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nck wrote:
你的問題和這一篇類...(恕刪)

我更換風扇試一試
原來有物理的概念在當中,真的長知識了
kwing96 wrote:
各位大大安安我現在...(恕刪)


版主我之前跟你用過一樣的配備

E3 V1230 V3 + CM 120V

待機29度/8開遊戲待機47度(CPU 50%)/燒機60度(CPU 100%)

我猜是扣具不夠緊的問題,這顆通病

你去五金行買墊片墊上去有鎖緊溫度應該沒這麼慘

要安靜的話改24/28冷排風扇轉速可以在調低一點

火疾風 wrote:
我猜是扣具不夠緊的問題,這顆通病

+1
另外這顆散熱排的水管進出要有正確方向
不然真的待機會60度...@@

kwing96 wrote:
我更換風扇試一試
原...(恕刪)

1500轉火蝠的風量算好了,隨便也比穿甲彈強,
所以問題絕對不是在火蝠...







溫度會這麼不理想,只有2個可能,
一個是120v有問題,
另外一個是你的主機板設定有問題,
我之前說過,風扇跟馬達都被你降速了...

用個大4pin轉小3pin接頭把120v的馬達電源單獨接出來,

如果火蝠定速會吵,就換一般版1500的pwm 靜蝠,
待機時,讓主機板把轉速降下來,
燒機時,轉速再拉高,
e3 1230 v3的溫度應該可以壓在60度以下...

說句簡單點的話,如果120v壓不住,
你換CM 212X或真魂120M也一樣壓不住...
120V的實際散熱能力比市價1000元左右的散熱器好(212X、120M、T40),
比1500元左右的稍差
(真魂140,Cryorig H5 UNIVERSAL,利民 Thermalright Macho Rev.B,Thermalright TRUE SPIRIT 140 POWER )

不要弄半天搞錯方向...
就跟EANCK大大說的那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9&t=4309282&p=1
最後甚麼風扇都沒換,就是主機板的設定跟冷排換位置就解決了....

bi10235 wrote:
1500轉火蝠的風量算好了,隨便也比穿甲彈強,
所以問題絕對不是在火蝠...


我在講"風壓"唷,不是風量,
那是不同的物理量,但2者的關係大致成反比。
而且sky20560最後是有換風扇的,新的比原先的多了30%風壓,
所以他最後回覆的結果是2個變因造成的。

============
從kwing96的描述,我猜他原先是將2顆"蝠扇"裝在散熱排前後,
這可讓風壓相加,風量也會比只裝一顆時來的多。

如果原因出在"火疾風"講的點上,可以先自行用手稍為加壓,
觀察燒機時的溫度變化。

反正現在就看他逐一實驗的結果才知道癥結點在哪。
eanck wrote:
我在講"風壓"唷,不是風量,
那是不同的物理量,但2者的關係大致成反比。


??應該是正比吧....(小弟不才不曉得有沒有說錯....)

火蝠1500-->1.4MM H2O
穿甲彈2代--->1.05MM H2O
SF-F102-->0.94MMAQ

怎麼看都是火蝠強....
如果原廠數據可以參考的話....

火蝠如果全速,一定會有聲音,而且那個聲音很明顯,
如果沒聲音就表示風扇被降速了,
而且一般主機板的小3PIN接頭不會那麼多,
所以也可能是連120V的馬達都被降速了(120V全速也是有聲音的..)...

~~~~吹冷排用安耐美 火幅(調1500RPM)及靜蝠定速,在主機板設定為靜音~~~~

120V我用全速1600轉的PWM風扇,壓AMD X4 965
馬達全速,待機風扇900轉時,比室溫高10~15度,沒道理E3-1230 V3的溫度比X4 965高
那個火蝠應該被降到剩8~900轉,那個靜蝠如果是接同一個插座,應該只剩500轉左右,
燒機上80度,是合理的....
0931779549 wrote:
+1另外這顆散熱排...(恕刪)


這我去年組留的圖,殼N400,前方進氣,上方後方出氣


剛開始燒機一直過不了,後來爬文發現是水冷扣具下壓力不夠的問題,墊上墊片後就好了

不過原本付的風扇(0.37A)全速轉是真的蠻吵的
(檢查幫浦插CPU_OPT,冷排風扇插CPU_FAN)
風扇轉速 600~2400 RPM (PWM) ± 10%
風扇風流 19.17 ~ 86.15 CFM ± 10%
風扇氣壓 0.31 ~ 4.16 mm H2O ± 10%

樓主要靜音的話冷排就要加大降轉數,或是改放進氣,拿2個風扇對鎖水冷排也可以試試(像120XL)

120V現在我拿來壓i7 4790K(4.4GHz)是有點壓不住說,燒機70~77度
顯卡我用NEXT X31壓GTX 980 (1.5GHz)燒機50度

殼我換N500,風扇配置是這樣,在考慮要不要把CPU的水冷排移到進氣


後來發現水冷超頻的話原本周邊元件該有的對流減低很多,索性就把原廠風扇鎖上去了,效果還不錯



其實改水冷後還要注意供電跟記憶體有沒有風流

改風扇後待機


改風扇後玩遊戲


火疾風 wrote:
這我去年組留的圖,...(恕刪)

其實改水冷後還要注意供電跟記憶體有沒有風流


你貼的熱源圖是用甚麼儀器拍的?

如果附上mb背面的熱源圖,會更容易比對和說明。



bi10235 wrote:
??應該是正比吧....(小弟不才不曉得有沒有說錯.... )



所謂大略承反比,是指同一款風扇的比較,
當你看的懂p-q curve時就會懂了。
[ 教學 ] 如何分析風扇的優劣? 官方公佈的風流量、風壓不代表真實情況


bi10235 wrote:
火蝠1500-->1.4MM H2O
穿甲彈2代--->1.05MM H2O
SF-F102-->0.94MMAQ

怎麼看都是火蝠強....
如果原廠數據可以參考的話....


蝠系列3款我全買了,買了之後才知是中看不中用的垃圾。
它的特點在風量大,風壓方面完全是弱點。

一般使用者是將風扇裝於機殼內側,
火蝠可用於機殼的進氣、排氣,
而側邊有洞的銀蝠、靜蝠只適用於機殼的排氣,想要有效進氣必須裝於機殼外側。

風壓弱的關鍵在於它的葉片設計很糟,
蝠系列唯一個優點大概是軸承耐用吧。

=========
你如果常看風扇數據,就會發現這幾顆的風壓都很弱,放響屁時的風壓都比它們強,
用於風阻大的散熱排、鰭片就是完蛋,
通常沒有3.0mmH2O以上都別想有好的效果。

給你一個基本觀念,先求吹的進去,再求風量夠大。
eanck wrote:
你貼的熱源圖是用甚...(恕刪)


使用熱像儀 FLIR E4(刷E8),MB我再來拍看看背面

基本上發熱源是CPU、CPU供電電感、記憶體、南橋

原本的設計是配合CPU風扇有強制風流,改水冷變自然對流+機殼對流,尤其有超頻的話供電那邊溫度蠻明顯上升的

那看記憶體顏色就知道了,原本換水冷沒有風扇的話記憶體2之都是紅色溫度範圍,幫浦上有改風扇後靠近CPU那邊的記憶體溫度就降下來了

是不知道有沒有可能在同一個水冷排達到減低風扇轉數,散熱性能不變(熱交換率一樣)

這個水冷排我也移了2~3次,有試過用吸的(排氣)效果不好而且有點吵,打算找2個一樣型號的風扇1吸1吹看看會不會比較好
火疾風 wrote:
使用熱像儀 FLIR E4(刷E8),MB我再來拍看看背面

基本上發熱源是CPU、CPU供電電感、記憶體、南僑

原本的設計是配合CPU風扇有強制風流,改水冷變自然對流+機殼對流,尤其有超頻的話供電那邊溫度蠻明顯上升的

那看記憶體顏色就知道了,原本換水冷沒有風扇的話記憶體2之都是紅色溫度範圍,幫浦上有改風扇後靠近CPU那邊的記憶體溫度就降下來了


這可是好東西啊, 你買多少錢? 35000?
怎麼會捨得買這個?


你如果有夠大的水冷排,例如可以讓兩個12cm風扇並排安裝的尺寸,
熱源圖可以發現各部位的溫度差。

小水冷排也可以觀察,只是頭末兩處的溫差不夠明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