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tech 羅技 Revolution 後繼新作 Mouse MX 新滑鼠登場

真脆瓜 wrote:
呃...有人真的有裝 setpoint嗎?

我都沒有耶...

對我來說,只要有左,右,中,然後上一頁,下一頁就可以了....



我有裝耶,雖然我很討厭 setpoint 難看又不是很好用的介面
不過我有四支羅技滑鼠,常常輪流用
有裝setpoint的話,滑鼠插上去就能直接針對每一支滑鼠設定
包括按鍵、速度都是分開設定,這點倒是蠻方便的

而且像 MX518、VX Revolution 這類按鍵比較多的滑鼠
如果沒有 setpoint 自訂按鍵功能的話,滑鼠功能等於廢了大半啊!
堅持了很久的部落格 https://what30.qoding.us
我的MX-Revolution 剛好出現左鍵連點了

保固內 不知道甚麼時候送 可以換新的系列回來
保固內換新品固然好, 但一隻滑鼠五年保固的時間內, 還不滿三年就壞三次, 這就令人生氣了

手上的 MX620 左鍵連點問題還在跟左岸客服小姐周旋中 ..
minchao wrote:
保固內換新品固然好,...(恕刪)

看來我跳槽微軟的做法對了~~
微軟維修不囉嗦...直接換新品
才花我一個禮拜的時間就到了~~
羅技改這樣的維修真的是很豬腦!!
期待趕快上市
搞不好等促銷活動完
就會發表了
doncarlo wrote:
大家真的都那麼期待 Performance Mouse MX 嗎? 少了 Smartshift ...(恕刪)


performance mx 和 anywhere mx 兩支看國外review, 都沒有smartshift,

anywhere mx 是按滾輪切換freewheel mode and click mode, 滑鼠中鍵預設為滾輪後方那個 "隱藏式" 的按鍵,
(因為這個鍵還真不太好按), 此鍵應該是預設給不常按的鍵, 個人覺得用來切換滾輪模式是不錯的選擇,
看review寫著performance mx是用此"隱藏"鍵切換滾輪模式,
而且下壓滾輪時不再像MX-R那般硬, 這樣當滑鼠中鍵或其他快捷鍵也方便許多.

只是為什麼anywhere mx和performance mx兩種情況會顛倒呢?
(還是我沒把review看清楚!? )

另外一問, 現在有smartshift的microgear滾輪是哪些滑鼠?
我只知道MX-R有smartshift, VX-R和其他就不清楚了.

少了一些新穎的功能加進滑鼠裡, 還真讓人難以認定這是下一代的MX滑鼠,
尤其是經過了幾年以後.
還好有把可以吃單一顆電池就運作的功能放進來,
以現在足夠長的續航力而言, 我就會考慮放一顆來降低滑鼠重量, 以減輕手部的負擔.

(ps. 為什麼不是叫anywhere vx?)
Alesxavier wrote:
performance mx 和 anywhere mx 兩支看國外review, 都沒有smartshift,

anywhere mx 是按滾輪切換freewheel mode and click mode, 滑鼠中鍵預設為滾輪後方那個 "隱藏式" 的按鍵,
(因為這個鍵還真不太好按), 此鍵應該是預設給不常按的鍵, 個人覺得用來切換滾輪模式是不錯的選擇,
看review寫著performance mx是用此"隱藏"鍵切換滾輪模式,
而且下壓滾輪時不再像MX-R那般硬, 這樣當滑鼠中鍵或其他快捷鍵也方便許多.

只是為什麼anywhere mx和performance mx兩種情況會顛倒呢?
(還是我沒把review看清楚!? XD)

另外一問, 現在有smartshift的microgear滾輪是哪些滑鼠?
我只知道MX-R有smartshift, VX-R和其他就不清楚了.

少了一些新穎的功能加進滑鼠裡, 還真讓人難以認定這是下一代的MX滑鼠,
尤其是經過了幾年以後.
還好有把可以吃單一顆電池就運作的功能放進來,
以現在足夠長的續航力而言, 我就會考慮放一顆來降低滑鼠重量, 以減輕手部的負擔.

(ps. 為什麼不是叫anywhere vx?)(恕刪)


羅技的滑鼠從去年出的v550 nano, mx1100, nx80開始 在金屬滾輪上分成兩派
較大的金屬滾輪 機構設計的原理是用滾輪後方的按鈕切換 目前市面上這類的產品有:mx1100,m500,g500,Performance MX (側向滾輪有使用壓力感測 下方會說明), M705

較小的金屬滾輪 機構設計的原理是"按"滾輪本身來切換 所以常使用中鍵的使用者 只能設定滾輪後方的按鈕為中鍵來取代 目前市面上這類的產品有: RX1500, NX80, Anywhere MX, Vx nano

再往前走 上一代具有hyper-scrolling的金屬滾輪 大多為使用底部按鈕切換
包含大金屬滾輪MX620, VX revolution 小金屬滾輪: G9

另外 有smartshift功能的 金屬滾輪只有MX Revolution.
而現在的大金屬滾輪已經相當make sense了 使用者可以看使用的狀況自行切換使用模式
(不需翻到滑鼠的底部切換) 而手感也不錯了 (中鍵還是比較重一些 但也還ok)

最後 稍微說明Performance MX 與 Anywhere MX新增的功能
Performance MX:
1.可於玻璃上使用
(國外論壇很多人稱讚這點 還說可以在地毯等柔軟的地方使用 有些人會質疑玻璃上可以使用不是XXX就可以了嗎 實際上 過去的光學鼠 雷射鼠都還做不到 只有球鼠才可以
很多使用者"誤"以為可以是因為 玻璃太薄 太髒 是毛玻璃
或是薄玻璃下方還有其他可供反射的面)

2.Nano receiver with unifying tech. (可同時接六個羅季的無線產品 但僅限於支援unifying的產品 目前滑鼠有三隻 鍵盤有兩個 還沒湊滿六個......)

3.使用AA電池+滑鼠前端可使用micro usb線充電 充電線購買的時候就有送 也可以邊充電邊使用)

4.舒適的握感

5.Tilt Left/Right的功能採用壓力感測式 看橫向的長文件可以重壓 則會橫向移動的很快
看普通長度的文件就不需要了
(這點是其他金屬大滾輪滑鼠沒有的 不過個人不太習慣其手感 會沒有按到switch的fu...)


Anyformance MX:

1.可於玻璃上使用

2.Nano receiver with unifying tech.

3.使用AA電池 (可以上膛兩發 不過一發也可以做動)

4.較佳的移動性 (原廠有送滑鼠袋 有點誠意)

5.開關電源的方式使用滑軌式 類似滑蓋手機的手感 還挺好推的 ...

以上供大家參考
希望能幫助大家更了解有hyper-scrolling功能滾輪的這些滑鼠



inpack wrote:
羅技的滑鼠從去年出的...
另外 有smartshift功能的 金屬滾輪只有MX Revolution.
而現在的大金屬滾輪已經相當make sense了 使用者可以看使用的狀況自行切換使用模式
(不需翻到滑鼠的底部切換) 而手感也不錯了 (中鍵還是比較重一些 但也還ok)...
...
1.可於玻璃上使用
(國外論壇很多人稱讚這點 還說可以在地毯等柔軟的地方使用...(恕刪)


感謝對Hyper-fast scrolling滾輪的介紹.

我有看到國外有人寫說Performance MX的滾輪本身下壓觸感比MX Revolution輕一些,
而smartshift功能帶來的副作用之一是下壓滾輪本身有時會難以判定到底是要切換滾輪模式還是要按滑鼠中鍵, 不知是否大家用MX Revolution有這困擾?
但我同意像Performance MX這樣的大金屬滾輪的處理方式是比較make sense的.

另外, 可以"在地毯等柔軟的地方使用", 看來床上應該是可以輕鬆用, 這樣是否可以放在大腿上用(無論穿長褲或短褲)?
因為有時候就是坐離桌子有段距離, 只用滑鼠操控螢幕(足夠的自訂義鍵就很有用了), 這樣就會想把滑鼠放在大腿上用, 可是常常不能如願(尤其是穿短褲時).
我還是覺得 Smartshift 好用。對常要在長文件中工作的人來說,Smartshift 讓你不必切來切去,就可以同時享受一般模式和飛輪模式的好處,實在方便太多了。可惜看來 Logitech 準備放棄 Smartshift 了。

至於 MX Rev. 中鍵位置不理想 (不論是用滾輪還是滾輪後方的按鍵當中鍵) 的問題,我一向是改用 thumbwheel 代替。只要用 uberoption, thumbwheel 的三種按法 (往前推、往後推及下壓) 可以分開設定功能,我都是把下壓 (或者該說是側壓) thumbwheel 設成中鍵用,往前、往後推則設成 Zoom In/Out, 至今十分滿意。

最不滿意的還是電池和充電器,其次是側邊兩個按鍵的位置。這兩點新的 performance mx 倒是都有改進。
doncarlo wrote:
我還是覺得 Smartshift 好用。...(恕刪)


抱歉, 我沒寫清楚讓你覺得我認為smartshift不好用...

我是支持smartshift放進新一代MX滑鼠裡的,
smartshift我看過的負面評價也就前面我提到的誤判而已, 倒是thumb wheel負評就多一些, 像是拇指會卡到, 不夠好用(自定義也不夠), thumb wheel附近易磨損等,
但我還是認為thumb wheel不失為一個有趣且新穎的功能, 有沒有保留到新一代, 我較不在意.

另外, 有個新技術可能沒放進Performance Mouse MX and Anywhere Mouse MX
那就是 "3年電池壽命技術"
如果有用應該會提到吧, 我懷疑這是市場導向的產品區隔.

這個技術已經在下列產品出現了
Logitech Marathon Mouse M705
Wireless Keyboard K350
Wireless Keyboard K340

之前印象中看過logitech號稱最長壽命的滑鼠是V550 Nano 18個月,
但它要一次用兩個3號電池, 不能只用一個, 上面的M705可以只用一顆3號就會動喔,
已經看到有人發M705 and K340的開箱文了, 台灣也可以買到了,
怎麼還沒開賣Performance Mouse MX and Anywhere Mouse MX.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