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100111 11:11:53)拉斯維加斯--(美國商業資訊)-- 晶鐌公司(Silicon Image,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 SIMG)是半導體和智慧財產權產品的領先供應商,其產品用於高畫質內容的安全傳播、顯示和儲存。公司今日宣佈其使用SiI5923 SteelVine™技術的儲存處理器已經整合到祥碩科技(ASMedia Technology, Inc.)的ASM1051單晶片解決方案參考設計中。祥碩科技是一家總部位於臺北的USB3.0儲存系列積體電路供應商。ASM1051解決方案旨在將 USB3.0與第二代Serial ATA (SATA) 連接起來。祥碩科技的超高速USB3.0晶片採用SteelVine儲存技術,具有超過275MB/秒的穩定性能,採用兩個3GB硬碟來加強USB 3.0硬碟外接盒的性能。
祥碩科技總經理林哲偉 (Chewei Lin) 表示:「如今,消費者希望能夠快速安全地複製和備份大型資料檔案,而ASM1051晶片已展現了卓越的電學性能和穩定性,同時功耗也較低。晶鐌公司的 SiI5923儲存處理器已幫助我們達到了性能要求,為新一代USB 3.0硬碟外接盒更快更有效的資料傳送提供支援。」
晶鐌公司全球行銷副總裁Tim Vehling說:「我們在09年6月推出的SiI5923 SteelVine系列3核儲存處理器使客戶產品的讀/寫性能較前代產品提高了一倍。移動硬碟製造商可以在RAID0、RAID1或JBOD模式下運行 SiI5923,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實現最高的性能、可靠性以及功效。我們很高興祥碩科技的參考設計選擇了我們的處理器,我們期待著在今後與他們展開密切合作。」
SiI5923 SteelVine系列3核儲存處理器具有零配置設計,無須軟體支援,讓易於使用的硬碟外接盒成為可能。SiI5923的主要功能包括:
• 儲存卸載引擎(100%)• 支援eSATA的設備埠 • RAID 0低延遲(高性能)• RAID1運行模式帶來易用性和性能 o “RAID1-later”讓用戶在需要時可使用額外的硬碟來添加資料備援 o RAID1加速儲存性能(高速運轉) o 易於使用的自動鏡像/故障轉移 o 自動磁區恢復延長RAID1使用壽命 • 高性能硬體加速
欲參觀ASM1051單晶片解決方案整合 SiI5923 SteelVine系列3核技術的現場展示,請在2010年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期間(2010年1月7日至10日)前往晶鐌公司設在拉斯維加斯米高梅大飯店 (MGM Grand Hotel) 的展示專櫃或祥碩科技設在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的展覽攤位 (Las Vegas Convention Center, South Hall, Booth #4-35648MP)。有興趣在國際消費電子展期間與晶鐌公司會談的編輯和市場分析師,請透過電子郵件與Sherrie Gutierrez聯絡,郵件地址:sherrie.gutierrez@siliconimage.com。
關於晶鐌公司
晶鐌公司是半導體和智慧財產權產品的領先供應商,其產品用於高畫質內容的安全傳播、顯示和儲存。公司有著豐富的技術創新歷史,包括建立DVI和HDMI等業界標準。公司的解決方案方便了數位內容在消費電子產品、個人電腦和儲存設備中的使用,其目標是在任何設備上隨時隨地安全地傳輸數位內容。公司成立於1995年,總部設在美國加州的桑尼維爾,在中國大陸、德國、日本、韓國和臺灣設有區域工程及銷售辦事處。如需瞭解更多資訊,請瀏覽www.siliconimage.com。
關於祥碩科技公司
祥碩科技公司的主要產品線為高速數位轉換積體電路 (IC)、SSD控制器與USB3.0控制器,具高速實體層 (PCIE GenII、SATA 6Gbps、USB2.0/3.0) 自製研發能力。祥碩科技已經成為主機板廠商與品牌OEM(華碩、微星、佳傑、華擎、和碩、永碩、映泰、惠普、LG、光寶、索尼、東芝等)的領先供應商。如欲瞭解更多資訊,請造訪 www.asmedia.com.tw。
前瞻性陳述
本新聞稿件包含聯邦證券法規規定的前瞻性陳述,包括但是並不限於有關晶鐌公司SiI5923產品之性能、功能、特性、成本和效益的陳述。這些前瞻性陳述包含有風險和不確定性,包括晶鐌公司不時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申報的文件中所描述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這些風險和不確定性或許會造成實際結果與這些前瞻性陳述的預期存在實質性差異。晶鐌公司並不承擔更新任何前瞻性陳述的義務。
Silicon Image、Silicon Image標識和MHL是晶鐌公司在美國和/或其他國家的商標、註冊商標或服務商標。HDMI、HDMI標誌和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是HDMI Licensing, LLC在美國和/或其他國家的註冊商標。所有其他商標或註冊商標均是各自所有者在美國和/或其他國家的資產。
免責聲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權版本。譯文僅供方便瞭解之用,煩請參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聯絡方式
晶鐌公司Sherrie Gutierrez, 408-616-4017sherrie.gutierrez@siliconimage.com或奧美公關公司(代表晶鐌公司)Adrian Eyre, 415-677-2708adrian.eyre@ogilvypr.com
訊息來源:Business Wire
而BD之流, 嚴格來說"根本"未曾流行過, 也非主流的產品,
所以BD比較可能會一面世, 旋即給的規格取代,
為何? BD皆未曾如當年的CD/DVD上市時的熱潮,
而一併面世的即是大容量資料儲存裝置"硬碟",
各位看新的電視除了原有的介面外,不也開始加入USB功能,
家電大廠已知BD不可能再如同以往的銷售, 轉而支援更多規格,
讓電視可以直接讀取外接硬碟內的相片影音檔,
CD/DVD可能會如同朋友說的, 祗是燒一些檔案給客戶朋友用途,
下一波最有可能介入的即是更高速的有線/無線網路架構,
屆時連低容量USB隨身碟, 也可能降低到CD/DVD層級, BD? 用不到了!
從CD一面世, 到Apple產品MacBook Air即開始帶動非光碟機的電腦設備,
而未來應會愈來愈多NB將DVD+/-RW改列為"選購"配備,
這時就離無光碟機的時代不遠了.
朋友, 您還到一直使用CD/DVD嗎? 現有的堪用就好, 不用再添購了,
小尺吋大容量(1TB)的硬碟應快會面世, 3.5吋單碟面上應會再次突破容量與降低價格,
因為有廠商早在前年底發展3.5吋1000TB(1PB/PetaByte)的硬碟, 那時也有人說"誰要那麼大的硬碟?",
可是1000TB的硬碟"仍祗是"Google"72分鐘"的資料量而已!
USB3.0/eSATA也應會是一種選擇, Apple/Intel也已經發展下一階段的單一Port裝置,
計劃以一種PORT來取代目前市面上的PORT(USB1.1/2.0..., Firewire ...),
而且速度會更快, 因為容量愈大亦需要更快速的傳輸設備,
說不定不用十年就來到了!
enjoylife wrote:
朋友, 您還到一直使用CD/DVD嗎? 現有的堪用就好, 不用再添購了,
小尺吋大容量(1TB)的硬碟應快會面世, 3.5吋單碟面上應會再次突破容量與降低價格,
因為有廠商早在前年底發展3.5吋1000TB(1PB/PetaByte)的硬碟, 那時也有人說"誰要那麼大的硬碟?",
可是1000TB的硬碟"仍祗是"Google"72分鐘"的資料量而已!
USB3.0/eSATA也應會是一種選擇, Apple/Intel也已經發展下一階段的單一Port裝置,
計劃以一種PORT來取代目前市面上的PORT(USB1.1/2.0..., Firewire ...),
而且速度會更快, 因為容量愈大亦需要更快速的傳輸設備,
說不定不用十年就來到了!...(恕刪)
USB的標準和普及性,就跟Ethernet一樣,幾乎不可能被取代,不是說某家大廠喜歡獨領風騷、標新立異就可以取代的。
看看現在市面上的3C產品,有哪家敢不做USB的傳輸/充電介面? 而且早在數年前,全球的手機大廠就已經達成共識,未來的手機都會提供USB相容(mini micro)的介面
77012904 wrote:
USB的標準和普及性,就跟Ethernet一樣,幾乎不可能被取代,不是說某家大廠喜歡獨領風騷、標新立異就可以取代的。
看看現在市面上的3C產品,有哪家敢不做USB的傳輸/充電介面? 而且早在數年前,全球的手機大廠就已經達成共識,未來的手機都會提供USB相容(mini micro)的介面
基本上是沒錯,但是沒有新的介面來更新,
那電子產品則沒有新的題材,
另一面則代表技術水準的停滯,
消費者就沒動力來更新產品,
相信各大電子廠的股東與投資人一定不會高興,
如此的因素下USB”一定“會給新的規格“取代”,
祗是不在目前而已,
因為USB還有故事可以燒,
祗要再一年半載以後時機成熟,
電子業又要開始演一場令消費者“換機潮”的大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