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外接固定自動備份,一顆外接大約一兩個月手動備份一些需要的檔案。外接的部分主要就是備份照片,文件,跟一些重要的資訊。
另外,如果文件夠小,且沒有安全性的問題的話,壓縮,加個密碼,丟上 gmail 也不錯。
硬碟的 $$ 不能省,用個兩年,就可以換新硬碟了,當然如果您覺得要賭一睹也未嘗不可

我自己是在 十年前 爛掉一顆硬碟,損失了很大一批照片後 (還好多是底片掃描檔) ,才警覺硬碟真是不能省,當作是個耗材來用吧.....
我現在還在觀望雲端儲存的容量與費用,或許再一兩年就會多加一個雲端備份了吧

RX
RX78 的廢話連篇
>> https://www.facebook.com/GRX078/
1. 一台等級較低的主機( 或是家中舊主機) + RAID5 卡 + 4顆硬碟
2. 其他電腦透過 GFI Backup 2009 ( 免費的 ) 定時備份用網路芳鄰備份到主機上
大約花3萬搞定. 如果是用家中主機, 大概不到2萬可以搞定
當然也可以改用RAID1, 只要兩顆硬碟(容量大一點) 就會更省了, 如果有舊的主機,
加一張單存RAID1卡, 1萬不到就可以搞定.
至於異地備援, 除非家中網路快到100M/100M, 否則很少家庭需求會用到這個.
另外如果只是把NAS當做RAID1備份主機, 用上面舊的主機+RAID1卡會比較省一點 又比較穩定
NAS 的價值是在裡面提供的Service ( 如FTP. HTTP, 多媒體, mail server 等 ) ,
而不是在備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