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415+、DS1515+ 及 DS1815+ 回娘家?!

就事論事,幫人上標籤沒有意義。
我常常說 Qnap 的不好,而是希望 Q 更好。
我跟 Pctine 的看法常常不同,但是只是大家看到點不同,應用的場景不同而已。
bokicat wrote:
是否能麻煩pctine兄幫忙測試DX513連接DX415+是否也被降速跑?這兩樣產品你都有分享過。...(恕刪)


你好, 不好意思, 我之前並未購買過 DX513 expansion box, 你看到的應是 DX213. 不過手上現在已沒有 DX213 了.

我只能在 DS415+ 上面的 eSATA port 連接一 CyberSlim eSATA 外接硬碟, 實測供你參考. 看來是跑 SATA 2 沒有錯.


admin@DS415P:~$ sudo smartctl -d ata -i /dev/sdg1

=== START OF INFORMATION SECTION ===
Model Family: Western Digital Red
Device Model: WDC WD20EFRX-68EUZN0
User Capacity: 2,000,398,934,016 bytes [2.00 TB]
Sector Sizes: 512 bytes logical, 4096 bytes physical
Rotation Rate: 5400 rpm
Device is: In smartctl database [for details use: -P show]
ATA Version is: ACS-2 (minor revision not indicated)
SATA Version is: SATA 3.0, 6.0 Gb/s (current: 3.0 Gb/s)
Local Time is: Wed Aug 17 22:13:07 2016 CST
SMART support is: Available - device has SMART capability.
SMART support is: Enabled


至於以 DS415+ eSATA port 駁 SSD 能跑多快. 讀取 5GB 大檔大約可以到 197MB/s, 寫入大約 180MB/s

admin@DS415P:/volumeSATA/satashare$ time dd if=/dev/zero of=zerofile.000 bs=1M count=5000
5000+0 records in
5000+0 records out
5242880000 bytes (5.2 GB) copied, 29.2065 s, 180 MB/s

admin@DS415P:/volumeSATA/satashare$ time dd if=zerofile.000 of=/dev/null bs=1M
5000+0 records in
5000+0 records out
5242880000 bytes (5.2 GB) copied, 26.5959 s, 197 MB/s


不過這不是去串 DX513 的結果啦, 僅供你參考.
FB: Pctine
唉 難道 Synology 不能處理圓潤一點點嗎?
.
解決這次[事件],不一定是要求絕對性的公平以及公正。
.
這個就是台灣公司不明白品牌經營。重點是在你的客戶/愛用者對你提出質疑,如何化解這個疑問有太多種方法了。就連 Steve Jobs 也吃過蘋果鐵粉天線門的苦果/虧。
.
如何化解愛用者的疑慮以及彌補他們的不滿應該是第一優先。而不是把不滿的客戶直接定義為奧客,或是他們非專業,根本不懂實際沒差別。如果客戶什麼都懂,那麼他還需要你賣產品給他們嗎?就是不懂,不夠專業才需要專業廠商品牌來協助。
.
一個品牌建立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但是摧毀一個使用者對於一個的品牌的信任度只要一瞬間。

pctine wrote:
你好, 不好意思,...(恕刪)


感謝撥空測試。

看來,的確硬體spec上沒太多爭議,問題在於為何群暉要在DSM5.2動手腳來限速,DSM6因為我是舊機型,怕升了反而變慢,且也不支援btrfs。

pctine兄的415+應該是最新的DSM6吧?

bokicat wrote:
pctine兄的415+應該是最新的DSM6吧?...(恕刪)


是啊, 是最新的版本了.
FB: Pctine

EluSiOn wrote:
唉 難道 Synology 不能處理圓潤一點點嗎?
.
解決這次[事件],不一定是要求絕對性的公平以及公正。...(恕刪)


真的難得跟大大有意見看法一致的時候.
FB: Pctine
之前上來問問題P大都很熱心解答
也沒有偏袒任何一家的感覺(甚至感覺出P大希望盡量保持中立)
這板上也一堆P大的教學文章,幫助真的很大
我還有點希望當初P大推我買SYNOLOGY牌勒..(因為小弟功課做不夠後來才知道S牌的QUICK CONNECT正是我很需要的)
S牌爭議是一回事,想爭取的人就去爭取
但對使用者來說只是分享自己看法,實際使用是否有影響
沒必要扣這麼大的帽子
01一堆業代所以都不太想回文,大部分都在淺水~
但看到pctine公正評論的大大都會被黑~
那我也來教一下大家怎麼分析網路資訊~

我常說網路匿名,所有的資訊揭露一定都有其目的性,所以教大家怎麼過濾資訊,避免買錯產品。

1. 同樣資訊多個網站發布,希望快速散播,不是有怨念就是代表他想達到特定目的。
2. 發佈資訊的帳號google無法追蹤到其歷史資訊,確保匿名讓人無法追蹤,進一步確認真實性。
3. 只有特定國家或語言的消費者很在意該問題。
4. 不合常理的黑,以極少特例說明該問題嚴重性,無限上綱。
5. 巧合的其他回文也有新的類似問題。
6. 即使公司做出回應,仍永遠不滿意其做法。
7. 類似產品的陣營以此為立足點做出攻擊。

這些方法供大家參考,畢竟三星事件之後,這類的公司也不可能就收掉不營業了吧XD

EluSiOn wrote:
唉 難道 Synology...(恕刪)


說實在的,我對於這件事會稍稍的傾向Godzilla的想法,畢竟如您所說的,台灣的廠商/服務商都是不重視或認為"台灣市場小"。

這種虧我吃過主機板的,電信商的,手機的,電視的...etc,這些公司根本不在乎,他們只覺得「反正我能給你的東西就這樣,愛要不要隨便你」,Synology我相信如果國外user沒有跳起來的話,就算到了消保會,Synology現在的反應也只是在交差而已。

你們可能覺得這間廠商你不會再信了,但他們根本不在意你一個或十幾個人的問題,他們只在意整體的市場,既然沒有影響,就算你花錢去告他們也不痛不癢。

這也是為什麼我曾經一度迷信專作伺服器的廠商,畢竟消費市場的東西都是壞了就可以丟的,即使是像NAS/RAID這種,在十來年前也許廠商還汲汲營營,在這時已經是反正壞了我就給你一個新的,資料不見了我也沒有辦法的態度。

但搞到交錯留言人身攻擊我覺得就免了,只會讓自己的立場更薄弱

Godzilla5607 wrote:
接觸的第一台 先來看...(恕刪)


請問有先進測試過DS1817+的情況嗎?是否也跟DS1815+一樣、實測連接速度為 "SATA3x2 & SATA2x4 & SATA1x2"? 先謝過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