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nck wrote:
高溫超導體"的人大概都是白癡了。

如果你還是想不通,那我舉另外的例子,
一樣車子都能開,那你去在乎"油耗、機件損耗程度"做甚麼?


我是真的不懂高溫超導體, 我也沒有去批評他們什麼吧?
每家電腦公司, 他們應該不再意這個,他們要求的保固年限內不會壞和低噪音
我的客人明確給我的指示是要讓顧客聽來很威, 很爽
如果是要維持零件的低溫, 是不是應該以溫度來控制風扇轉速, 也不是直接讓客人聽到很爽的轉速
這跟政治一樣, 對的事情不一定能做, 政治正確的事情一定要做
Ting0532 wrote:
問題是這麼涼要幹嘛? 正常的筆電基本上都應該能符合thermal 需求, 去降那幾度其實也不一定有必要.


有時候恰恰不是只有"去降那幾度"的結果差異而已,因為實際使用不是像某些網頁上的『導熱膏集體大評測』裡各大廠好的導熱膏之間的小差異,而是商品原廠所使用的爛爛導熱膏或是導熱墊跟你自己買的導熱膏之間的差異。

這麼涼要幹嘛?現在3C元件裡如果需要使用到導熱膏的部分,像GPU或CPU還真的能堪稱到"涼"這個字嗎?不要煎蛋就已經很阿彌陀佛了吧。之前的討論裡CPU開蓋的部分有人討論過了,舉另外個例子你自己可以去查看看遊戲機PS4 Pro換導熱膏前後噪音的差異,我想除了筆電你描述中提到的客戶比較與眾不同之外,使用PS4 Pro的人我沒有聽說過sony原廠導熱膏負加持之下"全速時的風扇聲"可以讓遊戲機跑起來很威很爽的。

Ting0532 wrote:
我是真的不懂高溫超導體, 我也沒有去批評他們什麼吧?
每家電腦公司, 他們應該不再意這個,他們要求的保固年限內不會壞和低噪音
我的客人明確給我的指示是要讓顧客聽來很威, 很爽
如果是要維持零件的低溫, 是不是應該以溫度來控制風扇轉速, 也不是直接讓客人聽到很爽的轉速
這跟政治一樣, 對的事情不一定能做, 政治正確的事情一定要做


我覺得你搞混了,客戶的需求是客戶的需求,你自己的專業素養是你自己的,這是兩回事,討論上大家所care的比較偏知識上的事實,不是某個客戶需求導向是怎樣。任何商品原廠的訴求就只是要保固期內不要因為散熱不良故障變成廠商必須自己承擔維修成本而以,一切只求樽節成本而低空飛過,至於你所謂"低噪音"?? 有這回事嗎?吵或噪音不都是消費者自己承擔?
ThomasRhin wrote:
偏知識上的事實


偏知識上的事實, 我就說了, CPU跟散熱器上的散熱膏不是這麼重要, 你們非得一直舉其它的, 像CPU 開蓋, PS4等等, 我真的沒有用過的東西, 我不知道就不會講它, 要知識上的事實, 那就來討論為什麼影響它, 因為熱傳公式來看, CPU 溫度跟 散熱膏的熱傳導係數成正比, 跟它的厚度成方比, CPU 到散熱器的中間, 散熱膏的厚度約0.1mm, 這影響只有一點點, 如果0.2mm 或0.3 mm, 那散熱膏的熱傳導係數就會使溫度差異變大, 這或許是你們一直提的CPU 開蓋或PS4, 我沒去分析過, 我也不會隨使亂講.



ThomasRhin wrote:
使用PS4 Pro的人我沒有聽說過sony原廠導熱膏負加持之下"全速時的風扇聲"可以讓遊戲機跑起來很威很爽的。


這個我不太理解你要講什麼, 基本上散熱, 就是把熱傳導的地方, 熱阻值要做的很小, 但這不是散熱, 是把熱從CPU 變成散熱鰭片上, 用風扇把熱吹走, 這才是散熱, 所以就是一個散熱面積跟風量, 如果散熱面積不變, 風量變大, 是不是CPU 愈涼, 你要如何知道風量變大, 風扇轉速提升, 使用者覺得風扇變大聲. 如果說, PS4 Pro 散熱有這麼差, 我也不懂為什麼他們有勇氣拿出來賣, 但我沒有見過PS 這系列的遊戲機, 真的不了解


ThomasRhin wrote:
至於你所謂"低噪音"?? 有這回事嗎?吵或噪音不都是消費者自己承擔?


如果你們有了解風扇, 他是不是0 duty ~ 100 duty 去控制風扇轉速, 我能控制CPU 60C 風扇開始往上加速轉, 也可以控制CPU 在80C 時才開始加速轉, 這不就是能控制噪音了.
Ting0532 wrote:
偏知識上的事實, (恕刪)

你還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完全聽不進別人的實驗跟經驗,

我說過,我們大家所舉的例子,在實驗環境中,只有一個「變數」,那就是「散熱膏」不同,
其他不管散熱器、發熱源全部都沒改變,
大家的共同結論是只要「原本的散熱器」讓「系統的工作溫度」夠高,
那效果好的散熱膏,所造成的降溫效果不會只有2~3度,而是會有5度以上,
甚至10幾度的差別。

實驗結果或許跟你以前的實驗結果不同,
可是我之前不是有跟你「解釋」過了,是你的實驗中,cpu「工作溫度」不夠高,
請問你做實驗時,你燒機時的cpu溫度是幾度??
如果沒有超過70度,那散熱膏的效果「不明顯」,
你的實驗結果跟我的實驗結果是「相同」的。

但是我想表達的是,只要cpu的工作溫度超過70度,散熱膏的好壞效果會有明顯不同,

這是國外網站的測試,
https://www.innovationcooling.com/pc-hardware-website-reviews-of-ic-diamond-thermal-compound/

找張圖說明一下,


在這個測試中,「待機」時每款散熱膏的溫度相差不到2度,
但是在「燒機」測試時,散熱膏好壞可以差到7-8度....

其他有顯卡的測試,相差更大....
Ting0532 wrote:
偏知識上的事實, (恕刪)

你應該是所謂的書呆子吧!
全世界所有的理論,大多跟實務上有不少出入!
同一款導熱係數的散熱膏,用在不同散熱器上,
所呈現的散熱效果也有差異!

而相同的散熱器,使用不同導熱係數的散熱膏,
差異也是同樣道理,都會有不同的結果!

理論是死的,實務上是可以利用理論活用的!
別再念死書了,世界比你想像的大得多了!
bbctank wrote:
在這個測試中,「待機」時每款散熱膏的溫度相差不到2度,
但是在「燒機」測試時,散熱膏好壞可以差到7-8度....


那你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 因為這是熱阻值固定, power 愈大, 溫差愈高
勇者踢餓龍 wrote:
你應該是所謂的書呆子吧!


畢業10幾年了, 沒有讀書, 都是做實驗為主
只是要有理論基礎, 才能分析問題, 也才能設計
Ting0532 wrote:
那你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恕刪)

我沒學過熱力學,
但是我會google,我找到了下面這個東西,



我知道k是「導熱係數」,也就是所有的條件不變,散熱膏的導熱係數越大,
熱阻值就會越小,也就是散熱效果越好,

這跟你說的散熱膏影響不大的說法,好像怪怪的....
Ting0532 wrote:
Ting0532 2020-05-07 0:11 117樓
畢業10幾年了, 沒有讀書, 都是做實驗為主
只是要有理論基礎, 才能分析問題, 也才能設計

就是這樣與事實脫節的錯誤想法跟觀念,
難怪很多台灣廠商的產品跟消費者的認知不同,
導致市佔率節節下降.....
bbctank wrote:
我沒學過熱力學,但是(恕刪)


在散熱器的應用上, 我們都是用R = 二端溫差/ CPU功率
例如CPU 在10W 時, CPU 表面跟散熱器銅塊的溫差為2C
R = 2 /10 = 0.2 C/W (這應該是固定不變的)
當CPU 變成60W 時, 二端溫差就是60x0.2 = 12C
當然這溫差就反應在CPU溫度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