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定要有另一顆單硬碟來備份資料
我自己就有用以前的IDE硬碟
因為都只有200G
所以買了張RAID卡來四顆200G陣列成一顆800G
照上面的仁兄所說
這壞掉的風險是單碟的8倍
有一次發現其中一顆在答答叫而且陣列硬碟找不到了
心想這下完了
800G的資料瞬間成泡影啦...
後來發現還好只是電源線鬆掉了
重新接緊又好了
但其實我在93年就開始用RAID 0
當時SATA硬碟剛出
就買了一張支援SATA陣列的主機板
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出問題就是了
應該是運氣不錯沒碰到壞碟
不過論陣列後的效能
其實這和陣列卡的晶片有很大的關係
一般在主機板上附的或是幾百元到1000~2000元的RAID卡
效能都不會太高
可能1+1大概是1.2~1.3
單顆7200RPM的SATA II硬碟大約是80MB/S
用兩顆在主機板的陣列RAID 0
大約是100MB/S上下
也有人用10000RPM的硬碟在RAID 0上是270MB/S

及兩顆高檔的SSD在RAID 0上是450MB/S

不過那張RAID卡快30張小朋友

和一般人用主機板上的RAID差很多的
有多少人會去強烈追求硬碟的速度呢??
擁抱未來的數位國度去
我系統碟不考慮只用單個硬碟
現在硬碟跟之前比較起來..便宜的不像話
我目前是用 ST35000320AS X 2 平均傳輸可以到每秒 180~190M/S 左右
有試過 500G X 3 平均傳輸可以破每秒 250M/S ,
以效能及安全來說 500X2是比較好的組合.
測試環境
CPU - E6750
RAM - 4G
主機版 - GA-P35C
RAID 晶片 - GA的RAID
WD200G X 2

WD 320G X 1

ST35000320AS - SATA-1 模式 X 1

ST35000320AS - SATA-2 模式 X 1

在動物機上的500G
CPU - AMD 4000+
RAM - 4G
主機版 GA-790
系統碟
WD500G-00

資料碟
WD500G-22Y

我的玩具
Canon 1D Mark2
Sony Vaio
Dopod 818pro@wm6
有回覆留言時,麻煩回一份 到 私人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