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您覺得藍光的前景如何??


chiyenms wrote:
又是一個把燒錄和傳檔...(恕刪)


非也 大大可能不知道幹掉DVD的並不是BD喔,是寬頻網路

所以BD要成功也是要靠網路

這是我的淺見

光碟機/光碟片實體規格跟應用格式原則上大多由日本人主導,日本人的問題,在於喜歡把規格搞得太複雜,認為消費者是可教育的(在日本勉強還算成立......),一台藍光燒錄機,又得支援CD-R/RW、又得支援所有DVD格式(DVD-ROM/Dual Layer、DVD-R/Dual Layer、DVD+R/Double Layer、DVD-RW、DVD+RW、DVD-RAM....)跟每種實體格式對應的倍速規格,現在BD 1X=>2X=>4X=>...倍速遊戲又再玩一次,後面還有BD-XL等著再繼續剝皮,光"跌"機廠又得要應付多出來的格式權利金、又得為了測試跟維持CD/DVD回溯相容性疲於奔命,還有區碼/CSS/CPRM/AACS的處理,又必須持續走降價不歸路(消費者對光跌機的價格預期可精了).....

消費者端其實也搞不清楚(大多數人也不會想搞清楚)這麼多光碟種類跟應用格式的差別跟用途(DVD-Video on DVD-ROM/DVD-R、DVD-VR on DVD-RW/DVD-RAM、DVD+VR on DVD+R/RW、DVD Video Mode on DVD-R、BDAV on BD-R/BD-RE、BDMV on BR-ROM/BD-R....),還有檔案格式的ISO/UDF 1.x/2.x/Bridge format這些@$@%^&(&(*&$%&的五四三,各種格式對應可容許的視訊跟音訊格式都還沒談到勒!......消費者只想把電腦燒出來的片子、拿到客廳去播(或相反之),卻不見得能如願,政治因素跟技術因素都有。

BD的需求當然還是有(尤其是預錄片電影發行、其次才是用BD-R/RE備份),但是會像DVD當時一樣蓬勃嗎?從光跌機廠商跟BD播放器/錄影機廠商角度看,在商言商,其實蠻清楚的....時代背景已經不同了,如果不簡化應用方式,這些定義規格的老面孔將會自己把這個市場玩死.....
藍光在日本還可以撐,日本還蠻喜歡使用藍光的空白片備份衛星高畫質節目的。
在大陸,大多是被用來盜版,只要喜歡買盜版的人繼續買,或是大陸政府不掃蕩,那就會再撐一段時間。
至於在台灣,先問消費者都拿藍光來做什麼吧。就我的了解,不就是網路抓的或是去出租店租藍光片再copy到空白片裡去備份(當然也有買來備份後馬上把原版的賣掉),少部分的人拿來備份電腦的資料檔案(比如動作片)。普及,可能有得等了,會不會到普及的那一天? 如果MOD、壹電視或是數位高畫質的電視、衛星電視普及了,而且可以錄,那還有點機會,不然的話應該很難。

光碟因為裝得不夠多,所以在光碟的印刷面我可以註記這個光碟的大致內容索引。但硬碟可以裝的東西真的太多了,索引寫不完(除非用張紙字體變小,或是只用摺疊的,或是採編號再利用其他的文書索引輔助)。所以我還是喜歡用光碟備份~

至於有些人在爭的什麼因果關係,有差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