一個ISO大檔
Ultra Flair大約需要約290個採樣點
JF790大約155個採樣點
==>再次驗證Ultra Flair大檔寫入真的超慢
Ghostwriter
不過JF790這種類型的結構實在有點爛,用久了插的時候直接縮進去,還不如直接固定式
hardball
伸縮式比較能保護接口,但是用久了容易鬆掉。只能說各有優缺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