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QJQ wrote:
ZFS 比較好奇的地方,當硬碟採用該格式系統後,讀寫性能剩多少,
CPU 負載呢。魚與熊掌無法兼得。
主要就靠處理器,因為不像 RAID 卡般有自己的獨立運算單元(但剛發現 Indra Network 推出了硬件 compression engine 可供 ZFS 檔案系統加速用)
但正常情況下確實是 cpu 使用率會高(一般軟件 RAID 也一樣吧)
nakamichi77 wrote:
ZFS 跟FAT32 NTFS NFS .....等等一樣, 就是一種filesystem, 而RAID 他本來就是屬於OS independent, 他是不包含filesystem 的.
NAS 基本上就等於filesystem+RAID 透過網路, 整合的一台機器. 早期要做到這樣, 就是用一台電腦主機+RAID+網卡 也是可以搞定的.
而RAID 簡單的說, 就是一顆具備HDD 容錯, 高效能, 高容量的HDD 而已. 要什麼樣的filesystem 則是由電腦主機決定的.
RAID 也可以format 成ZFS 的filesystem 吧. 也因為這樣, 這有什麼衰落興起的問題嗎? RAID 再好也是需要HDD, filesystem 再強, 也是需要Hardware RAID的. 這沒有衝突的問題~~
NAS 之所以rebuild 時間短, 是因為NAS 本身自帶filesystem, 他知道哪些需要rebuild 哪些是空白. RAID 由於不清楚是用哪一種filesystem, 所以也只能不管三七二十一整顆硬碟都rebuild, 以確保資料的完整. 效能高一點的機器, rebuild 自然時間較短~~
所以若是單一電腦資料傳輸要快, 還是只能選擇RAID. 若是要透過網路分享檔案, 就選擇NAS. 真的要高度的資料安全性, 就選擇沒有metadata 的RAID 1. 同時5顆HDD 做mirror, 哪可能不安全~~
fakeman1999 wrote:
主要就靠處理器,因...(恕刪)
nakamichi77 wrote:
由於ZFS 每一筆data 都要checksum, 若是效能要跟RAID 來比, 肯定價格不斐. CPU的等級就會差距很大了. 屆時, 散熱 噪音都會是問題. 目前單一一台16顆HDD 的RAID 效能已經可以突破2500 MB/S, ZFS checksum 主機, 可以跑到多少?? 2500 MB/S 只要一顆PowerPC 440 or 460 就可以做到了.
換個說法. ZFS針對的是檔案的容錯, RAID 針對的是硬體的容錯(HDD) 所以本就沒有衝突. 現在陣列的做法, 整個陣列失效, 機率真的很低. 真這樣, 也就是少一顆HDD 的資料. ZFS 可以依據檔案容錯來修補, 豈不完美.
但ZFS 要浪費多少空間來做容錯或checksum? 真的可以壓縮很多嗎?
壓縮只能解釋成有效的縮減沒有用到的磁區. 一張圖檔若不失真, 要如何壓縮?? 硬碟裡不是0 就是1 若沒空白(非data)區域, 怎麼壓縮?除非電腦打破0 1 0 1 的概念, 不然不可能.
ZFS filesystem 說白了, 就是更有效率的應用及管理所有磁區, 近10年來, 很多人在玩filesystem 這部分空間還很大, 一定還會有更厲害的filesystem. 而這些, 都無法撼動目前RAID 的地位的.
ZFS 和RAID 的觀念若是整合一起, 各取其優點, 倒是不錯的選擇~~
chansaikit wrote:
如果我有4個硬盤, 每個4TB
做RAID 10 可以得到8TB的儲存空間, 同時可以2個硬盤壞掉
但是ZFS的話, 有多少TB能使用? 有多少硬盤能夠同時壞掉?...(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