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你看到 Windows 7/8 似乎可以組 RAID-5 是因為硬體驅動支援(Microsoft 指軟體 RAID-5 不能使用,但若硬體支援則可)
現時常見的 Intel chipset 都能支援 RAID-5(其實也算是軟體 RAID 但 Windows 被 BIOS 及 driver 欺騙過來),如果你的 Windows 安裝好 Intel Matrix Storage Solution 的話便可以 Windows 7/8 使用 RAID-5,但原因一定不是 Windows 支持軟體 RAID5
建立 RAID-5 磁碟區 (微軟 MSDN)
https://msdn.microsoft.com/zh-tw/library/cc786912(v=ws.10).aspx

Gogle 搜尋:WINDOWS SOFT RAID5
也有很多教學

我有在 VirtualBox 虛擬機中實做過(HOST 主機是 AMD 的),確定可以做 軟體 RAID5的,和主機板無關。是作業系統本身的軟體能力。


跑 軟體 RAID 雖然會稍微消耗 CPU 資源,但以現在電腦的 CPU 速度,那一點資源幾乎可以忽略,可能連 1% 使用率都沒有。

早期 RAID 卡內建有自己的 RISC處理器,不吃主機 CPU 資源,這項優點在現在已經不太算優點了。

而一般常見的 FAKE RAID(假 RAID,主機板提供的廉價 RAID,或廉價 SATA 卡),本身也沒 RISC 處理器的,是用安裝驅動的方式,驅動要去吃 CPU 資源,說穿就是 軟體 RAID 的一種,驅動程式也是軟體。


OS 內建的 軟體 RAID 比較好,因為保證相容性,只要 OS 一樣,必定可以相容使用。不像換了一塊主機板,換了一塊 SATA卡 什麼的,就發生不相容 讀寫不到 RAID資料的情況。

早期有些人比較怕死的,RAID 卡會一次買兩塊,一塊上機使用,一塊放倉庫保存,因為怕多年後廠商不生產那塊卡了,市面買不到。而如果卡壞了,又沒備品可用,RAID 就完了,換別牌的卡會不相容讀不到。

漸漸的,愈來愈少人要去用硬體 RAID 了,因為根本自找麻煩。不管 windows 、Linux、BSD 什麼的,軟體 RAID 技術都很成熟了,可靠度很高。

至於軟體需要消耗 CPU 資源的問題,對於現今的 CPU 速度來講,消耗算九牛一毛,完全可以忽略的。

軟RAID,彈性也比較大,可以做複合式的 RAID,比如 RAID 50、60 什麼的,自由搭配( Linux 可以這樣搭配,windows 目前沒有這種技術)
我覺得 Dropbox 的功能 還是 nas 無法取代的讚

我還是習慣 dropbox
fakeman1999 wrote:
一般文檔用到 SVN/GIT 實在太誇張
其實可以考慮使用 Sparkleshare,它是個可供多人協作使用的私人雲端平台。


這倒不會太誇張。

以公司環境來說,一個資料夾/目錄中如果有檔案需要每次編輯後留存備份,傳統最簡單作法就是一直另存新檔。
最後就會看到數以百計甚至千計的檔案出現在一個資料夾中。
(筆者曾看過某公家單位的電腦,一個資料夾/目錄竟然有上萬個word跟excel檔案)

日後如果需要找某人某天某次所編修的備份,當然透過檔名命名與搜尋的方式可以找到檔案。
但實際上很容易出問題,搜尋上也會有難度(尤其當要找的檔案存檔時間超過1個月,編修人早已忘記的狀況下)


如果引入版本控制觀念,每個月branch做milestone然後freeze起來,不但可以大幅減少檔案數(僅需留最新一份),
需要找尋舊的內容時,就不用在茫茫檔案海中搜尋。
除了可以很快從各milestone直接縮小搜尋範圍,某些檔案格式還可以直接把某次修改的部份標示出來。
多人共筆還可以視情況各自branch,讓各作者自己寫自己的,最後再整個合併起來就好。
(話說Git這部份也寫得太變態了點 XDD...全分散式)


除了寫程式之外,多人共筆協作,還有個人寫長篇文件或中大型撰寫計畫,其實都很適合使用SVN/Git。

當然如果要考慮雲端,直接使用google drive/dropbox/evernote之類的服務,已經能直接搞定上述大多的版本控制功能,就更方便,不需要花心力去做維護repositories的動作了。
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也比較簡單省事也是真的。

至於Sparkleshare,其實背後真正工作的是Git (笑)....
fedora wrote:
建立 RAID-5 磁碟區 (微軟 MSDN)
https://msdn.microsoft.com/zh-tw/library/cc786912(v=ws.10).aspx
Gogle 搜尋:WINDOWS SOFT RAID5
也有很多教學
我有在 VirtualBox 虛擬機中實做過(HOST 主機是 AMD 的),確定可以做 軟體 RAID5的,和主機板無關。是作業系統本身的軟體能力。
跑 軟體 RAID 雖然會稍微消耗 CPU 資源,但以現在電腦的 CPU 速度,那一點資源幾乎可以忽略,可能連 1% 使用率都沒有。
早期 RAID 卡內建有自己的 RISC處理器,不吃主機 CPU 資源,這項優點在現在已經不太算優點了。
而一般常見的 FAKE RAID(假 RAID,主機板提供的廉價 RAID,或廉價 SATA 卡),本身也沒 RISC 處理器的,是用安裝驅動的方式,驅動要去吃 CPU 資源,說穿就是 軟體 RAID 的一種,驅動程式也是軟體。
OS 內建的 軟體 RAID 比較好,因為保證相容性,只要 OS 一樣,必定可以相容使用。不像換了一塊主機板,換了一塊 SATA卡 什麼的,就發生不相容 讀寫不到 RAID資料的情況。
早期有些人比較怕死的,RAID 卡會一次買兩塊,一塊上機使用,一塊放倉庫保存,因為怕多年後廠商不生產那塊卡了,市面買不到。而如果卡壞了,又沒備品可用,RAID 就完了,換別牌的卡會不相容讀不到。
漸漸的,愈來愈少人要去用硬體 RAID 了,因為根本自找麻煩。不管 windows 、Linux、BSD 什麼的,軟體 RAID 技術都很成熟了,可靠度很高。
至於軟體需要消耗 CPU 資源的問題,對於現今的 CPU 速度來講,消耗算九牛一毛,完全可以忽略的。
軟RAID,彈性也比較大,可以做複合式的 RAID,比如 RAID 50、60 什麼的,自由搭配( Linux 可以這樣搭配,windows 目前沒有這種技術)


你那個 MSDN link....裡面有寫是適用於那個作業系統的.....
我看的是 MCTS 70-680 考試 "Configuring Windows 7",原生的 Windows 7 只支持軟體 RAID 0/1(下面 PDF,第 244 頁)
http://download.microsoft.com/download/D/F/F/DFFD108D-B869-4894-A509-AD721C0FB3A9/70-680-changepages.pdf

當然,如果有第三方軟體出現是可以支持的,像 FAKE RAID 那種也可以(反正透過驅動程式騙過去就可以)。如果原生的 Windows 7 可以(不要 virtualbox,我昨晚用單獨安裝的 Windows 7 Professional 也看不到),麻煩抓個圖讓我去 Microsoft 投訴他們的書本有誤。

Google 搜尋:WINDOWS SOFT RAID5 <-- 開首兩個結果裡頭已經說了 Microsoft 在 Windows 7 中移除了軟體 RAID5

不過 Windows 8 Storage Space 確實支持 RAID5(是名稱叫 Parity 而已),但其實 RAID10 的做法會更為穩妥(速度及安全都較 RAID5 好,只是損失更多空間)

軟體 RAID 在這個新世代,資源消耗相對大減(RAID 5/6 的話應該是大約 5%),所以我也同意不一定要硬體 RAID,很多時使用它都是為了要使用 SAS 硬碟
只是使用軟體 RAID 作 boot 會相對風險大一些,如果不作 boot 其實不錯。
fakeman1999 wrote:
不是的,你看到 Windows...(恕刪)
啊,一時沒注意到 Sparkleshare 也是 GIT backend

小百合~~ wrote:
我覺得 Dropbox 的功能 還是 nas 無法取代的讚
我還是習慣 dropbox

個人感覺,dropbox 目前所提供的功能,似乎 NAS 都可辦到,NAS 的 cloud station 也提供最高 32 個版本模式,且相簿的瀏覽方面,還可比美 flick ,NAS 幾乎集中許多功能於一身......
NAS 的廠牌很多,若拿最陽春功能最差的 NAS 的來和 dropbox 來比的話,有失公允。
對很多人來說,32 個版本應該很足夠
說到cloud station我想請教一下
官網DSM5.2beta說明有提到可使用smart recycle 保留特定時間內的備份檔案,過了之後就自動清除
但我都找不到該從哪邊開啟這項功能
請問各位先進是否知道呢?
pepsitetsu wrote:
說到cloud station我想請教一下
官網DSM5.2beta說明有提到可使用smart recycle 保留特定時間內的備份檔案,過了之後就自動清除
但我都找不到該從哪邊開啟這項功能
請問各位先進是否知道呢?

您說的功能,可能是指 控制台 → 任務排程表 → 新增 → 資源回收桶 → 任務設定 這邊的設定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