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華芸2022年新NAS的設計思維

但是這樣子的x2 網卡速度也是會被質疑的, 只能說現在原物料很缺限制很多, 新產品很難有十全十美,

肉鬆人 wrote:
今年QNAP新機換了新CPU
通道雖不夠多 但也是拆了個X2給網卡
另一半給兩條M2當快取
群暉也是同樣做法 只是改成特規的x2網卡罷了
allen1392
肉鬆人 QM2-2S10G1TA這張X2,最後因為只能跑到8G又極度不穩定被我開砲,QNAP換了張跑X8的TB給我,從此穩上10G,最高能跑到1.25G的速度,X2跟X4並不是只有單純的兩倍那麼簡單
肉鬆人
你說的沒錯 確實不是x2和x4那麼簡單 因為還是要看版本 QM2-2S10G1TA用的是PCIE 2.0x4還要和SATA去分頻寬 而且3.0也比2.0效率高
allen1392 wrote:
因為R1600有內顯(恕刪)


amd ryzen embedded r1600是沒有內顯
核心還減半(超線程也救不了) 幾乎是純粹的降級
至於顯卡加速虛擬機...
以前用intel內顯也沒開放這種用法

另外這個等級的CPU通道數就是有這麼缺
N5105只有八條 上一代更是只有四條
如果給網卡配上x4 剩下還要給M2 SATA 2.5GbE網卡
這個售價也不可能用上pcie switch
除非如他牌一樣再細部拆分(也就是我之前說的其他擴充卡
allen1392
我還以為是R1600有Vega3的那一顆,沒有的話就真的太坑了,這下完全不必考慮群暉了
TianNeng wrote:
如果硬碟讀寫不夠快,對外網路再快也沒用.
如果硬碟讀寫很快卻卡在對外網路頻寬,那也沒用.


這就是要用上10G+M.2的理由
用上10G就是為了應付M.2
這是因果關係
沒有M.2就得5顆高速硬碟做Raid0才有10G的速度
資料不重要的話儘管這樣搞沒關係
除非用上4條M.2就只是為了在NAS裡存取小檔案(IOPS存取)
但我完全不會考慮這樣做
因為零碎檔案用一張SATA SSD就能搞定
了不起佔用一個bay位

簡單來講就是10G+M.2可以解決絕大多數存取瓶頸
現在卻要兩者擇一
有效率就沒速度
有速度就沒效率
唯一能想到的解釋就是華芸日後打算推出10G+M.2的網卡
allen1392 wrote:
AS6706T官網規(恕刪)
一般文書電腦主機+免費NAS系統才是王道
甚至windows網芳也能當作小型server
買這種貴又爛的機器幹嘛?
allen1392
說真的,越看越覺得還是自組比較實際
惡魔的右手 wrote:
一般文書電腦主機+免(恕刪)


如果沒有用到手機快速存取NAS資料的需求,自己買RAID陣列+安裝linux做NAS也是可以。
但是遇到狀況得自己去google找,未必能解的了。

畢竟NAS廠商也花不少成本在研發app還有購買雲端空間維持app store運作上,技術客服也是成本啊。
allen1392
華芸很多APP是直接拿第三方開源軟體來用的,其實就算買了NAS,出問題也還是得自己解決
xyxx wrote:
如果沒有用到手機快速存取NAS資料的需求,自己買RAID陣列+安裝linux做NAS也是可以。
但是遇到狀況得自己去google找,未必能解的了。

畢竟NAS廠商也花不少成本在研發app還有購買雲端空間維持app store運作上,技術客服也是成本啊。
說真的,純檔案存放的話,Windows+網芳就可以了,一般人都可以輕易解決
進階一點就用Linux系統安裝個Next cloud server
絕對是最低成本的解決方式

一般2500元內的主機板都可以裝4~6顆SATA硬碟,
看看NAS 4 Bay以上的機種賣什麼鬼價錢?

如果要相片/檔案同步功能,購買雲端空間是比較划算的選擇
畢竟NAS如果要符合你在外存取檔案的需求
至少要有一條40M以上的上傳頻寬且最好具備固定IP的固網
月租至少也要700~900元

Google 2TB年租3300,一台NAS空機+硬碟+固網月租至少可以買6年以上
如果稍為降低一下需求,200G一年也才900元,可以買15年
一般人真正重要,須即時更新的文件不太可能會超過200 GB
而如果有在使用Office 365的人,微軟就已經奉送1TB雲端空間
組團6人購買家庭版,一年還不到600元,比Google空間更划算!

而且品牌NAS也不能解決硬碟壞軌問題,
也不會賠償被駭客入侵/勒索的損失
應該說,NAS對於一般人只會製造更多問題,
畢竟都不是一般的Windows系統
惡魔的右手 wrote:
進階一點就用Linux系統安裝個Next cloud server
絕對是最低成本的解決方式


Next cloud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只認透過網頁傳輸的檔案
直接開資料夾放東西進去是沒用的
10G內網用那個網頁傳輸檔案
最高速大約是300 KB/s..........
而且存取檔案動作不只一個時很容易出bug
同步比對出錯時也會卡住
越用越痛苦

惡魔的右手 wrote:
應該說,NAS對於一般人只會製造更多問題,
畢竟都不是一般的Windows系統


開始考慮用低電壓主機安裝WIN10架模擬機來做NAS了
allen1392
這個要直接買伺服器來裝了
好像愈來愈多人用 UNRAID, 但沒用過


不過UNRAID 不是以速度著稱, 而是彈性

https://unraid.net/pricing

maya95 wrote:
好像愈來愈多人用 UNRAID, 但沒用過


UNRAID設定彈性高又簡單
主要是強化對檔案的保護機制
而不是品牌NAS強調的"資料安全"
而且對硬碟的要求相當友善
jy
感覺UNRAID 較適合 家用,可以取的最大化空間使用,不過較驗盤需要大於所有使用的硬碟 ,如果救援概念在簡單點就更好。
allen1392
jy 這就牽涉到檔案建立的基本機制了,坦白講保存資料的硬體最理想就是有一模一樣的建立兩組以上,只靠軟體就是巨大風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