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資料
價錢:兩隻滑鼠都在台幣300-400元間
大小:618C>618mini(本人手腕到中指末端為18.5cm)
材質:618C塑膠(滑,不好抓握)、618mini亮面塑膠(閃,但不滑)
重量:都95-100上下,差異不大,但618C重心比較高
618C本體和抓握示意



618mini本體和抓握示意



先講結論
1.桌面要夠大:
直立式滑鼠跟一般滑鼠操作上最大的不同就是靠在桌上的部位,傳統滑鼠因為大小適中或偏小,操作習慣會只用手腕或手掌下緣靠在桌上,如此一來可以取得最大的靈活度和操作便利性,但也因此造成長期使用會使手腕緊繃和壓迫。直立滑鼠透過調整抓握角度降低手腕壓力,而且會變成用小指側緣靠在桌上,另外因為角度轉換,整體操作會偏向改用手臂來進行,最放鬆的方式就是要讓整隻前臂都能夠靠在桌上,操作靈活性上當然低於傳統滑鼠,但感受上不會影響辦公而且確實可以改善手腕不適感。
2.大小要挑對:
618C網頁簡介建議手腕到中指末端>18cm就適用,但實際抓握發現還是無法一手掌握,尤其他的4、5鍵是靠下,要按就一定要調整手勢,就算為了將就改成淺握,也只能按到第4鍵,第5鍵還是按不到;相較之下,買給老婆用的618mini雖然略小,但小一點其實不太影響按鍵使用就手性,而且618mini的4、5鍵是靠上,大拇指使用較便利,不會覺得憋手。
3.材質要挑對:
618C的塑膠會滑,再加上滑鼠略大、配重重心又偏高,其實要花額外的抓握力量控制滑鼠增加手腕負擔,所以有在考慮直立式滑鼠的人,也要記得去關注材質和配重。相較之下,618mini不會滑、大小略小,但配重明顯比較穩定,而且和滑鼠接觸面是全平面(但618C則類似葫蘆狀,靠滑鼠面反而有一點收窄),使用上比較正常,所以個人感受,如果買不到合手的,直立鼠寧願買小不買大。
另外前一陣子因為工作調整,有移動辦公和做excel資料整理需求,所以先入手小米靜音滑鼠,我個人覺得非常對得起365元的價位,有USB和藍芽兩種連線方式,PC和NB切換也很方便;後來在618檔期,Line導購入手anywhere 2s(扼腕,近期盡然還有降到990元…),主要是攜帶用,所以大小偏小,優點包括側邊有類膚材質可以止滑、支援3設備+flow裝置切換和飛梭滾論,飛梭滾輪在資料處理和找舊訊息真的很方便,但使用場景很受限,最近因為不用在處理資料,飛梭又用不到了…。羅技最大的缺點就是內建的option我覺得不好用,現在都改用X-mouse,還有辦公室的AIO電腦每次重開機設定都會跑掉…
綜合感想:
1.羅技Anywhere 2s:
千元價位的anywhere 2s確實在各方面的使用感受都優於其他3隻滑鼠,但就我個人而言,一般辦公完全不影響工作效率,正常文書真的挑便宜就好。不過就如我提到的,大批輛資料處理或常常要找大串清單的話,飛梭滾輪真的好用。至於Flow的裝置切換,其實覺得還好,對於大部分支援多裝置滑鼠其實也只是多按一個切換鍵,也不需要非得在同一個wifi環境,至於跨裝置資料複製雖然有趣,但多台裝備資料流通就乖乖用NAS最方便。
2.小米靜音滑鼠:
便宜、超值、好用,買過包括延長線、行動電源、手機、吸塵器,小米一如既往地對得起它的價錢。
3.618C和618mini:
小手推618mini,618C原則不推,但如果辦公桌空間比較小的話,個人覺得直立式滑鼠只是從滑鼠的抓握上,提供一個比較符合人體工學的選項,對舒緩手腕疼痛雖有幫助,但個人覺得有限。
4.額外心得:
以後儘量找4、5鍵靠上而不是靠下的滑鼠。
5.操作習慣:
其實在使用傳統滑鼠時,如果可以把整支前臂都放在桌上,用手臂來進行移動和操作,而不單靠手腕,就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手腕肌肉壓力,舒緩疼痛和不適,直立式滑鼠只是加分,而非必要。當然更高價位的產品(如羅技MX vertical)或許有其他我沒有注意到的設計,有知曉其原理和使用經驗的高手,也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