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c2004 wrote:自己是買了一台DS...(恕刪) 你說對了!!網路服務都有一份但書!!對方擁有最終的決定權!!擴充容量時造成資料遺失算你的,最多只是補償你多一些容量空間或是延展使用期限那跟NAS自己擴充手誤造成資料遺失還要OOXX吧!
買台小台NAS 3000元,使用後就知道好不好用,優點是簡單,又不花太多錢。大量影音的需求,花費的費用較高。有能力就自己用PC 架設server,使用起來更靈活。電腦產品進步很快,設備很快就淘汰,必須量力而為。
zsuper0405 wrote:NAS原始功能目標是分享但現在市面產品好像已經很少只剩分享功能的NAS了 手機的原始功能目標是打電話,但現在市面產品好像已經很少只剩打電話功能的手機了NAS 的原意是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其實並沒有定義「只用來分享」。而且,舉個例子好了,怎樣的功能是分享?電腦、手機去存取,是分享。把特定檔案分享給朋友下載,是分享。將 NAS 當成 DLNA 伺服器,在家裏的不同房間可以直接用電視撥放影片,也是分享。把 NAS 當成郵件伺服器,申請個 domain,就可以三五好友用自己的郵件主機,也是分享。NAS 的用意是儲存,所有跟儲存扯得上邊的,它都可以沾上來,更何況它本來就是一台電腦。
你文中講的你不是24x7都把NAS一直打開,而是要用時打開,不用時關閉,所以不需要買多bay的NAS來建立RAID。其實這觀念不太正確。硬碟這東西,也是3C產品之一,多少也是會壞掉,而所謂24小時連續運作,只是增加硬碟壞掉的機率。但就算不用就關機,要用才開機這種方式,並不是代表硬碟就不會壞了。你可以試想,要是硬碟內的資料是你這輩子跟家人小孩的生活點點滴滴照片,或是你工作的檔案備份,甚至還有些收集的資料等,只要有一個壞軌/甚至無法開機,這時候就會後悔怎麼有些資料救不回來,甚至全部都沒了。RAID就是在提供我們壞一次的保護,趁有壞掉硬碟時,快點去換上新的硬碟。這是RAID最主要的用意,剩下的多顆硬碟可以用更多容量,而你只要一顆1T的硬碟即可這個問題,就不能拿來覺得RAID不重要,所以就不用建RAID了。
NAS最實用還是分享功能, 像是FTP, 媒體分享, 或路由,VPN等等的輕服務但是虛擬機, 網頁服務, 程式之類反而是不實際因為這些服務的硬體需求很重, 和NAS主旨是反方向的樓上說的雲端, GOOGLE DRIVE, AMAZON CLOUD或S3 都很有名大陸當然是百度盤
lf2net4589 wrote:只是我不解為什麼大部分套裝ATOM的NAS機器即時轉碼還能這麼順...(恕刪) 就算是ATOM,也內建了硬體的媒體解碼/編碼器線路(Quick Sync Video),而不是單靠處理器跑軟體暴力即時硬轉,不然就算用上i7,即使能夠達到即時,畫質也被犧牲了。想想手機的ARM處理器,市面已經一票可以錄H.264 4K生活影片的手機,也不是靠ARM處理器的有限行動運算能力硬上,而是靠內建的硬體媒體編碼器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