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 wrote:
恩恩不過現在很多ro...(恕刪)
基本上.. 802.11 是一個半雙工去模擬全雙工的標準..
跟802.3是完全全雙工的標準是不同的
802.11 的無線電波在同一時間只能有一方傳送訊號.. 而不是像802.3 可以同時傳送訊號
所以您的什麼理論值目前還沒有人做出來.. 不是做不出來.. 而是物理限制就在此
所以實際throughput 是不可能接近理論值的..
前面有人要講成data rate .. 其實也是對.. 因為在傳輸時其實是有到這個rate
基本上就802.11 的標準而言.. 一個RTT本來就是比802.3 長
一方傳完一段packet就必須等待另一方回一個ack..
所以通常你會看到理論速率在802.11 a/g 是54Mbps
而實際出來最好的throughput 大約就在 20 ~ 22 Mbps 左右
這個是物理特性上的限制.. 不是做得出來做不出來的問題
應該要把這一點做個釐清
另外.. 就802.3 Ethernet 而言.. 目前也不太有人真的能把理論值的througput 衝出來,都還是有一些因為訊號衰減、線材品質或是封包overhead 造成的throughput 耗損.. Gigabit 的Ethernet 我自己在工作時看過的最高throughput 就大約到 890 Mbps ~ 92X Mbps .. 我不知道有用的設備比我好的大大可以測到多少.. 但是我看過的case 也沒有真的到 1 Gbps
802.11n 的速率取決於MIMO的天線數與 Modulation..
目前有產品做到600Mbps 沒錯.. 但是那是因為天線數夠多達成.. 而目前市面上看不太到的原因是因為那樣子的成本太高了.. 不太會有一般消費者市場負擔的起這樣子的solution ..而且也沒有這個環境需要到這麼高的速率
現行消費者市場看得到的solution 最高大約就在3T3R的solution..(Data Rate 到達 450 Mbps). 我自己玩過的結論是throughput 在一般短距離(50公尺內)做LOS量測出來要到達200 Mbps 以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只是真的有多少使用者要用到200 Mbps 的環境呢

一開始802.11n 的市場是以 2T2R 或2T3R為主力... 不過近半年來因為成本及價格考量.. 也開始慢慢有所謂低階市場或是高階市場的區分了.. 甚至還有些利用802.11n 的modulation 來取代舊的802.11 g solution 的做法..
802.11n 慢慢會成為市場環境應用的主流.. 使用的人也會慢慢增多.. 就如同市場當年從 Faster Ethernet upgrade 到 Gigabit Ethernet 一樣.. 都需要點時間.... 當時間慢慢過去.. 技術應用的占有率才會漸漸打開.
台灣因為現行Internet 的速率過低.. 才會沒有高速率環境的需求.. 在歐美這方面的需求其實是比台灣多的
當你的Internet 速率超過20Mbps以上時.. 802.11n 就會是一個選擇
actt wrote:
單就802.11n來...(恕刪)
不是router 不夠力..
有時候使用者安裝網卡的系統平台也必須夠力
Wireless card 很多的運算都是利用driver 靠在使用者的PC平台的資源去做運算
所以使用者的Desktop / Laptop 如果不夠力.. 是有可能讓效能的瓶頸卡在機器上的
之前就遇過很多使用者反映throughput 上不來..
後來去量測才發現throughput 跑下去時 CPU 的 loading 都幾近80% ~ 100%
另外.. I/O 的介面速率也有關
USB 1.0 只有11 Mbps
叫它跑802.11 a/g 甚或是802.11 n 是怎麼跑得起來..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