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路+12V是這樣算的嗎

+12V1 23A 12*23=276W
+12V2 20A 12*20=240W

假如顯示卡接+12V1,顯示卡W超過276W是不是就不夠了呢?
還是說+12V2沒接上但是實際上+12V2也會提供給顯示卡呢?

顯示卡只接上+12V1代表只有+12V1給顯示卡電嗎?
還是說顯示卡只接上+12V1其實+12V1跟+12V2二個都有給顯示卡電?
文章關鍵字
顯示卡只接上+12V1代表只有+12V1給顯示卡電,12V2不會供電給12V1.(顯卡的PCI-E x16 slot雖也是有吃電,但通常 slot上的供電和 顯卡6P 接頭,HDD,Fan...都是源自同一組12V1, 而12V2只單獨給CPU)

其實12V1(23A)和12V2(20A),算是分家的兄弟,都是源自同一個母親12V(32A)的主電源,只是利用分流和限流電路再分割出 12V1,12V2, 但為了保留彈性,所以不把限流點做成平均一半 32/2 =16A ,而是做 23A 與 20A ,這種彈性做法,讓有需要的裝置,可多吃一點,但兩路相加,不得超過32A.

好比一棟大樓有32個停車位,分屬兩家A,B公司,星期一A公司客戶訪客較多,所以A公司可以最多占用,23個車位,其餘的9個車位就保留給B公司, 但星期二時,B公司客戶訪客較多,所以B公司最多可以占用,20個車位,其餘的12個車位就保留給給A公司.這種做法讓有限的32個車位,能夠彈性的充分運用.

那為何不乾脆12V1和12V2的限流點都做成32A,這樣就更有彈性?? 這是因為國際安規有240VA的規定,當12V電流超過20A時,若人體誤觸時,恐會發生危險.所有規定每個線路持續60秒的最大電流不能超過20A,超過就得斷路保護.
因此,廠商為了出貨給歐美國家,符合240VA的安規,所以,每路輸出電流,通常都只做到18A ,為什麼只訂在18A而不是20A呢? 這是因為限流電路上的電子零件(R,L,C,MOSFET..),不同溫度條件下,誤差值很大, 若剛好設計240VA的保護點在20A時, 很容易會因零件誤差,而違反安規,所以,廠商設計時,都只訂到18A,而不做到剛好20A.

那如果顯卡的瞬間peak電流,高達22A甚至24A,那Power不就會斷電保護? 這倒也不會, 因為240VA是指持續60秒的大電流,通常Peak電流就只有短短幾秒, 所以廠商,雖然在標示12V1或12V2只客氣的標到18A ,但考慮到限流電路上的零件誤差很大,所以實際的限流斷電保護點通常是做到 133%以上,也就是 18 x 1.33% =24A以上,所以,顯卡短短幾秒的22A peak 電流,並不會啟動Power的限流斷電保護,

除非一種情況, 20A以上的大電流持續超過60秒,違反了240VA安規,

另一種情況, 瞬間的peak電流超過24A很多,超過限流點,

Power就會進入立即斷電保護.



pqaf wrote:
顯示卡只接上+12V...(恕刪)

好準
我的全漢450W
4路+12V都是18A
不用想太多,因為能做的很有限。
acer品牌PC的PSU大都找全漢代工,其它像台達電,康舒,HiPower(Hipro)高效電子,光寶科..等上市上櫃公司都有幫國際大廠代工,它们對很多用料和設計雖不一定是最頂級,但應有基本該有的水準.
GSX-R1 wrote:
好準
我的全漢450...(恕刪)


四路450W...猜的沒錯應該是全漢 聖母峰 450W

一般市面上的雙路12V 看看12V的總輸出就可以了 上面寫幾A不太重要

因為OCP並不會在25A左右啟動...除了少數美規POWER比較嚴謹以外

其他家都遠遠超過25A這個數值 以全漢 聖母峰為例 OCP也是設在40A

原因很簡單...當搭配高功率的顯卡時 容易因瞬間電流過大觸動OCP而導致重開機

台灣沒再管這個 所以一般的OCP都設置的很高 方便相容高瓦數的顯卡

pqaf wrote:
顯示卡只接上+12V...(恕刪)


請教一下



假設這個power 400W 轉換效率是 75%

意思是:

1. 耗電量是 400W/0.75=533W ? 還是 400W ? (維基舉例算法是前者)
2. 所謂足瓦是只看12V的部分嗎?(168W+180W=348W) ?
3. 12V 15A/14A 對現在顯卡而言夠用嗎?還是說只要看顯卡的最大功耗不超過紅字就行了?
xyaw wrote:
假設這個power 400W 轉換效率是 75%

意思是:

1. 耗電量是 400W/0.75=533W ? 還是 400W ? (維基舉例算法是前者)

400W是指 這顆最大的DC直流輸出. 因為,台電的電流是110V AC交流,必須靠PSU去轉換成 DC直流,才能給電腦吃. 轉換會有損失,所以75%是指轉換的效率.

當Power"輸出" DC 400W時, 400/0.75=533,表示台電需給533W AC交流電,"輸入"給PSU,才能產生400W的DC輸出.
533和400,就是輸入和輸出的關係. 533-400=133 ,這133W變成PSU內部的廢熱,得靠PSU內部的風扇散熱.

但現在半導體制程和省電技術進步,一台 i5 CPU 加 獨顯的電腦,Windows下怠機或簡單上上網,只須大約40W DC電力,換算起來 40/0.75 =53W, 表示它只吃53W交流電. 記住, 不是使用400W的PSU,就是固定輸出400W,而是要看你實際的硬體組合和應用程式而定.

2. 所謂足瓦是只看12V的部分嗎?(168W+180W=348W) ?

Power主要是輸出 3.3V,5V,12V,另外還有輔助的 standby5V.Power上面雖有標示各各電壓的最大輸出電流.但早期有些劣質廠商,是以 Peak瞬間最大電流來標示或誇大數字,或許因此被稱做不足瓦.有信譽的廠商,設計時,會以高溫的條件下,去訂定電流大小,且這個電流是持續的平均電流,而不是瞬間電流. Power的輸出能力,受溫度影響很大,同樣設計的產品,廠商無法保證每一顆Power輸出能力都剛好一致.所以廠商的設計會多抓10~20%的輸出buffer給消費者.

例如,一顆400W,12V總輸出 30A的Power,它往往被設計成,在35度高溫時,12V能夠持續輸出35A,總瓦數超過450W,仍可以供電3天3夜,也毫無損傷.

好比說你去大賣場買顆,品名20斤$199大西瓜,堆積成山的西瓜不可能每顆都剛好20斤,所以,賣場為避免消費糾紛,其實每顆西瓜都超過20斤,回家實際去秤,往往都有22斤以上的重量.

3. 12V 15A/14A 對現在顯卡而言夠用嗎?還是說只要看顯卡的最大功耗不超過紅字就行了?...
12V有分12V1,12V2. 因為國際安規240VA,要求12V最大持續電流不能超過20A.

24pin是提供主機板上 PCI-E和風扇的 12V, 6+2pin是給顯卡的12V , 4+4是給CPU的12V.另外還有HDD ,DVD要吃12V.

大部分PSU label上會用不同的顏色標明哪條是12V1,哪條是12V2. 例如標示黃色是12V1,黃黑色是12V2.
在intel的ATX Power supply design guide是定義 12V1 給 GPU,HDD ,MB...,而12V2單獨給CPU獨享.
但這只是intel的"建議",不是"強制"的規定. 所以,有些PSU設計者不見得會follow.
一般有經驗PSU設計,我猜他們的PSU應該會follow intel的建議.

12V1 15A可能是給 GPU+FAN+HDD.
(1.)現在 CPU都很省電,所以12V2不是問題,但12V1 就比較要注意. 一顆HDD約吃12V 0.6A(所謂2A是指瞬間電流,可以先不管它),兩顆1.2A;
風扇耗電很小,只有0.1~0.2A左右,只是小菜 ,不用管它.

(2)PSU設計者,都是以高溫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同時考量零件誤差,它真正的輸出能力比標示值至少多10%以上.
且PSU上面所標示的瓦數或電流,指的是"長時間"條件,所能輸出的"平均"大電流,並不是"瞬間"電流, 通常PSU 可輸出的瞬間電流比標示的平均電流至少大1.33% 以上,有的甚至到200%.

(3)所謂的TDP 瓦數,並不是CPU 或 GPU 一定會吃到那麼大的瓦數 ,而是IC廠商為了協助板卡廠商設計散熱風扇的最大參考約略數值, 但實際上,CPU或GPU不見得會吃那樣多.

根據以上三點,一般來說顯卡廠商標示的最大耗電,不要超過12V1的輸出能力時,應都沒有問題.保險些,你可扣掉個15W.
例如:12V1 15A,那你買的顯卡額定耗電165W.還算OK.

======

OCP點,我倒不會很在意它是30A或40A.那主要是PSU設計來保護它自己內部MOSFET IC零件,還有PSU的電線及接頭.廠商的OCP做不好,會導致PSU內MOSFET燒掉或電線接頭燒掉,客戶就可以退換貨,苦的是廠商自己.廠商自己會斟酌它的用料去設計不同的OCP點.

若想單靠OCP設計來防止主機板或線材短路燒機,作用不大. 因為只要小小的2A 電流短路都可能燒毀主機板或cable.
(要造成燒機與否,不是看I電流大小(A),而是看P功率大小 (W), P = I^2 R,所以,若是遇到小的IC零件或細長線材或 PCB板上狹窄的銅箔線,阻抗過大 ,R值夠高,小小的2A電流,也是會產生很大的功率(P),短路時間拖個幾秒,就會累積出巨大的熱能和高溫,發生燒機. OCP通常是10A~50A,根本無法防止 燒機.

例如,一顆10歐姆的電阻,原本只是做訊號控制,萬一有異物造成電阻兩端出現3V電壓壓差時,此時的電流I =V/R =3 /10 = 0.3A,但 P = I^ R = 0.3x0.3x10 =0.9W ,幾秒後,這顆電阻就會燒掉,但OCP根本不會啟動反應.

或是主機板上狹窄的銅箔線短路到電源線時,R值夠大,只要是小小的電流就會燒機.)

至於對人體安全的保護,也不是單靠偵測"瞬間"電流的OCP. 國際安規有240VA的規定,當12V電流超過20A時,若人體誤觸時,恐會發生危險.所有規定每個線路"持續"60秒的最大電流不能超過20A,超過就得斷路保護. 台灣市面上很多12V單路標示到22A或30A...都不符合國際240VA安規.

至於如何判斷市面上哪些PSU有符合240VA??
這點我並不太確定. 但市面上, 有 UL 安規標章,且每路12V電流小於20A,(~18A),這些大概有符合240VA.(若有錯,請指正)
例如全漢金鈦極. 但全漢 黑騎士雖有UL標章,但電流超過20A,所以不符合240VA.

(FCC是屬於EMI電磁波干擾的規範,不是電氣安規).

http://www.leadinternational.eu/download/downloadCenter/manual/powersupply/FSP460-60PFB/FSP460-60PFB_9PA4601200_spec.pdf

http://www.6sq.net/forum.php?mod=viewthread&action=printable&tid=129647

http://www.csa-taiwan.com.tw/noun%20phrase/ClassificationOutput.html

常看到電源供應器 (Power Supply) 的標籤上有標示LEVEL 3,那是CSA60950-1驗證電源供應器 的一種建議性的標示方法,主要是區分電源供應器的輸出電壓是否滿足下列條件.
a. 是否會超過加拿大CSA標準 CSA 60950-1-07

b.及 美國UL 標準 UL 60950-1, 2nd Edition, 第1.2.8.8條款-安全極低電壓 (SELV CIRCUITS) 的定義與輸出能量 (Energy/Power)

c. 是否會超過美國UL 標準 UL 60950-1 ,第1.2.8.10條款中-危險能量 (HAZARDOUS ENERGY LEVELS) 的定義。

其中,UL 60950-1 危險能量 (HAZARDOUS ENERGY LEVELS) 的定義就是有關於240VA.

有些3C產品的說明書中(尤其有在歐洲、加拿大及美國同步上市的產品),會寫明電源供應器應列為UL/CSA 60950-1,並獲IEC60950-1與EN60950-1認證(SELV輸出)。使用他類的電源供應器會讓此裝置的認證失效,並且可能產生危險



pqaf wrote:
400W是指 這顆最...(恕刪)





好文推推


受教很多


多一點這種文不知道該有多好....
pqaf wrote:
400W是指 這顆最...(恕刪)

若想單靠OCP設計來防止主機板或線材短路燒機,作用不大. 因為只要小小的2A 電流短路都可能燒毀主機板或cable.
(要造成燒機與否,不是看I電流大小(A),而是看P功率大小 (W), P = I^2 R,所以,若是遇到小的IC零件或細長線材或 PCB板上狹窄的銅箔線,阻抗過大 ,R值夠高,小小的2A電流,也是會產生很大的功率(P),短路時間拖個幾秒,就會累積出巨大的熱能和高溫,發生燒機. OCP通常是10A~50A,根本無法防止 燒機.

例如,一顆10歐姆的電阻,原本只是做訊號控制,萬一有異物造成電阻兩端出現3V電壓壓差時,此時的電流I =V/R =3 /10 = 0.3A,但 P = I^ R = 0.3x0.3x10 =0.9W ,幾秒後,這顆電阻就會燒掉,但OCP根本不會啟動反應.



ocp的啟動時間是0.1秒以內,不會長到幾秒。

你可以3塊同型號功能正常的便宜主機板去做實驗,
去搭配不同ocp啟動點的PSU,
試試25A、50A、100A下短路後,你有多少機率可以再次使用,
如可再次使用,再試試可以短路幾次才真正掛掉。

M.B.的短路點可自行決定,但3組都要相同。
eanck wrote:
ocp的啟動時間是0...(恕刪)
對於完全短路時的大電流,OCP啟動的確是可能不到0.1秒,但我想的是某些特殊的短路,例如,某些超細的金手指插歪或Slot上Pin腳歪斜接觸不良造成高阻抗,可能形成約1歐姆的阻抗時,兩端只要出現小小2V電壓壓差時,此時的電流雖只有2A,PSU的OCP偵測不到這些小電流的問題 ,但對金手指而言,它本身散熱面積有限, P=IV=2W對它算是超過標準 ,能量=瓦數x時間,經過幾秒後,累積出的能量 和高熱,金手指就會燒焦.

另外,ATX 24P若常插拔或零件本身製程不良,,流過的電流雖不大, OCP也不會偵測並啟動,但造成長期接觸不良,所造成的高溫,也是可能讓24P接頭融解燒毀成黑色.

以前看過一台品牌機的 前面板 綠色LED燈,電壓很低,電流也很小,但 細細的線,因工廠組裝疏失,會被機殼前面板開合時,夾破皮. 消費者買回家,使用沒多久,陸續發生LED線燒毀. 這種細線不能承受大電流,只要小小的電流累積一段時間後就會燒毀. 電腦裡蠻多細細的線材,只要小小的幾A(<10A),就會發生燒毀. 但PSU 5V OCP 可能高達40A,有可能保護不了這類的小線材燒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