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芸AS6202T開箱與規格介紹 |
華芸這次推出的6系列產品主要有AS61和AS62兩個型號,兩者主要差異是在於CPU處理器以及記憶體容量規格有所不同。其中的AS62搭載了Intel BRASWELL架構且運作時脈為1.6GHz的Celeron N3150四核心處理器,並且還有內建4GB的快取記憶體,算是兩款產品裡面比較高階的機種。而AS61所搭配的Intel Celeron N3050處理器同樣也是BRASWELL架構,不過規格只有兩個處理核心,而且內建的記憶體容量也只有2GB。至於其它硬體規格方面,兩款型號則都是大同小異。

底下是AS62和AS61系列的2Bay與4Bay機種規格比較表,先給網友們做個參考。

這次向華芸借測的NAS產品,是AS62系列的2Bay機種,完整型號為AS6202T。在外盒的側邊還有標示了這款NAS有特別針對Android和iOS兩種系統平台行動裝置提供一些APP應用程式,方便使用者透過行動裝置連結至NAS。另外,從外盒的規格表底下也可以看到,華芸針對這款NAS產品有提供了3年的保固服務。

包裝內除了主機之外,還有一個隨附的配件盒。

在配件盒內主要有提供了紙本的快速安裝說明、軟體光碟片、兩條網路傳輸線、硬碟螺絲、電源線以及電源變壓器等配件。

這款NAS隨附的變壓器是台達電製造的DSP-60PBA,供電規格為12V/5A。

從外型上來看,這次的AS62和AS61系列主機外觀看起來跟之前的AS51系列相差不多,主要差異還是在於其中的硬體規格。

前面版上方有設置了一個電源按鍵,並且還有設置電源和硬碟燈號,方便使用者可以透過燈號查看NAS的運作狀況。

在前面板左下方有設置了一個前置的USB3.0傳輸埠,並且還有設計了快速備份按鍵。只要使用者在NAS系統內有先開啟這項功能的話,之後使用者只要接上儲存裝置並按下備份鍵,就可以將設定好的資料夾內容直接備份到儲存裝置上,不用再進入系統設定。

AS61和AS62系列的機身上都有內建紅外線接收器,可讓使用者搭配選購遙控器來操作NAS設定。

當NAS透過HDMI輸出至電視或是其它顯示裝置時,就可以透過選配的遙控器來操作。

選配的遙控器需要安裝兩顆4號電池才能夠使用。

硬碟安裝設計方面,這款NAS有提供了兩個快拆硬碟架,只要按一下底下的開關按鍵就可以取出硬碟。而且在硬碟架上還有設置安全鎖,避免硬碟在運作狀態的時候被誤取。

機身搭配的硬碟架不僅可以安裝3.5吋規格的硬碟,也有設置了2.5吋硬碟的螺絲固定孔,讓有需要的使用者可以自行安裝2.5吋的HDD或是SSD固態硬碟。

機身的左側前方有設置了近風口,主要是讓冷空氣可以從這邊進入,再由後方的風扇將廢熱排出機身外。

在機身的後方有設置了一個7公分的風扇來加強硬碟與機身的散熱。另外,這款NAS所提供的I/O傳輸埠大多都設置在機身的後方,主要有提供了兩組Gigabit頻寬的RJ-45網路埠、兩組USB2.0、兩組USB3.0以及兩組eSATA傳輸埠。另外,在影音輸出方面,這款NAS也直接內建了一組HDMI和一組光纖音效輸出端子,方便使用者將NAS直接連結電視或是其它音效裝置。

機身底下的四個角落也都有設置了橡膠軟墊來增加防滑效果。

接著就來拆機看看裡面的硬體規格設計吧!若只是要更換記憶體的話,基本上只要卸下固定外殼的三個螺絲即可。

這款AS6202T機身內的兩個記憶體插槽上,已經分別安裝了2GB的DDR3L-1600記憶體,而且在記憶體卡榫的位置上,也都有上膠固定,所以日後要更換擴充容量更大的記憶體時,可能就還要問問看原廠是否會影響保固。而內建的兩條記憶體都是DSL商越科技推出的DDR3L-1600,時序規格為CL11。至於記憶體上的顆粒,皆是由Samsung製造的K4B4G1646D-BYK0顆粒。


若是要再進一步拆下主機板的話,就會破壞機身上的保固貼紙,所以這邊就不建議網友們自己拆卸,以免影響後續的保固權益。卸下機身後蓋之後,可以看到硬碟的擴充插槽是透過一張電路板將一組PCIe插槽轉接成2個SATA傳輸埠。

主機板上的處理器位置,有搭載了一個鋁擠散熱片來加強散熱。

卸下散熱器之後就可以看到這款NAS上所搭載的Intel Celeron N3150處理器。這款處理器是採用14奈米製程,並具備4個處理核心,預設運作時脈為1.6GHz,最高可達到2.08GHz。在這款處理器之中也整合了Intel HD Graphics 繪圖晶片,可支援4K影像輸出以及Intel Quick Sync Video高速同步轉檔技術,提升影像轉檔的作業速度。

主機板上有加裝了一片威剛推出的USB DOM 型號為IUM01-512MFHL,主要用途應該是用來儲存ADM作業系統。

這款USB DOM所搭載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是TOSHIBA推出的TC58NVG2S0FTA00,儲存容量規格為512MB。

威剛推出的IUM01 USB DOM是搭載慧榮科技推出的SM3252Q控制晶片。

網路規格方面,這款NAS上所提供的兩組RJ-45網路傳輸埠都是採用Broadcom推出的BCM57781控制晶片,最高可支援至1 Gigabit傳輸頻寬。

音效規格方面,這款NAS是採用了Realtek推出的ACL887音效晶片,可支援至7.1聲道音效輸出。

在主機板上有加入一顆德州儀器推出的DP139晶片來擴充一組HDMI影音輸出端子。

這款NAS上所提供的兩組SATA傳輸埠,主要是透過一顆asmedia推出的ASM1061控制晶片,將PCIe傳輸埠轉成兩組SATA 6Gb/s傳輸埠。

在機身背後提供的兩組eSATA傳輸埠,都有加入一顆asmedia推出的ASM1466 SATA訊號再生器來提昇傳輸穩定度。

ADM 2.5 Beta作業系統新功能介紹 |
看完這款NAS的硬體規格設計之後,接著就來看一下華芸這次更新的ADM 2.5作業系統吧!從系統的主畫面可以看到,這次的ADM 2.5的介面外觀與操作方式,基本上都跟之前的版本相差不多,大部分的APP應用程式都是採用圖示化的選項設計,並且會直接設置在系統的主畫面上,讓使用者直接點選就可以開啟功能操作畫面。至於跟之前版本比較不同的地方,就是有針對儲存與多媒體應用方面加入了一些新的功能支援,所以關於ADM的一些基本功能設定與操作,由於小編之前在介紹AS5002T NAS的時候,就已經詳細介紹過,這邊就不再重覆介紹,這次就直接來看ADM 2.5裡面所加入的新功能吧!

共用資料夾資源回收桶 |
之前ADM所提供的資源回收桶功能,是以儲存空間為單位,所以在儲存空間裡面所有要被刪除的資料,通通都會先集中在同一個資源回收桶位置,也就是說,一但清空回收桶,裡面所有的資料也會一起被永久刪除。但要是使用者在清空資料夾之後,才發現有資料誤刪,想必就很難再將資料救回來。所以這次ADM 2.5裡面的資源回收桶功能中,便可以支援在每一個共用資料夾都加入資源回收桶功能,也就是說,被刪除資料只會先移動到該檔案共用資料夾的資源回收桶中,這樣在清空回收桶的時候,便只會刪除該共用資料夾的資料,而不會影像到其它資源回收桶內的檔案,減少誤刪檔案的情況。

要在每個共用資料夾開啟資源回收桶功能時,除了要先到偏好設定開啟網路資源回收桶功能之外,接著還要在開啟存取控制頁面的共用資料夾選項。點選需要新增的共用資料夾名稱並進入編輯選項就可以看到啟動網路資源回收桶的選項。不過,個人是覺得這個功能若是可以跟網路資源回收桶設定擺在一起的話,應該會比較直覺一點,不然對於剛接觸ADM系統的使用者來說,要找到這個選項設定似乎不太容易。


iSCSI LUN快照功能下放 |
原本只在企業級產品才有看到的iSCSI LUN快照功能,華芸這次在ADM 2.5系統中的儲存管理員功能中,也有新加入iSCSI LUN快照功能,幫助使用者快速備份與還原網路磁碟機的資料。


在LUN快照選單中,有設置了一個建立選項,可以快速建立新的LUN快照,最多可支援256個快照版本。

之後要還原資料的時候,只要進入LUN快照的管理頁面,並選擇選定需要還原快照版本就可以回復iSCS磁碟內的資料。不過,有個比較麻煩的地方,就是目前在新增快照版本的時候,使用者都必須進入選單內手動建立新快照,若是可以加入自動排程快照的話,應該會更方便一點。

DataSync for Micorsoft OneDrive應用程式 |
這次針對雲端備份功能的部分,有新增了一個叫做DataSync for Micorsoft OneDrive的應用程式,主要功能就如名稱所示,可以用來同步使用者的OneDrive雲端硬碟資料。不過這個軟體目前還只是Beta版本,要晚一點才會有正式版。

實際設定時,要先登入微軟的帳號,並同意這個軟體使用OneDrive的一些權限設定。


確認帳號無誤後,就可以在NAS上建立一個用來儲存OneDrive空間的資料夾。

同步資料夾時,可以設定超過多大的檔案或是哪些類型的檔案不要同步到NAS上。

在同步設定中,也可以選擇雙向或是單向的同步方式。

設定完成後,在軟體的主畫面上就可以直接查看目前雲端空間的同步狀況以及剩餘空間。

Hyper-Transcoding轉檔技術 |
多媒體應用方面,華芸所提供的LooksGood應用程式中,主要有電視錄影、多媒體總管以及多媒體轉檔功能,而這次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針對轉檔的部分,有加入了Hyper-Transcoding轉檔技術,可以支援Intel CPU的硬體加速功能。所以只要是搭載Intel CPU的NAS機種,在透過LooksGood軟體來轉檔時,便能夠大幅縮短轉檔作業的時間。

進入轉檔操作頁面時,直接點一下軟體上方的加入選項就可以選擇整個資料夾或是單一影片檔案來執行轉檔作業。

確認檔案之後,可以讓使用者自己選擇要將影片轉成哪個解析度規格,或者也可以一次選擇多個不同解析度。


另外,在軟體的偏好設定裡面,也有提供排程轉檔的功能,讓使用者可以自訂時間來執行轉檔作業,以免因為轉檔作業佔用過多硬體資源而影響到其它的功能操作。

實際選擇一個片長約2小時,檔案大小約9.8GB的1080P影片檔案透過LooksGood軟體轉成720P檔案時,大約需要耗費35~40分鐘的時間。

在執行轉檔作業時,處理器使用率大約會達到40%左右,而系統內建的4GB記憶體使用率也大約會提昇至20%左右。


當檔案實際轉成720P後,檔案大小也大約減少了一半以上,只剩下3.91GB。若是轉成480P解析度的話,檔案大小則會縮減至2.26GB。

AiCast app應用程式 |
行動裝置應用方面,除了幾個之前就有提供的APP應用程式之外,這次還有新增了一個叫做AiCast的APP應用程式。主要功能是可以讓行動裝置透過網路連線來控制NAS上的Kodi或是XBMC應用程式。而且除了可以透過區域網路連結之外,使用者也可以透過Cloud ID從遠端網路環境連回NAS控制應用程式。連線到NAS後,選單上就看到電影、音樂、影片或是圖片之類的分類選項。


實際使用時,必須要先在Kodi或是XBMC應用程式設定好資料夾路徑之後,在APP上的分類裡面才會看到檔案列表。接著直接點選檔案就可以開始播放影片。


在AiCast軟體上提供的播放介面,不僅可以直接控制影片的音量、時間軸或是字幕選擇,甚至還有支援播放速度設定功能。


AiCast軟體基本上只有在使用HDMI輸出的時候才會用到,實際用起來感覺就像是個華麗版的多媒體遙控器,操作流暢度比自家的AiRemote好一點,

AiVideos app應用程式 |
華芸在行動裝置平台上,也有提供了一個叫做AiVideos的影音軟體,可以將NAS上的影音檔案串流播放到行動裝置上,並可支援即時轉檔串流,能夠將原本是Full HD解析度的檔案,即時轉檔為720P或是480P的解析度格式串流至行動裝置上,減少所需的網路流量,讓行動裝置可以更流暢播放影片。實際使用時,NAS上必須要先安裝LooksGood才能夠使用AiVideos APP應用程式。


在檔案的設定選單中有個解析度的選項,點開之後就可以直接選擇要即時轉檔的解析度規格。


不過,在實際播放影片時,若是改變影像解析度的話,就會沒辦法快轉,而且原本的字幕檔案也沒辦法掛上。實際詢問原廠之後,是說這個問題之後會進行修正,新版本出來應該就可以解決。

傳輸效能與耗電量測試 |
看完軟硬體的介紹之後,最後還是要來實際測試一下這款NAS的傳輸效能以及耗電量表現。測試傳輸效能時,搭配的硬碟是兩顆Seagate推出的NAS HDD 4TB硬碟,並採用RAID 1磁碟陣列模式來進行測試。實際測試時,主要是透過FastCopy軟體來測試容量大小都是16GB左右的相片資料夾和單一壓縮檔,從NAS傳輸至PC以及從PC傳輸至NAS時的實際效能表現。底下是這次電腦端的硬體零組件清單,先給網友們做個參考。
處理器:Intel Core i7-6700K
主機板:技嘉GA-Z170X Gaming 7
硬碟機:PLEXTOR M6e 512GB固態硬碟
記憶體:金士頓DDR4-3000 4GBx4
電源供應器:技嘉ODIN 120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64位元專業版
傳輸效能測試 |
單一大檔傳輸測試
實際使用FastCopy軟體選取檔案大小約16.7GB的單一壓縮檔從電腦端傳輸至NAS時,傳輸速度大約可以達到109.53MB/s左右,傳輸時間約耗費156.36秒左右。一樣使用FastCopy軟體選取同一個檔案大小的單一壓縮檔從NAS傳輸至電腦端時,傳輸速度大約是109.82MB/s左右,傳輸時間約耗費155.95秒左右。


多檔案資料夾傳輸測試
實際使用FastCopy軟體選取一個檔案數量1464個,總容量約17.8GB的資料夾從電腦端傳輸至NAS時,傳輸速度大約是105.12MB/s左右,傳輸時間約耗費158.55秒左右。一樣使用FastCopy軟體並選取同一個資料夾從NAS傳輸至電腦端時,傳輸速度大約是83.02MB/s左右,傳輸時間約耗費200.75秒左右。


耗電量測試 |
當系統在待機狀態時,這款NAS的總耗電量大約是19瓦左右。

實際播放4K影片時,NAS的總耗電量大約是27瓦。

當NAS在執行影片轉檔作業時,處理器使用率大約是40%,總耗電量大約是25瓦左右。

試用總結
從效能測試方面來看,這款NAS在RAID 1的讀寫測試中,傳輸效能大約都可達到100MB/s左右,效能還算不錯。而且這次NSA在耗電量表現方面,即便是播放4K影片或是執行影像轉檔作業,耗電量大約都可以控制在30瓦以內,比起過去的機種,耗電量表現確實有提昇一些。
至於多媒體應用的部分,當NAS是在HDMI輸出的模式使用時,直接利用NAS的KODI套件來播放4K影像時,由於新款處理器的4K硬解功能加持,流暢度表現還不錯,而且也能夠支援字幕掛載。不過,若是使用LooksGood來播放影片時,由於內建的ASPlayer是利用透過VLC外掛來支援,所以播放4K的時候,似乎沒有辦法開啟硬解選項,延遲感很明顯,而且外掛字幕只能夠支援UTF-8字型,算是比較麻煩的一點。而且針對行動裝置所提供的即時轉檔串流功能,雖然是可以減少傳輸流量,但在實際播放影片是,卻沒辦法快轉播放以及掛載原來的字幕,實際用起來並不是那麼方便,看來期待新版APP能夠有所改善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