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h_haohung wrote:
1. 你一開始說 台灣第四台壟斷, 我回答你根本沒有壟斷問題, 政府早就開放跨區了, 是業者自己不想跨區的啊, 理由:不划算, 殺頭生意有人做, 賠錢生意沒人做
有線電視殺到見骨 大豐董座大嘆不如賣冰
2017/10/14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539 期 作者:陳彥淳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之前開放有線電視跨區經營,雖為有線電視業者帶來新的市場商機,但由於各家商品差異性並不明顯,跨區經營也帶來削價競爭,而且是刀刀見骨,讓業者大喊吃不消。
過去有線電視收視費一般是每月平均500元、每年約6000元左右;但去年不少業者打出全年1500元的流血價,激戰區甚至出現每月75至125元的超低價格,大家只想賠本搶客戶;大豐有線電視去年就因此全年首度出現稅後淨利虧損1.86億元、每股虧損1.25元的慘況。
今年有線電視價格戰退燒,大豐終於轉虧為盈,但董事長戴永輝想到去年激烈戰況仍心有餘悸。他說之前到微風廣場,因為很愛吃哈根達斯(Häagen-Dazs)冰淇淋,花了180元買了一杯;吃著突然想到,有線電視每月向客戶收取月費約120元,竟比他花3分鐘吃完的冰淇淋還便宜,當下萌生「明天不如就賣掉大豐」的想法。
雖然是開玩笑,但有線電視竟淪落到「每月收費竟不如一杯冰淇淋價格」的窘境,難怪讓戴永輝大嘆,不如去賣冰算了!
每月平均500元 > 125元,降幅約3成還有利潤,除非是雜誌跟董事長亂寫,不然這餅還蠻大的。
jeel54321 wrote:
第四台的壟斷不是只有經營地區範圍,還有頻道的壟斷。
當初蘋果新聞也是無法上架,就自己搞了網樂通的電視盒子,最後還是不支倒閉。我抽屜裡就還有個網樂通的盒子當紀念品,可惜不是裝 android 系統。
後來蘋果是賣給年代集團,在三立幫助下,壹新聞才有辦法在第四台拿到一個頻道。
商人為了各方利益 一定想盡辦法去圍堵的....
為什麼 一定要在有線電視的頻道上架呢? 為什麼不在中華電信MOD(IPTV)的頻道上架呢?
現在又有了付費頻道的OTT, 也可以在OTT的頻道上架啊
現在是各方資源和選擇 那麼多資源和選擇可以上架 為什麼一定要偏愛 有線電視的頻道呢?
不需要為自己看盜版第四台直播的行為合理化, 太矯情了
甚麼因為第四台太貴, MOD太貴
結果付費OTT(便宜了很多) 或是 付費的APP 可以看合法第四台直播的 也很少人付錢付得下去 這就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