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影片剪輯等級NAS

rm6y72u04j06 wrote:
不瞞大家,我們是一...


過去我拆箱過不少NAS,也不斷挑戰企業級的版本.


如果您的用途就是 保存影片和簡易的剪輯

您先嘗試 Google Apps 的Google Drive 把一些些影片傳上去 試試看 包含編輯功能.

如果可以接受 就花錢買 企業無上限版本,以後就把東西通通上傳GoogleDrive即可

根本不需要這麼麻煩,且完成檔案還可以直接 私人影片 或 公開影片 到youtube上超方便
An Apple a Day Keeps Virus Away ~Enjoy my Macintosh [01]

powerscott wrote:
如果您的用途就是 保存影片和簡易的剪輯
您先嘗試 Google Apps 的Google Drive 把一些些影片傳上去 試試看 包含編輯功能.
...(恕刪)


不過樓主光是要上傳素材到 Google Apps 應該就要花不少時間吧!

除非使用 Google 在部份地區試行的 1Gbps 網路, 或許實用性會大些.
FB: Pctine
你想要買一台NAS解決你目前的困境,是不可能的,你會挑這兩台表示你的經費應該不多。

有NAS不代表不用備份,還是要備份,不然你還是要花錢救援資料。

一台NAS 要多人使用,又要做線上編輯,會比你用本機編輯影片還要慢。

建議你編輯影片的電腦買RAID卡 組磁碟陣列至少八顆硬碟升級10GB網卡,一台10GB網路交換器,在加買一台 10GB網卡的NAS ,編輯好的影片上傳至NAS,給其他人使用,這樣你等於有一個備份,本機與NAS,當有一方損壞就不需用到救援。

其他人的電腦不需要10GB網卡,他們慢無所謂,你快就好了。

你的預算應該抓到20萬。

你應該先請示老闆,願意給多少預算。


Dear rm6y72u04j06,

你要的是 SAN 不是 NAS,兩者傳遞方式完全不同,調整一下方向,就可以找到適合的產品。

我以前在電影沖印廠用過,Apple XServer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

Apple 曾經推出 XSan 瞄準這塊市場,你應該問相關 Black Magic 有沒有相關低單價解決方案!

XSan

Wish it helps!

Best regards,

Amigo
我將電腦方面的心得記錄並分享在 Amigo's Technical Notes
NAS的速度沒辦法。

如果你要邊剪邊看,類似real time的剪輯方式,那傳輸速度要差不多要300左右。

我自己用MAC剪輯時,這種速度剛剛好。

所以,如果不考慮本機硬碟,外接的話,你只剩下單顆2.5吋的SSD,或是3.5吋兩顆以上一般硬碟串一起。

傳輸的介面,如果你是win,也就是只剩下USB 3.0。

有沒有其它的選擇?有!但我剛剛講的,應該是目前最便宜的外接方法。



rm6y72u04j06 wrote:
使用的電腦硬體是
CPU i5-3570 3.4G
RAM 16G
顯卡 Nvidia geforce 9500 GT
win7 64bit

剪輯軟體是威力導演sorry,非本科,非專業......(恕刪)


回到你的提問及現所使用的環境, 如現有環境已符合你的需求, 加上你所提的希望在 NAS 上面直接做分享, 依你原始提問的 TVS-471 機種, 小弟認為已經足夠了.

大致的做法如下:

*因為你並非使用 Mac 剪輯, Thunderbolt 的 solution 就不見得絕對需要.

*如同前面網友所提, 在剪輯方面仍然是在單機上作業.

*TVS-471 提供4 Port GbE 網路, 你可以購置支援 LACP switch, 例如 HP 1810-24G v2 一台約 $10000 多 (或者你也可以選擇其他較便宜的機種).

*初步建置可以只利用 TVS-471 內建的 4GbE port 合併四條網路至 switch, 這樣都多人存取時, 仍可以使得網路速度不至於過慢.

若日後同時存取 NAS 的人更多了, 或是現所提供的傳輸效能不足使用, 可以再擴充 10G 網卡. 10G 網路的做法很多.
*NAS 上面加裝 10G 網卡, 電腦本身也加裝 10G 網卡.
*10G switch 不是絕對必須的項目, 如果你只是剪輯主機需要從 NAS 上面更高速傳輸, 只要將 NAS & PC 用 10G 串接起來即可, 畢竟現階段 10g switch 價格還需要數萬元以上.

*利用 NAS 上面現有的共用資料夾機置及多媒體套件, 即能很輕易的做到權限控管及資料分享.

以上舉 TVS-471 一例, 你也可以參考市面上其他能支援 10G 網路的 NAS, 這類的產品價格並不如想像中那麼昂貴,要看建置的規模及環境.

FB: Pctine
剪輯的時候,並不需要載入數 TB 的資料。頂多幾支素材影片 10~20GB 剪來剪去。

剪輯機(電腦),和 NAS(備份、分享機),是可以獨立兩台,互不相干的。

影片(素材)在剪輯電腦處理好,完成的成品,再 移動/複製 到 NAS 備份/分享。


NAS 受限於 1Gbit 網路,即是說傳輸速度只有 100MB/s 左右,這速度還遠遠低於單碟1TB硬碟的 200MB/s,更是遠遠低於 SSD 的 400MB/s。

這是先天的物理限制,相信你也早就明白,只是不能接受而已。

10GB 網路或光纖的 NAS 機,成本太高了,不划算,也不現實。


其實可以找有 e-SATA 界面的 NAS。

不過同樣的,有單一界面速度極限的問題,e-SATA3(6Gbit/s) 極限是 600MB/s 左右而已。還不如直接在電腦中組 RAID,如果顆數夠,有機會破 1000MB/s 的速度。


是覺的說:既然原先就有 NAS 了,備份、分享問題早就解決了,不必浪費錢再買一台。

但如果堅持一定要再買一台,就挑有 e-SATA 界面的(有網路孔、也有 e-SATA 孔、USB3孔,多用型的)

e-SATA 直接插到你的電腦,你電腦去存取那台 NAS 的時候,是透過 e-SATA 界面(相當於外接硬碟櫃),這樣速度才上的去。別台電腦存取那台 NAS 則透過 1Gbit 區域網路。


*********************************

但個人覺的你的問題是在那台剪輯機的 I/O 配備不夠,所以才覺的慢

那台剪輯電腦

0) 先確定系統碟已經是 SSD

因為剪輯影片,軟體一定會去用 TEMP 暫存目錄。TEMP 預設在 C: 底下,如果系統碟是傳統硬碟,速度全卡在哪裡。

1) 配顆 SSD 當暫存碟(剪輯時暫放素材用的)

預算夠,可考慮 2顆 SSD 組 RAID-0(用 windows 的 軟體 RAID 即可,網路上有中文的圖文教學,一分鐘就可以學會操作)

2) 把 RAM 升級到 32GB(開 20GB 左右的 RamDisk)


剪輯操作 方式:

1) 先把可能需要的素材影片檔(近期攝影的),全拉到 SSD 中

2) 挑選那些素材(播放觀看),把需要剪的,先純剪接,把很長的影片,剪出需要的小片段備用。使用軟體:Avidemux(無損快速剪接,直接輸出,不用轉檔,輸出容器格式選 mkv)

※ 註:這個只是「先期剪接」,不用很精準,關鍵幀去剪就好,小片段有多出個幾秒也沒關係。務必用快速剪接軟體,轉檔那種的太耗時間不現實。

3) 把那些小片段,拉到 RamDisk,再去組合,加特效(用威力導演什麼的)

此時小片段(素材檔)的數量,應該不會超過 20GB, RamDisk 就放的下了。

輸出的資料夾,如果 RamDisk 空間仍夠,也是直接輸出到 RamDisk。不然就輸出到 SSD。

4) 完成的輸出檔(作品),看要備份到哪裡,就 複製/移動 到哪裡。


RamDisk 速度參考:



這個算慢的,新型的電腦,一般應該可以到 6000~9000 MB/s。

這如果要用 RAID 去湊,少說硬碟要 30顆以上,SSD 要 10顆以上。

當然 RAM 的容量相對非常小,但只要開出 RamDisk,速度保證嚇嚇叫。

在 RamDisk 上編輯影片,I/O 速度絕對不會卡到編輯速度,剩下唯一會卡速度的就是 CPU 不夠力(轉檔重壓、特效運算)。


RamDisk 可以用免費軟體去建立:SoftPerfect RAM Disk

中文軟體,使用非常簡易,不必一分鐘就可學會和設定好,網路上也有教學。

進階應用:可以把系統的 TEMP 目錄,也設到 RamDisk 去,進一步加速軟體運作效能。
fedora wrote:
但如果堅持一定要再買一台,就挑有 e-SATA 界面的(有網路孔、也有 e-SATA 孔、USB3孔,多用型的)

e-SATA 直接插到你的電腦,你電腦去存取那台 NAS 的時候,是透過 e-SATA 界面(相當於外接硬碟櫃),這樣速度才上的去。別台電腦存取那台 NAS 則透過 1Gbit 區域網路。...(恕刪)


印象中這樣的接法在絕大多數的 NAS 應該都沒有辦法正常運作.

因為 NAS 上面的 eSATA port 和 PC 都是 host, 這樣接起來應該是不行!

至於 10G 到底建置起來算不算貴? 這真的要看每個應用環境, 小弟不曉得 TVS-471 10G 網卡報價多少, 但如果只是拿 PC 和 10G NAS 直接串接, 中間直接用 10G direct attach cable, 並沒有想像中貴.
FB: Pctine

fedora wrote:
...
是覺的說:既然原先就有 NAS 了,備份、分享問題早就解決了,不必浪費錢再買一台。
但如果堅持一定要再買一台,就挑有 e-SATA 界面的(有網路孔、也有 e-SATA 孔、USB3孔,多用型的)
e-SATA 直接插到你的電腦,你電腦去存取那台 NAS 的時候,是透過 e-SATA 界面(相當於外接硬碟櫃),這樣速度才上的去。別台電腦存取那台 NAS 則透過 1Gbit 區域網路。...(恕刪)


有這種特異功能的NAS ?? 能否介紹任何一台來瞧瞧
Metrostar Ghia-Limited 225/45/R17   power by MMC!


你電腦去存取那台 NAS 的時候,是透過 e-SATA 界面..


NAS是host,電腦也是host,不會衝突嗎? 如果兩台都Unix是可以設定,但NAS OS 跟 Windows 有這麼融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