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AP之速度與激情---一整個高大上,實在太殺了

我的CPU是G550
風扇有點大聲
電源線昨天照片貼完,QNAP今天説要補一條給我
服務真不錯,沒枉費我支持他了




使用者名稱- wrote:
TS-670 大家...(恕刪)

dogstar20000 wrote:
我的CPU是G550...(恕刪)


啊! 怎麼買的都是 TS-670, 用的 CPU 不同??
FB: Pctine
可能我拿到國外版


pctine wrote:
啊! 怎麼買的都是...(恕刪)

TS-670 真的有G550,....我也來貼,我的是G1620

Auto-Tiering & SSD Cache?

沒有去參加此次發表會,剛才看了一下 Qtier 方面的現場錄影, 以下是小弟的想法:

Auto Tiering 的技術看起來應該是要應用在夠大的 storage 下, 才能真正發揮它的效益,取的就是 SSD 的快, 以及硬碟容量的大,兩者的優點,那麼不要做 Auto-Tiering, 只做 SSD Cache 是否也能符合部份企業的需求?

首先 SSD Cache 它無法增加整個 NAS 的儲存容量, 因為既是 cache, 它只是做為 hot data 暫存的空間, 當 nas 關機後, cache 裡面的資料就失效了, 因為 hot data 的 index 資料是存在 NAS RAM,關機後 RAM 資料就不見了. 小弟的想法是, 那麼為何不在關機前就把 RAM 上面的 index 資料先儲存起來呢?

QNap 並未公佈有關 SSD Cache 佔用 RAM 方面的資料, 如果以 Synology SSD cache 來看, 1GB 的 SSD cache, 約需 416KB RAM 做為其 index 之用. 若以發表會上所提到的 x80 NAS, 9*3.5" + 6*2.5" 的 Tray 來看, SSD Drive 總共用了6顆, 那麼與其這些 SSD 做為儲存空間之用, 如果全拿來做 SSD Cache, 是不是就不需要 Auto-Tiering?

SSD 全拿來當 SSD cache, 那麼損失的是 6 顆 SSD 的儲存空間, 假設用 512GB SSD*6, 大約也只是損失 2.5TB 空間,

2.5TB * 1024 = 2560GB, 大約需要 1GB RAM 來做為 cache index. (1GB資料要寫回NAS應該不用太多時間, 而且1GB RAM 也很便宜)

也就是說, 只要確保這 1GB RAM在關機時能夠儲存起來,下次開機再 restore 回 NAS RAM, 那麼 warn-up 期間的 hot data 就保留下來了. 這樣也省了每天排程去做 auto-tiering move data 的程序. 是不是用簡單的做法就增加了 NAS performance, 而且相當容易在中階的機種實作呢?

那萬一斷電怎麼辨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UPS來解決就好了, 斷電了除了把一些 open file 儘快寫回硬碟,同樣的也足夠把 cache index 寫回 SSD.

ps:以上純粹是個人的想像罷了.


FB: Pctine

mgal wrote:
周一就要決定了
到底該選TVS-463-4g還是TS-670-2g自用呢?
...(恕刪)


*以容量擴充考量 -> 留 TS-670
*如果你沒有打算自行更換 TS-670 的 CPU -> 留 TVS-463-4g


如果是要送我. 那一台都好啦.
FB: Pctine
pctine wrote:
*以容量擴充考量 ...(恕刪)



TVS-463 無庸置疑...如果要擴充得重買
那天有問
G550 要用低電壓
i3 3220 則都可

mgal wrote:
3.
TS-670 在qnap shop網站查到是DDR3-1600 204 Pin SO-DIMM8GB DDR3 SODIMM RAM , 是否可以使用DDR3-1333 So-Dimm 4GB的記憶體? 想要裝4Gx2,手邊有Kingston 4G 1.5V的, 原廠網站查無4GB可買.能不重買就最好嘍 .(恕刪)
原來TS-670的CPU縮水成G550 與 G1620?
檔次也差太多了,難怪有人轉手要賣
差價就現賺5000,真好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