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給我名實相符的 Synology DS1815+ 很難嗎?

dg4838 wrote:
SATA III x2 + SATA II x4 + SATA I x2 => AVG SATA II 所以標示 SATA II x8 選我正解100分

這是 agodzilla 網兄在 http://www.xfastest.com 貼文的截圖:



如果您能證明前面兩列話 "DS1815+ 八顆接滿 做一個RAID 就相當 全部都在等 SATA1.0 速度!" 這一句話不成立,我能在 HDD-7&8 都能以 SATA2 的速率完成重建等各項等作業,在下我才會給你 100分。

老實說,在下只介意這一件事。這也是我在 #3 樓提出 rebuild RAID 需要耗費時間的原因。
不是不能理解樓主的不滿.
只是太過糾結在規格的數字真的沒必要.
你貼的官方公告寫了 "與官網公告之測試數據相同"
官網的測試環境也都寫出來了.


官方寫112MB/s, 樓主測試結果100MB/s, 另外那論壇測試是130MB/s
看起來可信度不低啊?
可以照著跑跑看, 如果效能完全達不到, 那就有合理的立場要求原廠負責.

說真的, 買NAS不是為了存資料嗎?
特意拿SSD測試, 去忽略HDD這十幾年沒有進步, 先天失調, 不可能跑到SATA III的限制?
呵呵2803 wrote:
官方寫112MB/s, 樓主測試結果100MB/s, 另外那論壇測試是130MB/s

NAS 和外部機器交換資料的速率(有外在網路限制),和 NAS 內部交換資料速率或 rebuild RAID 耗時(跟外部網路無關)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
ulimie wrote:
這是 agodzilla...(恕刪)


以下為 1+2 Rebuild 每秒約200000K/sec上下


以下為 1+8 Rebuild 每秒約103000K/sec上下


以下為系統記錄 請自己算時間


測試 Intel 535 SSD x2 RAID1
用1+2槽 拔除2槽插回2槽 REBUILD 一次
接著拔除2槽插回8槽 REBUILD 一次
系統記錄不知道你看不看得懂 分別用了多少時間請自己算 我懶得算了

不知道你是不是這顆 WD30EFRX 官方規格 147 MB/s
如果你是這顆那 SATA 1.0 (150 MB/s) 就足夠應付你了
因為你全在 SATA 1.0 底下就可完成 測N遍也不會有差異
你別更換更快速的硬碟 你就永不受影響
你可以接受 沒人會有意見

群暉:由於我們並未預期使用者在此機種有全部使用SSD 的情況

你買一台"標示時速最多可以開到100"的車 車商看你膽小只敢開到50 不敢開快
就給你一台故障的引擎 至多只能開到60
反正你不會發現 沒差啦!

當你發現車子開不上去100 這時車商就幫你把時速表上面的60塗掉 改成100! 應該可以吧?
反正指針已經指到改過的100了!


祝福你
Godzilla5607 wrote:
以下為 1+2 Rebuild...(恕刪)

照G大提供的數據
如果ssd插在7或8槽的話, 重建完整個raid大概需要40分鐘
這40分鐘以內, 如果有其他的ssd壞掉, 那資料就有危險了!

不過就算換成1或2槽的SATA3, 看起來重建速度變兩倍, 也是需要20分鐘
換成全SATA3的環境, 看來效益是raid重建快20分鐘
只能祈禱, 不要這20分鐘內壞第二顆ssd硬碟!
Godzilla5607 wrote:
不知道你是不是這顆 WD30EFRX 官方規格 147 MB/s
如果你是這顆那 SATA 1.0 (150 MB/s) 就足夠應付你了
因為你全在 SATA 1.0 底下就可完成 測N遍也不會有差異
你別更換更快速的硬碟 你就永不受影響
你可以接受 沒人會有意見

對,就是那型的硬碟。
就這一個觀點來說,在下同意這個看法。
我當然會有 機會/需求 更換更快速的硬碟。我介意的也就是這一點 [重建 RAID 的速度]。
依您的看法, 就是只要磁碟全滿時, 可以跑到官方所說的速度就好了, 不用拘泥在7&8槽速度不到的事~ 這樣的邏輯還蠻妙的, 跟官方回的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呵呵2803 wrote:
不是不能理解樓主的不...(恕刪)
ulimie wrote:
對,就是那型的硬碟...(恕刪)


我只是測試 240G 重建

若是容量更大 rebuild 時間損耗更大 風險增加 可想而知

1小時 變成 2小時

8小時 變成 16小時

類推...

除非資料不重要 那就另當別論
我買台NAS做RAID 就是要放重要資料


標示不實 是事實

樓主的包裝可沒寫"相容" 而是清楚寫 SATA2 x 8

不要再說啥相容不相容的問題

就像 去買八個肉包子 其中兩個的肉餡只有三分之一 老闆說 反正可以吃就好 可接受否?
就像 去買八支原子筆 其中兩支的墨水只有三分之一 老闆說 反正可以寫就好 可接受否?
就像 去買八顆7200轉硬碟 其中兩顆的轉速只有2400 老闆說 反正可以用就好 可接受否?

只拿群暉機器中不同插槽當對照組來測試 還沒用過別家機器來測試比較 已經算非常客氣了
自己和自己比較都有問題了 根本不用跟別家比

包裝標示寫 x8 的一致性 並未特別加註 7和8 特別慢 這才是問題!

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討論的內容有點多了, 避免話題太亂, 分幾點來看:
1. 7, 8槽存取速度對整體效能的影響
關於這點, 我上面提過了, 官方數據滿差的, 大概就一般HDD SATA II等級沒錯.
說不定就是卡在SATA效能?

2. 因為7, 8槽而導致rebuild raid時間拉長
在使用NAS的1年中, 是遠端存取檔案的時間多, 還是讓NAS rebuild raid的時間多?
以我個人來講, 大概1比360吧, 我的硬碟至少1年內都沒壞過,
build raid花大概30分鐘, 我往上拉到1天好了, 假設硬碟真的壞了, 我再花1天rebuild.
1年內我有360天在存取檔案, 但只有2天在build跟rebuild raid.
對我來說, 影響重大的當然在存取速度啊? 誰天天在rebuild raid?

3. 因為rebuild raid時間過長, 導致資料遺失風險增加
看似很有道理, 如果今天我的HDD使用1年後壞掉, 在rebuild的40分鐘內, 第2顆HDD也壞了.
這是代表HDD的一致性控管的很好? 每顆3年保固都會剛好在3年整的那天壞掉?
硬碟容易壞掉, 所以我們要建raid, 不管是raid 1, 5, 6, 10都是為了硬碟壞掉的因應措施啊?
不然企業級HDD賣那麼貴作什麼? 不就是穩定性增加, 保固到5年.
我不太懂統計學, 誰來算算3年保固同1天出廠的硬碟, 在同1天壞掉的機率有多少?
硬碟壞掉, 要去怪硬碟廠商還是怪NAS廠商呢...

4. SATA II x8 有2槽特別慢
這句話是正確的.
1,2槽跑230MB
3~6槽跑165MB
7,8槽跑100MB





Godzilla5607 wrote:
只拿群暉機器中不同插槽當對照組來測試 還沒用過別家機器來測試比較 已經算非常客氣了
自己和自己比較都有問題了 根本不用跟別家比(恕刪)

這類的比較很好找啊
比方說Qnap最近廣告打很大的TS-831X
主打 真SATA3 x 8
測試環境搭配8顆ssd硬碟, 及雙10GbE網路
在連續存取的情況下, 可以達到1499MB/s讀取, 及665MB/s寫入
相當於每槽SSD, 能達到187MB/s讀取速度, 及83MB/s的寫入速度
扣掉raid5寫入時要多寫一顆parity, 實際每槽95MB/s的寫入速度
至於為什麼速度和SATA3理論速度差這麼多
只能說, 單槽測都沒問題
八顆加在一起測才是真正的考驗
(還記得G大的名言:配8顆ssd我都嫌不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