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說硬體 RAID 確實比軟體 RAID 穩定,而且裝設也比較不麻煩 (只是要吃錢而已...)。
但我想最重要的事情是:RAID 不能取代備份軟體系統,特別是可離線的備份系統。真的要確保資料安全,定時自動執行而可以定期抽換的備份軟體還是不可或缺的。RAID1 只能 (大致上) 在一顆硬碟壞掉的狀況下保護你的資料,不能防病毒、誤刪檔案、系統錯誤之類的問題--即使有了 RAID1/RAID5 之類的,你的全部資料還是可能在一夕之間消失。
我現在的做法是 RAID1 + Vista Shadow Copy + TrueImage (每天半夜執行,如果你的電腦不是一直開機,可以設定為開機時或關機前執行) + 可抽換的備份專用硬碟。不過如果讓我重頭來過,也許我會跳過硬體 RAID 的部分,改把省下來的錢買備份用硬碟。
參考參考。
資料的備份時程
資料的重要性
備份的速度
回復的方便性及效能
不勝枚舉...
在主機的承受度夠大時 (power 夠大夠穩)
最經濟的方式是用系統的軟體 raid
接二個硬碟上去~用系統去同步~這樣最省~內接的效能也比較好~
如果還有一點預算~可以買內接的硬體 raid 卡~如果只做 0 or 1~是不會很貴的
如果要做到 raid 5~就要五張小朋友以上了~
另外~如果考慮到用外接的方式~選擇上就更多了
如果是單機~就直接考慮外接的硬碟盒~陣列盒~
如果有網路環境~可以考慮用 NAS ~應用層面更廣~穩定度也比較理想~
但是各種應用都有不同的風險及效益~在規劃之前要先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才不會花冤枉錢!!
資訊分享是快樂的~
謝謝所有分享資訊的大大
by Kent ^-^
ks.chuang wrote:
有關資料安全性的問題...(恕刪)
有電池的Raid Card通常都會有把Config從HDD Copy回來的選項,HP,IBM的都有...
只要不亂搞,資料是不會不見的
沒電池的Raid Card,建議你要把Raid Card的Config記好...
通常是把Raid Card的Config設定回去就ok..
但是如果有的Raid Card在建立Raid時會Format HDD..那就先拿新的同型號HDD先給他Format後再把原本有資料的HDD裝上去就好,資料一樣會讀出來...
至於硬碟櫃..那是沒差的...可以把硬碟櫃想成是內建RAID的外接式硬碟...
只要RAID Card型號一樣,把資料救回來的機會就大很多
至於把硬碟拿去直讀會不會讀出來這件事情...
Raid 0 & Raid 5的就別想了...
Raid 1勉強可以考慮試試看...
当然限制也是有的,我的主板最多可以接6个SATA设备,不知道是否能跟外插的SATA卡联用。另外可能需要更换机箱+电源,我的机箱只能装3个硬盘,空间也太拥挤担心散热不良,害得我有加装了一个大风扇但也增加了噪音。
最后做RAID之前要想好原始数据备份的问题,我原来有数百G的东西本来想备份到光盘,结果用NERO一看需要数十张光盘+数十小时时间,几乎无法容忍。之后又想办法把其中一些重要的备份到其它硬盘,结果却遇上VISTA复制文件的BUG,当复制有数千个小文件时经常出现“内存不足”提示,造成复制失败,几次下来连已经复制了什么自己都不记得了。最终只备份了几十G的关键数据,还是有大量数据放弃备份了,应该算是不小的损失。不过相信做了阵列后短期内不会再为存储系统折腾了,一切都是值得的。
skyforce wrote:
還有什麼可能造成磁碟讀不到的原因嗎?
很明顯是硬體的問題,在RAID控制卡裡會有一個記憶磁區(用軟體做也有)用來記錄RAID系統的設定為什麼RAID系統可以將多顆硬碟視為一顆硬碟這個設定資料就是關鍵就像身份證一樣說明了我是磁碟1..2...3我目前屬於哪張RAID卡上的RAID0、1、2...5系統中的一員我負責什麼角色,這個設定資料一旦遺失這個RAID就算散了所以一般來講這個設定資料會放在兩個地方RAID卡上一份磁區上一份所以前面wst2080大說他更換損壞的RAID卡時會做 RAIDCopy Configuration from drive就是COPY一份設定檔到新的RAID上。
再說為什麼有些人的RAID1單獨拔起一顆硬碟有的可以讀到資料有的不能讀到資料這是廠商對RAID1設計問題,一種是電腦只負責對介面卡做溝通後面的硬碟只做儲存體在RAID建立完後硬碟只會認為我是這個RAID的一部份其他一概不是這樣當這個RAID散掉的時候硬碟也沒辦法單獨使用。
另一種RAID1的作法就不一樣,廠商會想既然RAID1是讓兩個硬碟一模一樣那幹嘛那麼麻煩那只要RAID卡變成COPY卡就好了電腦直接對第一顆硬碟做存取再將所有動作COPY一次在第二顆硬碟上這樣就是MIRROR了所以如果這個RAID散了硬碟接到機器上一樣可以讀取因為這個硬碟一直以來都是讓電直接存取的他還是他沒變。
那這兩種的差異在哪呢?主要就在寫入的時間差第一種是真正的同步寫入電腦訊號來就同時進入兩個磁碟沒有寫入延遲的狀況第二種因為是先存取第一磁碟再複製到第二磁碟所以不是真的同步寫入會有寫入延遲的時間差雖然也是很短的時間但是在大型企業因這些微小的延遲時間造成的資料不完全那損失可能就是億來億去了


以上兩種作法軟硬體都可以做到所以不去分哪個是硬體RAID那個是軟體RAID只是大部分高階的硬體RAID是用第一種而大部分中低階RAID卡、主機板內建RAID與軟體RAID是用第二種。
以上是以RAID1來討論寫很亂大家傷眼看看就好有錯誤請指正

敗與不敗之間
jaychen wrote:
近日正在搜尋備份解決...(恕刪)
小弟跟大大也遇到一樣的問題
想要完整的備份 又要顧及 $$
小弟去黃色鬼屋買兩顆Maxtor 500G外接式硬碟 (一顆不到四張小朋友 外加五期分期無利息 讚!)
將所有的資料存到第一顆
然後再用True Image將第一顆的資料備份到第二顆硬碟裡
小弟目前的作法如下
平時變動的資料都存到第一顆硬碟裡面
然後每星期日在備份到第二顆硬碟上 (這顆硬碟只有星期日才會插電開機)
這樣的方法小弟覺得不錯
可以考慮看看
PS: 小弟之前買威聯通的NAS作Raid1來存資料 , 不過有一天開機忽然Raid的記錄不見了 ,
害我花近50個小時在救資料 , 從此對Raid卡非常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