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rmax 安耐美在台灣推出過不少款電源及散熱產品

或許大家對於這個名稱比較陌生,講保銳的話應該就比較熟悉一些

舉凡像是O蝠系列,或是先前玩過的入門級散熱器 ETS-T40 也是出自於它們家

在解熱能力以及噪音控制上有著還不錯的表現

這次入手的 NAXN 戰斧 500w 其實算不上什麼新品

沒記錯的話似乎是 2011 年推出的,由 CWT 所代工,架構同海盜的 CX 系列

不過最近似乎有促銷活動就來把玩一下



包裝正面部分



通過 80 Plus 認證



盒子側面有各型號的各路輸出列表,均為雙路 12V 設計

500w 部分 12V1 跟 12V2 各分配 18A



背面不免俗的放了不少特色介紹



除了通過 80 Plus 之外

導入的 HeatGuard 技術可讓 PSU 在關機後繼續運作一小段時間帶走餘熱

延長整體元件的使用壽命



內容物包含電源供應器本體、電源線一條、固定用的螺絲以及說明書一本



電源上方的貼紙同樣列有各路的輸出能力



線材部分均採用編織網包覆

不過雙色編織網看起來總覺得比一般純黑的蝦趴一些



出風口部分採用六角形蜂巢開孔,由於是 APFC,就沒有電壓選擇開關了



散熱部分採用 12 公分扇,保護網跟電源外殼分離並加入導流設計來降低風切



不過也因為這樣旁邊的孔稍微比較寬,如果喜歡把風扇朝上安裝的話要小心螺絲別掉進去



ATX 24pin 部分為 20+4 設計

中間由插扣固定,安裝上較為輕鬆



EPS 12V 提供 4+4 pin,中間同樣採用插扣固定

不過熱縮套管包的離端子太近,線材背走比較麻煩些



PCIe 端子部分採用較顯眼的紅色來區隔

提供一組 PCIe 6+2 及一組 6pin



4pin molex 跟 SATA 電源端子的配置上就比較特別一些



SATA 部分主要有兩條

一條有兩組 SATA 電源,一組大 4pin

另外一條有三組 SATA 電源,一組大 4pin



4pin 端子採用省力設計



剩下的一條線上有兩組 4pin 跟一組 floopy 軟碟機電源



接下來就簡單測試一下吧



======================================
測試平台:

CPU:Intel Core i5 2500k
MB:ASUS P8Z77-M
RAM:Avexir Core Series DDR3-2133 4g x 2
VGA:PowerColor Radeon R9-280X (7970 cloak)
HDD:Kingston V100+ 64G
PSU:Enermax NAXN 500w
Cooler: CoolerMaster Seidon 120M + JetFlow 120
Chasis:Lubic Stage Layout Case v3
OS:Windows 7 SP1 Ultimate x64
======================================



閒置狀態下消耗 59.5 瓦



滿載來到了 495.2 瓦



occt 3.3v



occt 5v



occt 12v

======================================



就整體而言,Enermax NAXN 500w 的表現算是比較普通的

或許也因為是舊架構加上高負載的影響,圖表上的曲線有如聽了 MC 美江的 remix 精選

『 震動,整個超自然 』

不過在戰斧在保護機制方面倒是挺充足的

同時也具備一些高階電源才會提供的延時散熱功能

運作時相當安靜,就一般使用來說倒也還不差

=============================================
優點:

安靜、延時散熱功能、保護機制齊全、線材蝦趴 (?)

缺點:

SATA 數量偏少、熱縮套管預留空間太短
=============================================

以上

瞳(冰心淚) wrote:
Enermax 安耐...(恕刪)
就整體而言,Enermax NAXN 500w 的表現算是比較普通的

或許也因為是舊架構加上高負載的影響,圖表上的曲線有如聽了 MC 美江的 remix 精選

『 震動,整個超自然 』


我現在並不想評論這款PSU是好或壞,
但是你拿OCCT的數據就想評斷輸出品質?
完全不夠格啊。

瞳(冰心淚) wrote:
不過在戰斧在保護機制方面倒是挺充足的


充足不是一切,
還要與設定值一起看,
官網都沒公佈這份資料,你竟然能知道好壞?!


瞳(冰心淚) wrote:


缺點:

SATA 數量偏少、熱縮套管預留空間太短


SATA 數量要多少才叫剛好?

eanck wrote:
我現在並不想評論這款...(恕刪)


那你覺得數量多少叫剛好
如果文章看不到圖,先怪 01 不要怪我 XD
瞳(冰心淚) wrote:
那你覺得數量多少叫剛好



瞳(冰心淚) wrote:
SATA 部分主要有兩條

一條有兩組 SATA 電源,一組大 4pin

另外一條有三組 SATA 電源,一組大 4pin


你不會看,
我教你怎麼看設計意圖。

一般的MIDDLE TOWER SIZE,ODD與HDD的距離頗遠,
機殼愈大,間距就可能愈大,
故同一串要延伸至這2處實在不方便。

又因為ODD的數量不會太多,
所以兩組 SATA的那一串是給ODD的,
三組 SATA的那一串是給HDD/SSD的,
這2串尾端都有大 4pin,估計是給附近的風扇就近使用的。

SATA CONNECTOR只有一根12V CABLE,載流有限,
所以她一串只接到4個CONNECTOR是有道理的。

SATA CONNECTOR 給2+3個,我認為是算的太剛好,
給6個或許比較恰當,有人硬碟就是比較多,
但是第6個要放在哪裡?
兩組 4pin + floopy 都用不到3.3V,那一串要加的SATA CONNECTOR不合經濟效益,
把三組 SATA的那一串的尾端大4pin換掉是比較合理的。

至於在HDD附近若有風扇,就直接使用 "兩組 4pin + floopy "那一串。

不過話說回來,5.25 INCH ODD SHELF也可以擺 HDD/SSD,
稍微改裝一下又不難,
因此第4顆 HDD/SSD可以接到ODD那一串去。

瞳(冰心淚) wrote:
那你覺得數量多少叫剛好...


忠告還是不要和某大起太多衝突,已經害某個重度水冷玩家和瑞士機械錶玩家停權了

這是我後來被告知才了解的,某大深不可測不是你我可招惹的,如果不想使用許久的帳號被停權還是迴避一下為佳

至於500W的POWER配幾個SATA供電數算充足我不清楚,不過瓦數越高配的SATA供電數也該越多~
我覺得500W塞5組SATA和2組大4PIN這數量算很多了。
eanck wrote:
你不會看,我教你怎麼...(恕刪)


了解,就你這樣說明的話其實蠻合理的


JoyRex wrote:
忠告還是不要和某大起...(恕刪)


倒是沒有要起衝突那麼嚴重啦 XD

寫寫開箱純粹也只是興趣

非本科系有人願意指教當然就多學學
如果文章看不到圖,先怪 01 不要怪我 XD
瞳你好謙虛喔,你開箱的不錯
給5分

保銳高端產品很棒
低端的也有一定水準

JoyRex wrote:
忠告還是不要和某大起...(恕刪)

對於這種活在自己世界,需要靠膨風唬爛來營造實力假像的人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理他,一個人唱獨角戲,台下沒觀眾,自個也會無趣
whydan wrote:
對於這種活在自己世界,需要靠膨風唬爛來營造實力假像的人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理他,一個人唱獨角戲,台下沒觀眾,自個也會無趣...


時間寶貴,資源有限~

但有人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常常文章講沒幾句話就開始批評,然後宣揚"大"道理~

嘴砲算是成本相對低廉的一種東西,然針對部分人士要抱著一出手就要有十足的勝算才好,不然真的是打不死的蟑螂,然小的資質駑鈍尚沒辦法隨意一擊斃殺。像大部分的回覆說實在就有些掉漆。不過遇上這類CASE真的是可以磨練一些技巧

這篇文章從頭到尾都很經典~標準的自以為是&紙上談兵式嘴砲

要一出手就讓紙上談兵的傢伙閉嘴,真的不簡單!!

標題表明簡單開箱,結果回文章講沒幾句就開始提不夠格?又開始無限上綱啦?然後開始超完美超理想理論談兵~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1&t=3661465&p=4#47519520#47519520
三人行必有我師,我覺得大部份會回答問題的,都是有善心的, 當然就跟老師一樣,各有各的風格, 坦白說我很虛心在學習,在我會的知識我一定不掩藏, 我是修車黑手,電腦是我性趣, 很高興在此認識各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