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量的網路交易,該念哪本教科書?

善變沒天良 wrote:
上次江蕙的門票還有小...(恕刪)


沒有地方學

而且

你也不需要學

因為

如果這個公司,要求你一進去就搞個系統出來,那這不會是大公司,所以根本不用應付那麼多同時連線

如果這個公司是大公司,會有你說的這種情況,你進公司後不過就是個小螺絲釘,不可能交給你一個人搞

所以你學這個幹嘛??



不要提GOOGLE

這是一間很可怕的公司,拿寬宏跟GOOGLE比,不要說拿懶覺比雞腿

我看根本就是拿懶覺毛比象腿


GOOGLE不只硬體超強(你看他的伺服器群有多少?)

軟體的部分,那些都是一等一寫程式的絕世高手而且也不會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高手如雲的公司,真的不要拿GOOGLE來跟台灣任何一家公司(軟體公司)比,因為比都沒辦法比
嘘は真実の影!

善變沒天良 wrote:
上次江蕙的門票還有小...(恕刪)


你只要學會賺錢的能力就好,真的有心要去,就請人代排代買(不要跟黃牛買!)

善變沒天良 wrote:
上次江蕙的門票還有小...(恕刪)


還是要從基本的學起吧?
跟古哥一樣,花大錢就對了
突然想到,以後類似的賣票系統就交給證交所 (目前證交所每秒可以處理五萬筆交易)
把門票當股票賣,保證不當機

善變沒天良 wrote:
上次江蕙的門票還有小...(恕刪)

善變沒天良 wrote:
上次江蕙的門票還有小...(恕刪)


真有興趣看這本書

博客來-從車庫的舊PC到百萬台伺服器:巨型網站成長從無到無限大,技術架構大揭祕
善變沒天良 wrote:
上次江蕙的門票還有小...(恕刪)


你舉的例子太爛了

台灣的視野規模不可與國際大企業相比

國際企業肯捨得花大錢在各個國家與據點重要大ISP data center架設伺服器分散服務他的鄉民

而這種一次性與唯一針對性的大量 ;
用台灣經營者的觀點看是沒有一家能做得起來的
(就如同被大量封包攻擊)
連國外也很難針對單一針對性搶進的工作能承受

舉例來說
9/26 搶 iphone 6 Apple 官網一樣是會破圖 不過至少勉強還可運作

結論是
盡量避免這種一次單一時間性的搶購
(例如採用報名後抽籤制就沒人同一時間搶)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大哉問阿!正好小弟在做類似的工作就臉皮厚一點來回答!

network device-->L1 to L7
OS
VM(Cloud)
DB
AP
cluster
DB
Server
Storage
distributed computing
backup
IDP/IDC
performance monitor/tunning(去看報紙宏碁的畫面)
pressure test(奇怪竟然有人上線前不做壓測)
SLB/LLB
DR
experience(放探針找bottleneck,SQL tunning,memory usage/release...)
to sum up就是IT全部
沒有這種書
就算有一定也是皮毛
而且很快會因為跟不上時代而沒人買
...................................

真的
寫實務的書過幾年後就會被嘲笑
軟體先決

軟體寫的不好, 硬體堆得再多還是會出事

僅拿效能來說, 並假設軟體架構和設計在水準之上

系統上線前, 理論上應該經過不同等級的壓測

有了基準值, 硬體及頻寬就很容易規劃

但如果需求量超出客戶自己評估的最大極限, 這就是客戶自己的問題

如樓上說的, 這幾乎涵蓋IT大多數的領域

絕對不是一本書可以教的

現在雲端管理也非常人性化

透過PAAS或IAAS直接部屬在雲端上

省去大量的硬體投資

突來的需求也很容易應付


哈哈平 wrote:
多好...罵了一句被回收
引出那麼多有意義的討論...值得啦...


這(棟樓)標題是我近來在01遇過看過...最有意義的文之一了
插花一下
小弟在ISP打滾數十年
我對所謂壓力測試的態度是嗤之以鼻的
不是說它沒用,而是那是人員自己設條件來爽,或是讓自己心安的。但使用者會按這種條件下操作?我認為那是笑話

我認為只有真正上線才是真正的壓力測試,雖然還是會做,但只參考罷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