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換電源供應器
同事說買90+的比較穩
我上網搜尋又查不到90+的相關資訊
想請問電源供應器上的80+跟90+的差異是什麼??
79993572 wrote:
.........哪...(恕刪)
那您的樣本數夠多嗎??
多到足以推翻別人的經驗嗎??
不認同可以提出證據,不然請尊重別人的發言...
要讓轉換效率提升,主要的方法是減少能量的損耗,
要減少能量的損耗,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減少電流經過的元件,
也就是經過的電容越少越好,原本用電路板的設計,改用整流晶片取代,
我不懂,用粗壯的整流電路板設計,會比用一小片整流晶片來的容易死??...
我也不懂為什麼400W的金蝶比BQT的SU7-400W便宜,是台灣人比德國人有良心??
黑騎士550W跟台達550W銅牌同價,是台達比較黑心,賺比較多??
曜越TR-700比康舒的i-power750(700W)還便宜,我們應該要笑康舒笨嗎??....
bbctank wrote:
要讓轉換效率提升,主要的方法是減少能量的損耗,
要減少能量的損耗,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減少電流經過的元件,
也就是經過的電容越少越好,原本用電路板的設計,改用整流晶片取代,
我不懂,用粗壯的整流電路板設計,會比用一小片整流晶片來的容易死......(恕刪)
1. 也就是經過的電容越少越好 ----> 是指說降低電容的漏電流嗎,以16V 3300uF電容漏電流約500uA左右,電源內部假設3顆給12V用,漏電流總消耗功率18mW,好小.....感覺大大不是要表達這個
2. 我不懂,用粗壯的整流電路板設計,會比用一小片整流晶片來的容易死...... ---->
轉換效率高的電源12V輸出的整流普遍用同步整流晶片,感覺跟前面"轉換效率越高的越容易掛掉"矛盾了
不過轉換效率高的電源,往往都是使用特殊控制方法去降低損耗,例如全橋上下MOS全關閉時電流和電壓的變化達到0電壓啟動。或者是輸出同步整流取代一般高速二極體等等,控制越複雜難免越容易壞,不過實際如何,我也不清楚得多看看數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