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銅真的這麼重要嗎?

MM工坊 wrote:
前面不是貼過了一則新聞,裡面寫得夠清楚了,新聞稿中所提的網站內也有更多的詳細資訊,要資料請自己尋找,不要只會用討的。

空口說白話是多麼簡單的事~
您怎麼不貼出您的證據,在正常使用環境下貼了貼紙後的各種數據?


你貼的網站(hardwaresecrets)是陳述"測試時降低環境溫度,以致於測試時效率略為提升",
你前一篇的論點是"沒有80 PLUS 認證的PSU,一樣有80 PLUS 等級的能源利用率",
以及"沒有80 PLUS 認證的PSU 和 有過80 PLUS的PSU ,內容物完全一樣"。

你到底在強辯些甚麼?? 從前面看到這篇,模糊焦點你最會而已......
兩項論調都拿不出實證。

再來,
國內外一堆評測網站測得2樣效率値都是假的喔? 就你測的才是準確的?
國外部份大型評測網站的公信力是你這沒有實證的三言兩語能夠推翻的?

我經常在逛 X-BIT LAB、hardwaresecrets、TOM`S HARDWARD、anandtech、jonnyguru.com......,
多年來從未發現有"沒有80 PLUS 認證的PSU,一樣有80 PLUS 等級的能源利用率"
以及"沒有80 PLUS 認證的PSU 和 有過80 PLUS的PSU ,內容物完全一樣"這樣的文章出現。

秀出你引以為傲的實證,順便讓大家看看你是怎麼測EFFICIENCY的,
真有本事的話,誰會不相信你?!
eanck wrote:
你貼的網站(hardwaresecrets)是陳述"測試時降低環境溫度,以致於測試時效率略為提升",
你前一篇的論點是"沒有80 PLUS 認證的PSU,一樣有80 PLUS 等級的能源利用率",
以及"沒有80 PLUS 認證的PSU 和 有過80 PLUS的PSU ,內容物完全一樣"。

你到底在強辯些甚麼?? 從前面看到這篇,模糊焦點你最會而已......
兩項論調都拿不出實證。

再來,
國內外一堆評測網站測得2樣效率値都是假的喔? 就你測的才是準確的?
國外部份大型評測網站的公信力是你這沒有實證的三言兩語能夠推翻的?

我經常在逛 X-BIT LAB、hardwaresecrets、TOM`S HARDWARD、anandtech、jonnyguru.com......,
多年來從未發現有"沒有80 PLUS 認證的PSU,一樣有80 PLUS 等級的能源利用率"
以及"沒有80 PLUS 認證的PSU 和 有過80 PLUS的PSU ,內容物完全一樣"這樣的文章出現。

秀出你引以為傲的實證,順便讓大家看看你是怎麼測EFFICIENCY的,
真有本事的話,誰會不相信你?!

達不到標準叫做「略微提升」!!!要護航也要講道理吧。
斷章取義才是模糊焦點。

國外一堆測試!!!是在那裡測?北極?南極?如何測?環境溫度/室溫多少?實機測還是裸測?既然都有一堆測試了~怎麼不貼出來?你連轉貼文章都懶!還向別人討資料!!!???
你前一篇的論點是"沒有80 PLUS 認證的PSU,一樣有80 PLUS 等級的能源利用率",

敝人在哪打過這段話?請直接引言出來!!!
捏造不實言論對你有什麼好處?

除了斷章取義外~你又拿出了什麼實證?
還是你覺得你比hardwaresecrets.com還要專業?您說的就是天理!?
真有本事的話,誰會不相信你!?
=================================================================
因此hardwaresecrets.com推測,Ecos Consulting在測試時降低溫度是為了在80PLUS標准推行初期,故意幫助更多的電源廠商通過測試,以贏得更多的客戶。但問題是除非你有一套功耗極低的電腦,否則機箱內的溫度根本不可能僅有23℃,特別是對于加裝了高端硬件的游戲PC來說。

  最後網站還使用專業設備在45℃至50℃環境溫度下,對大量主流電源進行了轉換效率的測試,結果發現很多電源在較高的環境溫度下根本達不到其標稱的效率水平。例如某些標為80PLUS銀牌的電源其實僅能達到銅牌標准,更有甚者甚至不能達到80PLUS認証的基本要求,但仍然通過了80PLUS的官方認証。在測試的電源中僅有海盜船電源在產品上標識了比80PLUS認証結果還低的80PLUS標志。

  最後該網站還指出,在80PLUS提供的測試報告中,存在複制測試結果的現象。並拿出OCZ的400MXSP和400SXS兩款電源作為例証,雖然這款電源內部使用了相同的設計方案,區別僅在于是否使用了模組化化接口。根據常識大家都知道即使同一型號的兩個電源在進行精密測試時,其結果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但令人驚訝的是,400MXSP和400SXS兩款電源的測試報告中,僅是型號有所差別,而其他結果則完全一致。
=================================================================
※詳細新聞稿內容請見48樓,欲閱讀原文者,請至hardwaresecrets.com搜尋。

檢驗這件事情~不是廠商應該做好的本份嗎?廠商的檢驗瑕疵~反倒要其他人浪費時間金錢去驗證!這種認證機制也太沒保障了吧!!!

不實在的認證!花時間檢驗只是浪費!

兄臺這麼支持,那你自己掏腰包支付費用給第三方單位驗證,再來推翻該新聞內容會更有說服力。

台灣可沒幾天給你23度啊~不在23度環境下!還Plus嗎!!!
23度認證根本沒意義!可別忘了!
即使冷氣團、寒流來襲!室溫真的下探23度,機箱內仍不會只有23度。
這問題癥結在於 80Plus Org 沒有做嚴謹的測試環境,測試方法的定義。效率的測試問題,在我們公司吵很久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