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老蘇 wrote:小弟有幸經歷過音效卡不是主機板附件的年代,當時的音效卡可是奢侈品呢!!因此那時就養成了查詢音效卡規格的習慣,就已經熟知DAC/ADC的失真率大約多少、雜訊比大約多高,音樂通道有多少... 既然是奢侈品,當然要仔細選擇,當時的1萬多元是可以買1台高級的單眼相機的,所以要仔細比較才決定要買的型號...(恕刪) 針對這一段特別想說一下我是從據今大概20年前開始接觸電腦音效卡其實不算奢侈品因為幾乎每台電腦都要音效卡...所以從數百元到上萬元都有像是紅極一時的嗆紅辣椒就是標準的裝機卡而上萬元的在一般門市通路還買不到哩(當時網路資訊不多...也沒有網拍...最多人使用的首頁是.."蕃薯藤"<-很多人沒聽過吧XD)另外想請樓主回到原點投主一直強調"聽不出來"但是像實際體驗過內建音效晶片和Audiotrak Prodigy hd2真的"音質"或許差不了多少...底噪..失真..差異並不大但是對於"音感"卻有相當多的不同像是臨場感..距離感..空間感...都有明顯的差異這也是很多人會外插顯卡的原因之一聲音這種東西不是看數據的~~是要去聽才知道那個感覺得另外我永遠忘不了樓主說的名言"2片耳朵就是2個點,2個點不能呈現1個面出來,所以您只能聽出哪些樂器比較靠近左耳或右耳,至於聲音來自前方、後方、上方、下方其實是聽不出來的,如果您1定要說聽得出聲音來自前方或後方,小弟只能佩服您的"神通"了。"這種情況不知道是樓主小看你的耳朵還是小看你的大腦處理聲音的能力了^^
整個討論串看下來(好累),我覺得問題的癥結點可能在樓主是個"木耳"他的整個論點主要建立在"他個人無法聽出高檔音效卡和內建音效卡的差異",所以對高階音效卡持否定立場,然後提出一堆論點來支持他的理論眾多網友提再多的理論也無法說服樓主的,因為他"聽不出來"每個人對聲音聽感是不同的,只要能滿足自己的耳朵,各取所需,買哪個等級的音效卡和喇叭都OK啦!
看了一下 蠻有趣的阿不過大家似乎都不喜歡樓主以CS這遊戲來說高階耳機 可以清楚分辨方位 (非內建多出音喇叭)低階耳機 勉強可以分辨這種狀況可能可以利用音效控制軟體改善但是廠商當然不會把專利的軟體丟出來人耳只有兩聲道 這也很有趣但是這個我覺得聲音是有能量的人的身體可以感受到聲音 (如毛細孔等等)加上大腦辨識 說是耳朵只能聽到兩聲道 也是有道理不過聽聲音的可不是耳朵 是人^_^未來不曉得,但目前技術 模擬5.1 7.1的技術似乎還是沒有真實5.1 7.1播放來的生動關於音效卡理論小弟認為樓主說的沒錯 各位板友也沒錯很有可能就像樓主說的 加了一堆料實際上便宜的要死,當然廠商賺錢正常的但是大家就喜歡聽加料的所謂的加料分兩種 硬體的加料 軟體的加料目前似乎還是不少玩家分辨的出來 這兩種差異所以才會心甘情願掏錢去買廠商當然騙錢也是有下功夫去騙,一些遮蔽與硬體調音小弟覺得討論這種東西本來就好玩就好大家不要太傷肝火拉 XD
AJ老蘇 wrote:但請別以為花了錢你就真的懂音效卡了!!(恕刪) 我是不懂啦我只懂出來的聲音有差別啦建議你這番愚蠢....喔不..是專業的發表我建議你去發燒音響啦那裡多的是花了幾十幾百萬的"外行人"http://www.youtube.com/watch?v=KfdypqCiUG8這你還聽不出來我也沒輒了
你一直批評,說是否真得有人能分辨芸芸...,不如報名ABTEST盲測,看分的出來的有多少好了能分出來你請吃飯???包括低價到高價的CDP AMP DAC 音效卡,替換盲測.我相信發燒板很多人願意報名,另外發燒世界數據不太表一切,就像是濾波排插波型漂亮動態卻都配吃掉,聽得出來的大有人在.另外你看來也聽不出多聲道差異對吧您知道次世代音效嗎?你是否知道次世代傳輸量遠大於光纖輸出?你說聽不出來,對聽得出來的玩家而言這就跟MP3比CD一樣...另外兩聲道跟多聲道是不同的世界,如果兩聲道喇叭要營造後方音場在聲學來說是辦不到...因為波是從前面打這是高中物理...但不否認所為的5.1耳機之類是廠商噱頭...所以我重點是不要扯在一塊耳機,兩聲道,劇院這三種是不同的世界
1.耳朵是接收器,不是發聲源除非某人的耳朵能發出聲音,才適合用聲道來形容...就算退一步,無視這個語病那麼...耳朵的聲道數,視耳蝸中絨毛細胞的數量而定至少也是「數以千計的聲道」照某人的說法,2隻耳朵是2聲道那少了一隻耳朵的人,豈不成了單聲道?這下可好,肯定連前後左右都分不清楚了但事實是,就算一隻耳朵聾了雖然比不上正常人的聽覺但要分辨基本的前後左右上下,還是沒問題的2.虛擬5.1聲道的技術主要是用在5.1系統上的因為2.1聲道的音源在5.1系統播放時不是出現5個單體都相同聲音,就是只有前方左右2個單體才有聲音為了解決這個窘境,才會衍生出虛擬5.1聲道的技術用5.1系統過過乾隱就罷了拿來給2.1耳機聽的效果只能說....有口皆悲真正的5.1音源,每個聲道都是獨立音軌,是相互獨立的存在而虛擬的5.1音源,只是透過演算,把相近的聲音類型跟頻率,集中在同一個聲道為了不讓一些音域寬廣的聲音變得支離破碎所以每個聲道仍然保留了大量的相似元素更慘的是,響應頻率還會因此大幅縮水這種想切不敢切,想留又不敢留的結果聲音根本就是嚴重失真,「糊成一片」3.既然有人對CS情有獨鍾,不承認自己鬧笑話那我就再搓破一次虛擬5.1,顧名思義,定位出來的聲音「位置是假的」假的、假的、假的~CS明明只給你2.1聲道的音源,完全不含任何前後方的數據同樣距離下,左前方30度跟左後方30度的槍聲,發出的音效根本一模一樣虛擬出5.1又如何?頂多只知道在左邊,至於角度只能亂給基於虛擬5.1的技術原理,搞不好2槍還都判定在同一方位角度還沒變成神手,就先成仁啦...為了怕某人聽不懂...再強調一次,虛擬5.1聲道對真實的聲音定位...根本是「毫 無 幫 助」(丟筆~某人大概是天賦異秉的「跳級生」從國小直升研究所才會連一些基本的國高中知識都一知半解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別再拿"音效"兩字做文章了,"音效卡"英文原名是sound card,中譯為聲卡,不是音效卡,這是我們自己錯誤翻譯,只不過用習慣了,所以就沒再去更正了,結果現在又被拿來大作文章,以前不是叫聲霸卡是嗎?下面為了方便以及習慣,我就繼續打音效卡了.有一件事我看了很無言,怎麼偏要拿電競取向的音效卡,還"A家最貴咧",A家最貴的"音效卡"是XONAR ESSENCE STX,音樂取向的,去看看他的介紹好不好?除了名子叫音效卡以外,他有強調"音效"嘛?還有CREATIVE的"音樂取向"音效卡不是Creative SB X-Fi Titanium Fatallty Champion沒看上面還寫著"專業遊戲玩家的首選"....音樂取向的是"Creative X-Fi Titanium HD"好吧我相信你又可以抓到一點給你發揮的地方了 <=如果你去查尋的話THX TruStudio PC,史無前例的逼真音效THX TruStudio PC音效,將引領您體驗一次動人的HD多媒體音效之旅。硬件加速EAX5.0環境音效,體驗終極遊戲聲效 擁有硬件加速3D聲音定位和EAX 5.0環境音效,無論使用耳機或音箱,Sound Blaster Titanium HD都將帶給您如身臨其境的聲效體驗,同時加速您的遊戲處理。不過我也幫你加了底線提醒你了,希望你看得懂.最後再說一件事,會以聽音樂為目的而買音效卡的人,卡裡頭的"音效"都是不會開的,像是我的ONKYO-SE150,裡頭有個Immezio 3D音場效果,相信我,有再使用的人9成9都不會啟用的.另外其實大家都知道廠商很喜歡唬爛,所以才會"爬文"啊,大家都是看看別人的感受才決定要不要買,或是去試聽後才買,不會像有些人特別喜歡在那邊玩文字遊戲和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