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e2009 wrote:
一般5.1解碼分成軟解(軟體解碼)和硬解(硬體解碼)
一般音卡都是軟解5.1(要搭配撥放軟體)
硬解一般是指外部雙D解碼器這類(音卡或播放器輸出數位訊號(光纖或同軸)給解碼器直接進行解碼
通常硬解效果比軟解好不少(如羅技Z906就有配一台外部解碼控制器)
DDL,透過採用杜比數字實時編碼技術(Dolby® Digital Live)
把所有訊號都直接轉成5.1數位訊號輸出給外部解碼器使用
現在一些音效卡都有DDL的功能滿方便的
整篇回文裡ewe2009算是回答比較清楚的,解碼的確分成軟體解碼和硬體解碼
我以前發表的一篇用主機板內建音效強制改安裝成Dolby驅動
雖然有限制使用的音效晶片,但還是屬於軟體解碼模擬環繞
音效卡要安裝驅動軟體,使用軟體設定
所以一般只要是會用到驅動軟體的都屬於軟體解碼
至於Z906是主動式喇叭內建擴大機,主控應該算是前級用來切換訊源和音量
至於解碼和擴大機應該都是內置在那台重低音喇叭裡,是硬體解碼沒錯... 但功能不多比較陽春
主動喇叭內建擴大機,而被動喇叭則是和擴大機分別獨立出來
比較沒空間限制所以通常用料和設計以及音質會較好
簡略可以看作是主動喇叭=被動喇叭+擴大機
擴大機分成很多種,有支援雙D硬體解碼的大多是5.1 7.1之類的環繞擴大機或稱為AV影音擴大機
環擴除了有硬體解碼之外還會有各種環繞音效可調整設定的按鈕
所以通常硬體解碼的環擴在功能和效果上是明顯比軟體解碼好許多
但是近幾年也不乏一些優秀的聲音軟體
軟體解碼
電腦→ 有支援DDL的5.1 7.1音效卡 → 主動式喇叭5.1
用這個的效果我想可能還不如去安裝Razer Surround軟體更為有效果
硬體解碼
電腦→ 子卡(光纖或同軸輸出) → 接在Z906重低音上的光纖和同軸輸入
硬體解碼
電腦→ 子卡(光纖或同軸輸出) → 環擴(要有支援雙D解碼的)光纖或同軸輸入 → 被動喇叭+重低音5.1或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