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欣Strider Gold Evolution 750W開箱 (已補圖)

原本電腦是使用BE-QUIET E6 450W的POWER,不過因緣際會下換成了銀欣Strider Gold Evolution 750W,所以就來看小弟我開箱一下吧。

銀欣Strider Gold Evolution 750W外盒,印有80PLUS金牌認證,750W最大輸出可達850W



Strider Gold Evolution 系列特色



Strider Gold Evolution 系列規格



Strider Gold Evolution 系列所附線材標示



打開箱子最上層放有POWER規格書(左邊)、多國語言說明說(右邊)



下層則是POWER本體、140mm磁吸濾網、power各式線材、小零件、白盒子裡裝有電源線。



Power本體與線材照片





我所說的小零件就是這幾樣
魔鬼氈*4、束線帶*4、手轉螺絲*4、螺絲*4



Strider Gold Evolution 750W採用模組化設計,所以線材可以依使用者需要自己安裝,方便裝入機殼以後整線。POWER本體尺寸為150 *86*80(mm)(寬*高*深) ,重量3.075公斤。



POWER正上方印有銀欣silverstone字樣



風扇近距離照片,風扇是使用139mm的穿甲彈風扇



採用全模組化設計,要使用什麼線材就裝什麼。插孔的上方是指示插槽是接那些線材,一目了然不會有霧煞煞的疑慮。





POWER型號與規格 12V採用單路設計,可達64A



蜂巢式網孔設計,並且為主動式PFC



全部線材照片,包覆網設計線材方便整線。
線材豐富含有
1 x 24 / 20-Pin Motherboard connector (550mm)
1 x 8 / 4-Pin EPS / ATX 12V connector (750mm)
1 x 8 / 4-Pin EPS / ATX 12V connector (550mm)
2 x 8/6-Pin PCIE connector (550mm)
2 x 6-Pin PCIE connector (550mm)
8 x SATA connector (600mm / 150mm / 150mm/150mm)
6 x 4-Pin Peripheral connector (600mm / 150mm / 150mm)
2 x 4-Pin Floppy connector (600mm / 150mm / 150mm / 150mm)



電源線



上機照,有點亂還未整線。請見諒!





電源啟動,很近去聽聲音,真的很安靜完全聽不到power的風扇聲,其他風扇的聲音都比大很多。



再來就跑一下occt測試囉

測試平台:
CPU:INTEL I5 2500K OC 4.0GHz
MB:MSI P67A-C45
DRAM:金士頓 DDR3 1333 8-8-8-21
VGA:MSI GTS450 1GB DDR5
HHD:WD 500GB 藍標
POWER: 銀欣Strider Gold Evolution 750W
Cooler:塔扇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測試軟體OCCT V.4.1.0 POWER SUPPLY模式

開始測試時的圖片



結束測試時的圖片



測試時的CPU使用量



3.3V
最高時是接近3.3V ,差不多是3.29多,最近接近3.26,波動幅度算小。



5V
剛開始測試時,電壓差不多5.04多,之後就很平穩的維持在5V再多點。很平穩。



12V
一開始測試時電壓較高位於11.97~11.98V,之後就維持在11.88左右,當CPU使用量改變時電壓就會升回去11.97~11.98V間,大多時候都維持平穩。表現很棒。



銀欣Strider Gold Evolution 750W通過80PLUS金牌認證,可以上官方網站www.80plus.org查詢,附上照片,可以看出這顆POWER轉換率良好。



心得:第一次寫測試POWER的開箱文,如果寫得不好請見諒,這顆POWER真的很安靜,又有80PLUS金牌認證,使用時的POWER外殼也沒有什麼溫度,散熱可以說做得很不錯,加上單路12V的設計,不用擔心不會分配12V的問題,加上模組化的設計,方便使用者可以整線,可以使機殼的內部不會看起來凌亂不堪,以及附有磁吸濾網,可以阻擋灰塵被風扇吸入導致散熱不佳。經過測試電壓值也算是穩定,雖然這次沒有用電表最為對照,這點我會改進,下次測試POWER的時候一定會奉上電表來做為比較,不過OCCT測試出來的數據也是有參考價值的。

銀欣Strider Gold Evolution 750W

優點:

1. 全模組化設計,方便整線
2. 單路12V達62A
3. 具有多項保護措施:過電流保護、過負載保護、過電壓保護、低電壓保護、過溫度保護、短路保護、無負載保護,讓使用更安心
4. 140mm磁吸濾網,有效阻擋灰塵
5. 線材齊全,並有包覆網保護
6. 使用139mm穿甲彈風扇,安靜散熱又好
7. 具備80 PLUS Gold金牌認證,轉換率高,20%至100%負載下,效率可達88%至91%。
8. 線材插槽上方指示(標示)完善,可以減少線材裝錯孔位的問題

缺點:
1. 雖然附有磁吸濾網,但是吸附上去會凸出,不利於安裝,如果設計凹槽讓吸附上去平整或是做的跟power一樣的話,安裝上較為容易。
2. 包覆網有點太緊,如果可以在鬆點較利於線材彎曲比較好整線。
3. Power本身無開關設計,希望可以加上開關

文章關鍵字
dddaiel wrote:
優點:

1. 全模組化設計,方便整線
2. 單路12V達62A
3. 具有多項保護措施:過電流保護、過負載保護、過電壓保護、低電壓保護、過溫度保護、短路保護、無負載保護,讓使用更安心


單路12V達62A <------這為什麼會是優點?
按照這種輸出量,『過電流保護、過負載保護』是不是形同虛設?!

真要講安全,就規畫成多路12V,
按他的12V輸出量,約可插3張150W的顯示卡,

想要兼顧安全和泛用性,就必須設計成5路12V,每路限18A,保護點設110%,
如此以來,『過電流保護、過負載保護』才有意義。

單路12V根本就是省成本的設計。


dddaiel wrote:
電源啟動,很近去聽聲音,真的很安靜完全聽不到power的風扇聲,其他風扇的聲音都比大很多。

你也沒裝甚麼東西,
CPU給你算150W好了,
顯示卡也不是超高耗電型的,
但相對於750W,負載很輕,風扇當然小聲了。
eanck wrote:
單路12V達62A ...(恕刪)


只能說單路有單路的優點
也有缺點

多路有多路的優點
但是也有缺點

依個人喜好或是需求挑選自己適用的POWER且品質好的產品即可

=============================================================

謝謝你對於我開箱文的回覆以及批評指教
我也只是供大家參考而已
至於之後換顯卡之後有空在新測試囉

=========================================================

無開關設計
看到這一點它就被我放到選購名單外了
真正的高手是鋒芒內歛而不外露
dddaiel wrote:

只能說單路有單路的優點
也有缺點

多路有多路的優點
但是也有缺點

依個人喜好或是需求挑選自己適用的POWER且品質好的產品即可


單路的優點是甚麼? 你能講的出來嗎?
你當過電子產品的設計者嗎?

甚麼是優點? 優缺點是相對的,不是絕對,『適用就是優點』。
甚麼情況要用到大瓦數的單路12V PSU?
在單一零件耗電量大到超過INTEL制定的安全規範時,
有這種零件或情況嗎? 零件有! 很少,台灣很難買到。
情況呢? 對原先就高耗電的零件進行超頻,很容易就超過了。

面對這種零件,有無更好的對應設計? 有!
部分多路12V 放寬到每路25A,或者更多。

為何市面上這麼多單路PSU?
因為節省 設計與製造 的成本,
反正懂得人佔不到1%,廠商靠平面廣告塑造的型像、業代在網路神化出來的口碑賣那99%的人就好了。

第2點,正因為不懂的人佔99%以上,買2路12V容易引起供電分配不足的問題,
恐會影響廠牌口碑。
但有無解? 有! 你做3路以上就行。
為何不做?? 省成本!

我不是『釘』你,只是告訴大家觀念。
我補了一張圖~~

這顆POWER其實原生是多組12V設計,旦又花成本改回單組,所以基本上是沒有省成本的

附上照片

她是4組12V並回單12V



照片來源:http://www.jonnyguru.com/modules.php?name=NDReviews&op=Story4&reid=275
dddaiel wrote:
我補了一張圖~~

這顆POWER其實原生是多組12V設計,旦又花成本改回單組,所以基本上是沒有省成本的

附上照片

她是4組12V並回單12V


這成本不是像你這樣講的,
『電源管理iC』有很多種,要做成多路也要買的到能對應的ic,
或者說廠商的供應量必須足夠,否則一樣不能買。

而且不同廠牌、不同型號的IC價差很大,
它後面補焊成單路,只是工廠作業員多一道手續,
成本差很可能遠低於IC價差。
看那模組化接頭樣式
沒意外的話應該是益衡代工的
使用此PSU要多注意
該模組化接頭的設計其實頗容易鬆動
我是傻瓜狐狸...對偷懶這件事特別的勤奮 https://www.fox-saying.com

傻瓜狐狸 wrote:
看那模組化接頭樣式沒...(恕刪)


接頭部分

的確要注意安裝

裝上去卡榫一定要有卡上去

不然就是沒有安裝完全

就會有脫落的問題

dddaiel wrote:
接頭部分的確要注意安...(恕刪)

就算有卡到也是一樣
這是設計的問題
之前(超過五年以前)此接頭還有更有趣的點
PCIE與ATX 12V在PSU端的防呆是一樣的
不知道修正了沒
我是傻瓜狐狸...對偷懶這件事特別的勤奮 https://www.fox-saying.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