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PSU,過度重視50%負載沒有意義,一張圖告訴你原因

對初學者、入門者而言,很容易被部分數據掩蓋真相,然後以偏概全,
因為他們沒有自我找尋"完整答案"的能力與意願。

有些人選psu就是強調滿載功耗要放在psu 50% loading處,理由是"用電效率最佳"......,
除非你是一開機就常態性的滿載運作,否則這是無稽之談。

真正的"用電效率"=power factor*efficiency
使用者必須思考到自身的使用狀況,要高度注意的是『低負載佔用多少時間比例』。

優質的psu是很耐操的,如果一天只是2~3h呈現滿載,
你把滿載功耗放在psu的 80% loading處是適合的,
如果一天不到1h呈現滿載,甚至可以放在 90% loading處。

真的有心講環保,目光就是集中在到底台電必須提供多少交流電能(VA)給你。

※本篇算是買80PLUS PSU,教你如何選適合的瓦數 (瓦數不是愈大愈好) 的輔助說明文。

※挑PSU的簡易重點詳見第24樓。


============ 為何過度重視50%負載沒有意義? ==============
以4款psu提供比較,
參考資料取自 x-bit lab :

CORSAIR GS600、GS700
http://www.xbitlabs.com/articles/cases/display/chieftec-coolermaster-corsair-zalman_8.html
買PSU,過度重視50%負載沒有意義,一張圖告訴你原因
買PSU,過度重視50%負載沒有意義,一張圖告訴你原因


===========
SEASONIC SS-1050XM
http://www.xbitlabs.com/articles/cases/display/seasonic-ss-psus_4.html
買PSU,過度重視50%負載沒有意義,一張圖告訴你原因

===========
SEASONIC G-360
http://www.xbitlabs.com/articles/cases/display/seasonic-g360-g550-gold_3.html
買PSU,過度重視50%負載沒有意義,一張圖告訴你原因


以下表格中的pf、eff數據是我用目測抓取的,
如果覺得不準確,你也可以自行抓取再作計算。

買PSU,過度重視50%負載沒有意義,一張圖告訴你原因

2個重點:
[1]40%~100% LOADING之差異是微乎其微。
[2]PSU低負載時的用電效率差,如果能只浪費50%電,何必浪費70%?!

※這是以220V的測試圖,
110V環境下,PF曲線較佳,讓EFF對節能的影響較明顯,
但依舊沒有必要去神化50%負載處的節能效果。

==============
相關文章:
買80PLUS PSU,教你如何選適合的瓦數 (瓦數不是愈大愈好)

各種工作下中階主機的瓦數概略值(DCW),僅供參考:
[1]開機完,甚麼都不做,待機狀態 :約 40~80W
(有顯示卡的主機會較高,顯示卡的待機功耗是CPU的數倍,舊款高階顯示卡常常超過40W)

[2]瀏覽網頁、看線上影片:約 70~100W
[3]玩網頁遊戲(WEB GAME、FLASH GAME ) :約 80~130W (大多看CPU的耗電程度)

[4]重度3D GAME : 此時才有機會出現硬體的最大耗電量。
推一下,
常到聽文書機要掛400W以上,
根本是外行人的認知.

別半桶水了,pf 0.8 並不是 20% 不見了好嗎

還用乘積反推ACW? 還真有想像力

反推回去是 VA,VA很多線路損耗是會變多沒錯,但不是算百分比的

本文的用意和觀念是正確的,但舉證問題太大
chrono wrote:
別半桶水了,pf 0.8 並不是 20% 不見了好嗎

還用乘積反推ACW? 還真有想像力

反推回去是 VA,VA很多線路損耗是會變多沒錯,但不是算百分比的

本文的用意和觀念是正確的,但舉證問題太大


多謝你的指正啊,
確實是VA,文章打的太快,一時沒有察覺。

這邊特別講一下,
DCW ---(EFF)-->ACW ---(PF)-->VA(通過電表的實際供給值)

我首篇文章也做一下修正。


電線雖然阻抗低,但距離長,長時間累計的損耗相當可觀,
PF值愈低,電線傳輸的電流量就愈大。

W=損耗的電能
R=電線的阻抗
I=電流量

W=I^2*R
(溫度上升亦會造成阻抗增加,這部分暫不討論。)

因電流的提高,會增加部分線損。
故首篇『電能浪費比例』也必需改成"參數式"才符合通用性,
畢竟每個人家中電表到電器間的阻值是不一樣的。

=====================
這位仁兄很細心,希望他也能來幾篇教學性質的文章。
又學了一課 @,@
eanck wrote:
對初學者、入門者而言...(恕刪)
消費者誰會計算這些東西...

一般DIY的使用者會知道選購適合自己的瓦數就該拍手了

一堆人還停留效能強的硬體就該搭配高瓦數的觀念

這種專業文章因該要做成一整套手冊 然後前面擺一套入門學習Google搜尋技巧手冊
我不懂電學
但是一部文書機, 只用100W不到
那200W-300W的POWER你敢買,我也不敢買了

現在POWER起點在350W以上, 用料也比較認真
模組化的POWER是沒有500W 更不用想
至於800元以下的POWER, 不怕燒壞電腦, 只怕燒了屋了
這問題很早就知道,綜觀400W以下電源供應器,真的能入目的很少,
我們實在不想燒了自己的高級主機板,只好強迫升級600W以上,
起碼電路板用料真的比較好
我以前也誤以為虛功會完全浪費消耗掉...

那 Pf是什麼? Pf=0.65 和 Pf =0.99 有何差異呢?

電器中的零件 有分 耗能的電阻性 和 儲能的電容性,電感性.
耗能的電阻性零件會消耗能量,也就是消耗 實功.
儲能的電容性,電感性零件, 不會消耗能量 ,但會將能量 持續的 吞吞吐吐,儲存又釋放出來, 這種能量就是叫 虛功. 用粗俗用詞來形容 ,虛功就是 "占著茅坑卻不拉屎" 的能量.

Pf就是 實功所佔的比率 也就是 實功 / (實功+虛功)

PF=0.65,就是 電阻性實功耗能佔 65% ,而 電容性,電感性虛功佔 35%. 虛功會透過 電線傳輸 持續在電器的不同 電容性,電感性間來來回回 ,儲存又釋放出來,表面上不會消耗能量. 但因為虛功它是走電阻性的銅線傳輸 所以 積沙成塔 長期下來仍會浪費電能

舉例來說 家中的電風扇馬達有線圈電感性 , 隔壁鄰居家中的電腦PSU有電容性 ,兩者可能會透過 電線傳輸 持續在兩台電器間 持續來來回回 儲存又釋放出來. 雖然不會造成你家電費增加 但因為虛功它是走電阻性的銅線傳輸 所以 積沙成塔 長期下來會造成 台電損失.

PF=0.99,就是 電阻性實功耗能佔 99% ,而 電容性,電感性虛功佔 1%.並非電器中的電感電容消失不見了.而是藉由額外的 PFC 功率校正補償電路 把電容性,電感性虛功 鎖住在電器內部 做小區域的儲存又釋放, 不要讓它透過 電線傳輸將虛功傳輸到 其他電器裡,變成大區域的能量亂竄,造成電阻性的銅線不斷的累積耗能.


================================
我自己做個小實驗, 用 幾台 變電家這類簡單的功耗監視儀,接出一條多頭插座,

已知實際量出..(W 是消耗的實功率 ,VA是電力輸送線上的 視在功率)
除溼機 ........W=230 ,VA=318 ,PF=0.72
電腦,... W=100 ,VA=156 PF=0.64
風扇... W=27 ,VA=28 PF=0.98

實驗1: 除溼機+電腦時 , 實際量出 W=330 ,VA=400 ,PF=0.82

W的數字 230+100= 330,實際量出來也是 330.
VA的數字 318+156= 474,為何實際量出來只有 400 ??

這似乎是 除濕機的虛功和電腦間的潛藏虛功成分,有一部分彼此間形成互補抵銷,電腦電容儲存的VAR 虛功,少部份回吐給 除濕機的電感,因此降低了整體的 虛功(VAR)和 視在功率(VA).

..看來,電器間會儲存能量,再回吐給他人使用,並互相影響整體的總功因和交流相位.

實驗2: 除溼機+風扇,實際量出 W=257, VA=346 ,PF=0.75
風扇增加28W,視在功率卻也增加27VA,風扇本身是功因 0.98,虛功含量很低,且兩者同為電感性,沒辦法明顯協助降低 除濕機的虛功和VA.

實驗3: 電腦+風扇時,實際量出 W=127, VA=175 ,PF=0.73,

W的數字 100+27= 127,實際量出來也是 127.
VA的數字 156+28= 184,為何實際量出來只有 175 ?

電腦電容 儲除的VAR虛功潛藏的成分,似乎少部份回吐給風扇的電感,因此稍稍降低了整體的 虛功和VA.
chansaikit wrote:
但是一部文書機, 只用100W不到
那200W-300W的POWER你敢買,我也不敢買了...(恕刪)


今天我到是衝了,買了顆250W 銅牌的.....試用看看了0.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