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台ONNTO DataTale 4Bays Disk system(底下簡稱DataTale 4)是國內一家通過ISO9001認證的專業外接盒製造商ONNTO所推出的最新旗艦產品,onnto這個品牌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是卻設計出很多膾炙人口的商品,只是掛著不同的品牌在市面上行銷,而這次艾維斯給美童測試的DataTale 4更是onnto嘗試跨足自有品牌行銷的開山力作,所以特別在外觀包裝上下了許多功夫。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買東西最重要的是產品,而不是包裝。包裝在妳開封後就會丟掉,哪有什麼了不起?其實不然,如果一個產品沒有好的包裝,我們怎麼會在充斥著各式商品的展示架上,選擇到他呢?一個好的商品可能會因為不起眼或是設計不良的包裝而滯銷。怎麼能說包裝不重要呢?在開箱之前,仔細端倪這台磁碟陣列的包裝,正面除了斗大的新版熊貓眼imac隱隱透露出與mac的淵源之外,還詳細的列出這台機器的規格與性能比較,打開外蓋,內容物井然有序的擺放在其中,最先吸引到目光的是機器外面還包著一個黑色的保護袋,把機器從外盒裡面取出後,才赫然發現這個保護袋還有提把,可以讓使用者用這個提袋平穩的把外接盒帶著走。

雖然現實中真的會這樣冒險提著外接盒外出的人應該不多,不過還是蠻佩服廠商的巧思,為原本應該平凡無奇的包裝袋,增添了幾許趣味。除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包裝外,這台ONNTO的旗艦機種的各項配件也非常齊全,雪白的USB,FW400,FW800,eSATA等線材,搭配連同樣雪白的變壓器與主機的外觀非常的協調。

輕輕推開機器的頂蓋,可以發現裡面有四個抽把,只要把這四個可以伸縮的抽把鎖在SATA硬碟上,馬上就可以提供高階產品才有的熱抽換的功能。

此外DataTale 4底部兩顆低轉速風扇,也提供了低噪音高效能的散熱機制,可以大幅降低因為高溫對硬碟的傷害,除了外觀之外這台機器最讓人矚目的是提供了同價位少見的多樣RAID資料保全功能,除了常見的RAID 0,1,0+1之外,還有更高級的RAID5 與RAID5+HOT SPARE 。

為了讓大家對這台機器的功能有更深的了解,美童就先花一點時間解釋什麼是RAID?各種RAID功能又提供了什麼樣的資料保全能力。RAID是英文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縮寫,中文一般叫做磁碟
陣列,磁碟陣列的基本概念是把很多的小容量的硬碟結合起來變成一個更大容量的硬碟。而各種不同的RAID的功能又提供了更快的速度,或是更安全的資料保存等功能。一般來說常見的RAID功能包含了下面幾種組合:
JBOD (Just a Bunch Of Disks)
就是讓多顆容量小的硬碟結合起來變成一個大硬碟,資料由第一顆開始記錄,依序寫下去,沒有任何資料保全功能,速度也與單一棵硬碟相仿。
RAID 0 (STRIPPING)
將多顆相同容量的硬碟結合成一個大容量的硬碟,但是與JBOD不同的事在存放資料的時候,RAID 0控制器會把資料分成等份讓各硬碟分頭寫入,所以速度會明顯的提升,是所有RAID層級裡存取速度最快的一種模式,不
過RAID 0跟JBOD一樣並沒有任何資料保全的功能。
RAID 1(Mirror)
RAID 1又叫映射(Mirror)是專門為兩顆硬碟而設計的,大小可不同,但是另一顆硬碟僅會使用到與最小硬碟容量相同的大小,有效容量即等於最小硬碟容量。,兩顆硬碟彼此映射,資料內容完全一樣,任一棵硬碟壞掉,
都可以馬上用另外一棵硬碟替代,所以是所有RAID裡面最安全,也最沒有效率的一種,因為他的空間耗損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
RAID 0+1
由於RAID1映射功能是為了兩顆硬碟而設計的,所以如果有偶數顆以上的硬碟想要提高容量又要絕對的資料安全,這時就需要RAID 0+1,他與RAID1 一樣會犧牲掉一半的容量但是可以獲得較高的資料安全,
又提供了RAID 0可以讓容量變大的好處,由於具備了兩者的功能所以稱為RAID 0+1,不過想要使用RAID 0+1的功能最少要有四顆硬碟。
RAID 5
RAID 5是一種兼顧性能,安全與成本的一種儲存方案,組成數目必須要三顆以上,容量大小也必須相同,有效容量即等於單顆硬碟容量×(硬碟數目-1)。RAID5讀寫時是同時對陣列內所有硬碟進行,並以XOR運算得出Parity數值,依階梯
狀排列平均分散於各顆硬碟上,做為Rebuild時的數值依據(從RAID4改良而來,其Parity數值集中存放於單一顆硬碟,容易造成效能瓶頸及該顆硬碟的損壞)。RAID5的讀寫效能部份:隨機讀出效能佳,甚至有時比RAID0佳。隨機寫入效能差,
受限於XOR運算的效能。循序讀寫效能部份還表現還算好。XOR運算部份為RAID5的運作核心,可以允許整個磁碟系統損壞任一顆硬碟,而不會有資料流失的情形,而且在硬碟損毀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存取,只是效能會比較差,而且只要將損
壞的硬碟更新後,經過XOR演算法,就可以把損毀的資料重新計算回來(REBUILD),所以硬體的RAID 5需要比其他RAID層級更複雜的資料運算,通常需要一個專門的資料處理器來處理XOR這個部分的運算。
RAID 5+HOT SPARE
RAID5+熱備援功能,這是一個在RAID 5的架構下,預留一顆平常不使用的硬碟,當RAID發生硬碟損壞的時候,可以馬上替補上去,確保資料的可靠度,其有效容量即等於單顆硬碟容量×(硬碟數目-2)。
DataTale4 為何可以在不大幅提高購買成本下提供如此豐富的RAID 功能?主要的原因是他採用了牛津半導體於08年推出的最新高整合晶片OXUFS936QSE,這棵內含一顆ARM7 CPU的整合晶片,除了提供4個SATA硬碟通道與豐富的連接介面外,還內建了少見的RAID 5 XOR引擎,可以提供硬體的RAID 5加速功能,也因為有了這個晶片的加持,所以DataTale4才能以一萬出頭的價格提供如此豐富多樣的功能。

講了這麼多,到底DataTale4的性能表現如何呢?由於,DataTale4 訴求的是
RAID5功能,所以美童就以RAID5 為主要測試項目,底下是這次的測試數據
測試主機: APPLE MacBookPro 2.2G 4GB RAM 500G 5400rpm SATA HDD OSX 10.5.6
測試外接碟:ONNTO DataTale 4Bays Disk system 內建 WD Caviar® Green 750G SATA 7.2K 16MB cache
HDD*4 RAID 5 Mode 總容量 2TB。
eSATA卡:onnto T-EC2R eSATA express card。
測試軟體:Intech Speedtools Test Suite-- QuickBench 4.0 Universal version.
(一)持續讀取測試
這個測試是利用100MB的資料持續讀取十次所得到的平均測試值。

(二)持續寫入測試
這個測試是連續在硬碟裡寫入100MB的資料十次所得到的平均測試值。

(三)隨機讀取測試
這個測試是隨機讀取硬碟上64K到1024K的資料十次所得到的平均測試值。

(四)隨機寫入測試
這個測試是隨機寫入硬碟上64K到1024K的資料十次所得到的平均測試值。

看完以上的測試數據後,大家應該可以毫無疑問的發現eSATA的效能是比FW800,FW400還有USB來的好,但是為什麼DataTale4隨機讀取與寫入的時候的表現會比持續寫入的差這麼多呢?因為RAID 5的架構需要XOR引擎演算過後才會寫入,所以不利於小檔案的隨機存取,在加上牛津半導體的這顆晶片解決方案並沒有配上快取記憶體來加速,所以在這種小檔案的存取就會比較吃虧,但是只要單一檔案超過1MB以上,RAID 5的效能就可以表現出來,所以用DataTale4來當做照片,影片與音樂的備份,或是拿來影像剪接,應該都有不錯的表現,最後在這一個多月的測試,美童每天搬運大量資料進出,DataTale4並沒有發生磁碟陣列最害怕的VOLUME CRASH的問題,DataTale4的完成度應該有水準之上的表現,如果有再找尋外接磁碟陣列的朋友,可以參考DataTale4,他應該不會讓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