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GB光碟 3年內面世 成本低於藍光碟 全息技術新突破

White Pope wrote:
藍光才出來多久你就說他推廣不如 DVD?
老實說,藍光推廣的速度比 DVD 快多了,台灣只是特例,國外早就進入藍光世代了。


不知這是那一國或那一星球的國外早就進入藍光世代了?
還是只是特例?
很多人看到這個消息都會想說,又有新的更大的儲存資料媒體了.
但是這個媒體是 唯讀 ? 唯寫一次 ? 可多次讀寫 ?

DVD/HD-DVD/BD,還有一些死在半路的光學儲存標準,
怎麼都是跟電影工業息息相關呢 ?
當大部分的電影公司都支持 BD 之後, HD-DVD 就宣告退出了.
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市場還有標準,是透過這樣的機制決定
存留淘汰. 但是現今光碟媒體的標準能不能存活,
跟電影業息息相關. 我的看法裡頭,光碟發行最大量使用的,
還是電影/電視. 所以下一個標準會是哪個出線,
一方面是各家技術專利卡位的問題之外,其次還是得看
電影工業到時候支持哪邊.

我們這些電腦的使用者才會很在乎 write once/read-writable
的光學媒體. 但是純粹光學儲存標準,像是 MO(DVD-RAM 算嗎?),
普遍程度又是如何呢 ? 如果今天看到的 500GB 光碟,也可以做到
write once,讓我們儲存大量資料,但是也只能當電腦儲存媒體,
這種標準會存活下來嗎 ? 如果這樣的標準,市場規模就可以大到
存活的下來,我想不懂為什麼 HD-DVD 退出影音市場之後,
不轉推電腦光儲存戰場 ? 還有一堆死在半路的規格,轉戰電腦
光儲存戰場不是很好嗎 ? 可見電腦光儲存市場的量,還是太小了.

從 HD-DVD/BD 的戰役來看,新標準要能流行,
是影音市場決定支持之後,光碟機,光碟片(唯讀)達到經濟規模之後,降價,更普及.
write once/read-writable 這邊才有可能生存下來,
我們這些電腦玩家才有新的規格的光儲存媒體.
路還真是有點長,死在半路的可能性很高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