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染料不同2. 代工給國外的大廠,有些廠商還會派人駐廠監督QC的程度不同,再加上民情不同在台灣有補商或者是一堆人情壓力而必須去燒錄片子這時當然是以成本取向所以QC下來混合的片子或是被國外打槍的片子重新印刷得來的二印就是最好的選擇啦而且還有N線廠商還會偷印國內一線廠商的版面的片子大家在市面上可以看到打著日系廠商品牌的片子都會比較貴也許同樣的工廠同樣的染料,OEM廠商還有印自有品牌MARK的片子但是因為QC的問題,國外大廠的片子品質會比較整齊一點不會有混雜B OR C級的片在裡面,確保你買的品質的穩定性----------------------------------------------------------------------------------------這是小弟一些看來聽來的見解如果有錯或是有更清楚的人歡迎指正謝謝
wwx wrote:(CD我也最愛"黑膠片"(不知正確名稱)~所以有刻板映像~顏色要深才好啦)(恕刪) CD-R時代有分水藍片.....湛藍片......金片....白金片等等黑膠片是屬於湛藍片,早期是三菱,後期是中環代工的測試出來的話對於燒音樂CD特別的好中環代工的前中後期我都有買過,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顏色深淺的不同不過這是中環將染料稀釋的關係而且在CD-R時期,以同樣片種丟給燒錄器燒的話PLEXTOR 跟 TEAC燒錄出來的顏色也會比其他品牌的還要深所以您這樣講的話變數不少說
7146 wrote:哇!那麼厲害呀,超速...(恕刪) 基本上可能會有非官方的韌體出現他可以針對不同的染料來做最佳化所以舊染料的片子可能上面標示著4X,但是卻可以8X OR 12X去燒錄機器的轉速大概是極致了,再上去可能震動到會讓人無法接受所以不可能會有18X的片子讓您24X來燒的可能性而片子16X變成18X的話其實意義並不大就像CD-R後期有48X 甚至 52X的燒錄器出現一樣扣除開始跟結束的時間之後16X OR 24X 跟48X去燒錄其實差的時間並沒有那麼多而16X的片子您可以用4X 8X 12X 16X分別去燒錄然後再去測試可以看看哪種速度比較適合您的片子不過16X的話是最外圈的速度光碟燒錄到某個區域後,燒錄器馬達加速所以燒錄出來可能會有高幾個顏色的同心圓個人是比較不喜歡啦,所以幾乎都是以8X下去燒錄這提供給您當參考
wwx wrote:我覺得這個討論越來越...(恕刪) CDR時代的片子我都是買錸德來用所以首次買DVD片也是買錸德卻也遇到資料會消失的狀況才開始相信這可能不是隨口說說RITEKG04, RITEKG05
monnanspb wrote:CD-R時代有分水藍...所以您這樣講的話變數不少說(恕刪) 變數當然有很多啊~我就是不懂~又好奇~想說提出來大家會不會一起把可參考的變數PO上來給大家多點參考(因為就像我猜的~低感光度的相片曝光要久不是嗎?~可是品質好~光碟會不會也能算是某種"光學"產品呢?)可是大家還是只說誰的好~誰不好~各種可能的變數都沒講啊我前任現任都是ASUS~只用4X燒~錸德的偶而要讀資料還沒丟臉過更久前(兩年或更早)用一個不知哪廠的8X機(先鋒的韌體)~4X燒的可印刷片(當時5元片)也可以讀只有遇過一次最慘的~老闆說是中環的片~他的光碟薄的要命~不用儀器就直接感覺有差超容易裂~品質超爛~燒壞兩三片就拿回去換了到底DVD染料顏色深有沒有差~我看到的也只有錸德做這麼深~(DVD-+R只看過紫色的~錸德非常葡萄啊)
4X 8X 12X 我想這大概是正常使用者 最常使用速度了...1來能上16X的很多人買不下去...買的起16X的高級片的人 大部分都會燒8X...染料跟速度絕對是重點 當然重點還要一台當時的機王 800A/1620/1620P/1640 NEC的那幾台普傑那台 燒出來品質真是嚇嚇叫 剛好裡面我只有普傑還沒買 其他我都有..燒三菱真的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