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就是因為硬碟容量發展的速度太慢所以才有RAID的產生, 容量做出來後因為單一磁碟的損毀會造成所有資料的損失, 所以發展出不同的RAID來降低風險, 五個硬碟做成的1TB RAID5比一個單一1TB硬碟的損毀率還高, EMC做的實驗發現8顆硬碟做RAID5在三年內資料損毀的機率是16%, 要說RAID的出發點是安全性我真的沒辦法同意
隨便google來的 -
http://www.zdnet.com/blog/storage/raid-5-theory-and-reality/983
HeavyWang wrote:
我可沒有說 RAID-0 或是 JBOD 的出發點是甚麼,
你的原文可不是說RAID-0 喔,
你是說:"RAID本來的用意就只是擴張容量"
我則是說是 RAID 是為了安全,
不過你要是認為 RAID-0 就是 RAID技術『本來的用意』,
我也不覺得有什麼奇怪。
並不是用來作增加容量的 JBOD並不是RAID的定義
當然他也不是完全用來作為資料安全的 用來減少downtime還比較好說一點
就跟journaling file system的當初用法一樣
至於理論跟實際那是兩碼子事情
理論本來是越多的rate相乘 正常應該是減少錯誤的
但沒想到的是當初的理論是所有的hard drive是independant的 所以error rate也是獨立事件
也就是理論本身的統計建立模型是理想性質 所以拿到實際應用時就變成這樣
但是真正SAN後面 大家還是用RAID的
備份還是當然一定要做的 跟RAID SAN這些都是兩碼子事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已經沒有真正的從前備份那種東西了
我做過3ware, xyratex, quantumn
以quantumn來說 像rewind等等的實作已經都是用硬碟來取代了
所以便宜的備份用NAS還是可以 貴的話還是走SAN 即使NAS/SAN 後面還是RAID5
當然便宜有便宜的風險 全部都是看你的預算 樓主的問題還是看你的系統跟想到達到效果有多大
raid 5可以允許一次故障一顆硬碟,當然不是百分百安全,但是總比儲存在一顆硬碟安全的多
當然你覺得raid 5安全性不夠好,也可以提升到raid 6但是就要扣掉二顆硬碟的空間,但也同時允許壞2顆硬碟
除了raid 0是以資料存取快速為目的 ,其他都是已資料安全性為目標
至於你說擴充容量因該還是以lvm比較多人在使用
以2t*4為例 ,組成raid 0空間為8t 但只要一顆硬碟故障全部資料都無法使用(但lvm單顆硬碟固障只是單顆資料移失並不會全部不能使用)
組成raid 1 只剩4t可以使用,分為二組硬碟同時間一組硬碟允許壞一顆
組成raid 5 只剩6t可以使用
組成raid 6 只剩4t可以用
所以會組raid的考量還是以資料安全性和同步為最大考量 ,不然為何要浪費硬碟空間去增加容量,我組lvm,不是比較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