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路慢的真相不是中華電信(追加內幕:立委逼台鐵、媒體洗腦、政府補助)


toocck wrote:
也不能講人家民營無能...(恕刪)


我可以請問一下240億數字的出處嗎?

因為我記得並沒有公開的數字,只有前陣子新聞中華電信說自己先後復了多少錢給國庫

莫非你是當初參與談對價的人??

或者你說的並不日用戶迴路?
viccheng1925 wrote:
即然知道香港 ISP 並不是只賺「固網寬頻用戶」,還會問
"所以又何必要那麼執著什麼「用戶佔有率」
那些都只是零頭的,蠅頭小利而已"
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沒有那個"蠅頭小利",又那來的其他?
你說對了,台灣就是像你這樣,只會內鬥,看著別人好不正視問題點,只會駡自己的小孩給別人看,別人的小孩都特別优秀。...(恕刪)


我是覺得你可能看不明白前面在講什麼東西

有興趣可以看相關資料:
網路世界仍有強權,ISP介接仍視協商結果而定


*************************************************

國際頻寬,除了要建設海底電纜
其實與別國的 ISP 介接,是要付錢給對方 ISP 的
(互連基於 transit 的情況)

一般是看流量進出收費
輸出多,就可以賺別國 ISP 的錢
輸入多,則要付錢給別國 ISP

像美國有 Facebook、Youtube 等重量級網站
台灣人去上那些網站,流量由美國輸入到台灣
台灣 ISP 是要付錢給美國的

香港有很多國際知名免空
台灣民眾不用錢的狂下載,香港流量一直往台灣輸入
同樣的,台灣 ISP 也是要付錢給香港的

反觀台灣有什麼知名網站?可以把流量銷出去的?
好像就沒有什麼特別的網站,能製造大流量往國外送

一戶寬頻用戶,了不起一個月收他 999元
但是 ISP 之間流量在 transit
那個費用都是幾千萬、幾億在算的

假如台灣網速夠快,民間出了驚人的雲端網站服務
比如 Youtube、Facebook 那種等級的
或者退一步來講,有大量的國產免空,視頻網站

別國 ISP,與台灣介接的時候,就有資格可以談價碼
看 transit 流量的錢要怎麼算

以上是比較白話的說明啦
實際 ISP 之間介接要複雜許多,可能不是上面講的那樣
但是費用仍是存在的,看雙方誰的內容比較強而定

有興趣可以看相關資料:
網路世界仍有強權,ISP介接仍視協商結果而定


很多網友反對升速和降價
無非是不希望看到從寬頻用戶那邊得到的錢縮水了
(從國人口袋挖的錢減少了)

但是你們要考慮一點,ISP 賺錢是全方位的
固網寬頻用戶,那只是一部分而已

國際間的 peering 收入,有考慮到嗎?

還有國內各 ISP 間的 peering 收入,有考慮到嗎?

一戶寬頻用戶,你了不起收他 999元,或 1千多
但 ISP 之間的 peering,費用都是幾百萬、幾千萬、幾億在算的


提昇網速和降價,對 peering 有什麼幫助呢?

如果網速高了,費用低了,雲端產業就能發展起來
到時會出現很多重量級的網站
內容強了,就有條件去和別人談 peering 要怎麼收費(互連費)

不僅幫到國家經濟,也幫到 ISP 自己


21世紀,是一個科學的時代,經濟都在講雙贏
很多人去讀什麼 MBA、工商管理經濟學博士
無非就是要創造雙贏

如果只是壓榨就能賺錢,這麼沒技術含量
那大學研究所,何必還開設那些經濟科系
壓榨誰不會,人人都會 ...

antagonist1 wrote:
我可以請問一下240...(恕刪)


以當年對價的股本來看.
在股票未上市上櫃之前.股票的錢就是實值.實收700萬仟股.佔35%得來的....我的算法不能講全對.但也不是完全無道理的.就是筆爛帳.中華電信相關資料

股票面值的作用之一是表明股票的認購者在股份公司的投資中所佔的比例,作為確定股東權利的依據。第二個作用就是在首次發行股票時,將股票的面值作為發行定價的一個依據。一般來說,股票的發行價格都會高於其面值。當股票進入流通市場後,股票的面值就與股票的價格沒有什麼關係了
交通部是中華電信公司的創始股東.在初始值時一定是10元.後面即使漲再多.第一次的定價前<也就是最早>.一定是票面10元.請參考公司法

===================================
查了中華釋股的資料.發現了
交通部於九十一年十二月第一次中華電信公開釋股時,以洽特定人方式在短短十天內將中華電信高達13.47%股票讓售給國泰、富邦及台灣大哥大等特定財團,幾乎全由蔡家所囊括。由於國泰與富邦蔡家掌控台灣大哥大與台灣固網等通訊傳播產業...講難聽點.這不是罵中華等同罵台哥大?

=====================================

viccheng1925 wrote:
報告董事長,我只有一點不明白,即然是顧及大眾的利益,為什麼是成本價給財團,而不是成本價給大眾?要損失一點錢,為什不損在大眾,而要損失在財團?
這就像菜農辛苦種菜,政府規定他只賣給中間的菜商,以免菜商沒錢賺,而消費者只能買到更貴的菜。



第一,我不是董事長,所以我不可能明白真正董事長的想法,想知道請直接去找他

第二,成本價給大眾的意思是中華自己包就好了,其它業者少來分一杯羹是嗎?
以消費者的立場,當初如果都給中華做到現在可以比目前便宜,我一定舉雙手贊成
管你是誰賣菜給我,我買的菜有便宜就好,可惜我不是決策者,只是個任人宰割的買菜的消費者
只是你能保證給中華一個人包,目前的情況就能改善嗎?

第三,要損失一點錢,為什不損在大眾,而要損失在財團?這就像菜農辛苦種菜,政府規定他只賣給中間的菜商,以免菜商沒錢賺,而消費者只能買到更貴的菜。
成本價是"租"給財團還是"賣"給財團?中華自己做的ISP沒有"成本價給大眾"嗎?
這點我覺得你邏輯很奇怪,如果覺得那些ISP菜商業者在剝削,你可以選擇不要買
去買產地直銷的啊?中華沒有做自己的ISP嗎?
像我不喜歡給中華賺,從撥接數據時代到現在就一直給SEEDNET賺
手機用台哥大的(其實是以前手機開始普及後親戚為業績辦給我就懶得換了)
這是我個人的選擇,你也可以有你個人的選擇
政府並沒有規定他"只"能賣給中間的菜商,而他自己則不准賣菜!

我知道講這些又會回到NCC不給中華降價的問題
因為中華降價會影響那些ISP中盤商賺錢,所以那些ISP商就塞錢給NCC,逼NCC施壓中華電信
以上是那位喜歡批別人是財團打手的仁兄邏輯,不知您是否也是此邏輯?
我覺得很奇怪
那這樣NCC到底是無能還是有能?
它貪腐,但它管得動中華電信,那這樣NCC怎能廢掉?
NCC廢掉的話以後靠誰管中華電信?
貪腐收錢跟有能無能是兩回事喔!(前總統就是最好的證明)
況且這裡也有人講了
gainplus99 wrote:
網路費用高就是因為市場扭曲的問題,NCC不願意通過中華電信降價的方案考量是因為
中華只降零售市場價格不降批發市場的價格,而且在IP peering設下一大堆不合理的條件,
所以存在市場擠壓的問題,長期下會逼迫其他業者退出市場,最後只剩中華一家。
大家可以罵其他固網業者不建設,但是這個原因不可以讓中華電信開脫而不受管制。

零售市場價格與批發市場的價格各是指什麼應該不需要我說明吧?
講網路專業你們比我內行
台灣真是充滿令人驚奇的地方!!!

我的記憶中,20年前,電信局獨家擁有行動電話業務時,申請行動電話要好幾個月。
後來開放民營後,台灣大哥大一直建設基地台,後來數量好像比中華電信還多,
所以台灣大哥大有一段時間超越中華電信,成為行動電話龍頭。
中華電信為了奪回龍頭地位,也建了不少基地台和費率優惠措施。
最後大家都可以享有良好的訊號和多樣化的費率選擇。

如果,台灣大哥大只是以成本價租用中華電信基地台,
我相信現在的行動電話訊號一定很差,而且費率選擇也少。

最後,不要忘了之前台灣大哥大/遠傳對行動上網的限速行為,
畢竟,財團主要目的是賺錢,而不是照顧人民。

antagonist1 wrote:
我看了一些人的講法 ...(恕刪)


因為我沒聽到你所謂是和不是的說法是什麼,所以不便回答,也許是對方的表答方式讓你誤解也不一定。
並不是天馬行空或選錯,而是當時的美夢被DSL打碎,當時的ISDN很貴,用光纖取代是可行,ISDN後續是T1、T3、E1等等的固接專線,我現在公司請一路E1是2萬,E1才2.44M,我請一路光纖20M也是2萬,所以在當時的時空背景,用光纖取代銅線,並沒有錯,錯的是後來的補救做法及政府的規則。

ISDN和DSL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ISDN把訊號轉成數位,傳輸的設備比較貴,終端要改用ISDN設備,但DSL用簡單的方式,是電話撥接的昇級版,把語音和數據跑在同一條線,只需要一個簡單分崎器,就分離了,不需改客戶終端。簡單的比喻就是看顯示器,D-SUB是類比,DVI是數位,只有D-SUB的顯示器,比有DVI的便宜多了。

Luckypro wrote:
台灣真是充滿令人驚奇...中華電信為了奪回龍頭地位,也建了不少基地台和費率優惠措施。
最後大家都可以享有良好的訊號和多樣化的費率選擇。
....(恕刪)


中華也財團化了.至少心態上是這樣的.不然不會那麼多.中華就是該賺錢的聲音出現...

還有中華會趕上.也是有原因的
以下分析.先佔
Luckypro wrote:
台灣真是充滿令人驚奇...中華電信為了奪回龍頭地位,也建了不少基地台和費率優惠措施。
最後大家都可以享有良好的訊號和多樣化的費率選擇。
....(恕刪)


中華也財團化了.至少心態上是這樣的.不然不會那麼多.中華就是該賺錢的聲音出現...

還有中華會趕上.也是有原因的
中華在初對上民營業者時.原本是隻大笨龍.直到中華人最恨的賀陳旦出現.中華才強起來的
加上入股神腦.及XDSL的出現.不論在固網.行動各業務再度成功.

光世代大躍進賀陳旦
中華電信併購神腦國際立委檢舉賀陳旦涉內線交易
中華電信工會以「保障工作權、撤換賀陳旦」為訴求
賀陳旦用三階段連環計....前面的路,賀陳旦已經規劃鋪陳出來,但是中華電信能否走得下去,就必須看體質夠不夠強----那時的中華都不一定走的下去.跟今日的霸主完全不一樣.賀陳旦是中華的救星
Kao0911 wrote:
第一,我不是董事長,...(恕刪)

第一。開個玩笑別生氣,因為你自己說假如你是中華電信董事長,反正你不是真的,我也不是真的,過過乾隱又何妨?

第二、那你能保證現在NCC的做法就會改變現況?

第三、這個比喻有那麼糟嗎?我以為不錯說,那就改詳細點,菜農(中華),菜商1(中華ISP),菜商2(其他固網),菜商3(其他ISP),運費(線路費),消費者。菜農賣菜分零售價及批發價,問題是政府規定菜農,要成本價給所有的菜商,政府又規定菜商1,你是最大的菜商,你的價格由我決定,所以消費者跟本沒有直銷價好買,因為菜商1的價格是被限定的,所以所有的菜商都有志一同的,只比菜商1,低一點點(中油和台塑的關係),造成消費者沒有便宜的菜價可買。
好笑的是菜商2,他因為種菜很辛苦,就不去種菜了,因為當菜商好賺多了,菜有任何問題,請找菜農,菜不是我種,我只須付運費,這中間你的車子故障、保養、道路封閉,等等是你菜農的問題,看到了嗎?大家的菜都來自同一個菜來同一個菜農,沒有其他菜農在競爭,政府如何放手讓菜商競爭?沒有競爭,又那來的直銷價?

至於我是不是打手,就看你自己的想法,對我來說我只是在討論台灣的網路環境,我才不管對方是誰,就算是打手,只要他提出是合理的,我管他是不是打手,台灣是民主國家,論壇是一開放的空間,人人都有發表自己想法的權利。

SEEDNET用的線路還是中華,要換CABLE才有用。
第一,我沒有生氣,我要生什麼氣?我只是不小心嚴肅了點...

第二,我是不能保證,但你也不能保證,都不能保證的情況下只能賭一邊
問題是你我都沒資格下賭注啊~~
你大概是覺得,NCC做莊一定輸的.....

第三,
viccheng1925 wrote:
第三、這個比喻有那麼糟嗎?我以為不錯說,那就改詳細點,菜農(中華),菜商1(中華ISP),菜商2(其他固網),菜商3(其他ISP),運費(線路費),消費者。菜農賣菜分零售價及批發價,問題是政府規定菜農,要成本價給所有的菜商,政府又規定菜商1,你是最大的菜商,你的價格由我決定,所以消費者跟本沒有直銷價好買,因為菜商1的價格是被限定的,所以所有的菜商都有志一同的,只比菜商1,低一點點(中油和台塑的關係),造成消費者沒有便宜的菜價可買。
好笑的是菜商2,他因為種菜很辛苦,就不去種菜了,因為當菜商好賺多了,菜有任何問題,請找菜農,菜不是我種,我只須付運費,這中間你的車子故障、保養、道路封閉,等等是你菜農的問題,看到了嗎?大家的菜都來自同一個菜來同一個菜農,沒有其他菜農在競爭,政府如何放手讓菜商競爭?沒有競爭,又那來的直銷價?



你這串解釋並沒有提到零售價及批發價的運作情況
既然價格由政府決定,政府直接降價其它菜商不就跟進了?中油只要降價,台塑一定跟進
因為不跟進對台塑一點好處都沒有
不需要啥競爭,消費者就有便宜的菜可買,這麼簡單的事為何一定要搞這麼複雜?
真要競爭你只能開放讓菜商自己種菜,否則一點意義都沒有
只是要讓菜商自己種菜你也得給它塊地種,現在土地都在中華手裡
當然菜商是否肯自己種菜那又是另一碼子事
我說過,對網路專業我是外行
換我寫故事給你看吧~比較長一點
------------------------------------------------------------------------
一個老農夫有一大塊農地 但頂多只能種地瓜
這農夫老了,要把農地分給他的兒子們, 老大,老二,老三
農夫希望兒子們一起繼承這塊地,但是老二老三覺得這塊地只能種地瓜沒搞頭
想去搞別的地直接種稻米
老大只好自己接收這塊爛地種地瓜
後來有人告訴老大說,這塊地整理一下就可以種稻米
於是乎,老大一個人辛苦的整理那塊地,嗯?真的能種稻米,開始大賺
老二老三本來以為能找到別塊地種稻米,結果投資失敗
發現原本老父給的地可以種稻米,就去找老大
老大說,這米我自己種的,我頂多只能批發米給你們去自己賣(註1)

一段時間後
買米的人覺得米跟其它地方比覺得有點貴,希望老農可以降價便宜一點
老農就告訴兒子們,你們能賣便宜一點嗎?
老大說好啊,那我就賣便宜一點,但這時老二老三就說話了
不行啊~老大把零售價降低,我們賣的米就沒利潤了,老二老三就去投訴老農
老農就告訴老大,不可以隨便調降零售價
老大就很委曲的告訴買米的人,沒辦法,老農為了老二和老三不准我降價
你們有問題,去找老農或是老二老三
(事實上老大降批發價就解決了,因為老大自己也賣米,他自己沒有批發價的成本)
(老大的零售價=老二老三的批發價+利潤)

再一段時間後
老二覺得老大給他們的批發價太貴了,他很難降成本
於是聯合老三要求老大降批發價,甚至不爽付錢
老大:老二你敢不付錢我就斷你的貨
結果在老農出面協調下, 老大才繼續供貨給老二

再再一段時間後
消費者慢慢的忍不住了米價比外地貴了、這時老大也做出了新品種的稻米
老二老三也受不了了就跟老農說了、可不可以把地再分一次、讓大家公平
老農想想,嗯,有理,本來地就應該是均分的,就要求老大把地均分的讓出來
並告訴老大說、你是老大、照顧小弟是應該的
老大就很不爽的說、當時要分地是他們自己不要的、我都搞好了才來要我分?
於是,老大開始和老二老三翻臉
---------------------------------------------------------------------------
註1:第一段的真相有待查證,因為有不同的聲音說是老大故意欺騙老農不讓老二和老三一起繼承這塊地,藉口是只有長子才能繼承
老二老三無奈只好求去
等老大地整理好了米都種出來了,老農才發現這樣不公平
為時已晚,地和米已經都是老大的了
老二和老三後來想要只剩旁邊的排水溝
---------------------------------------------------------------------------
有沒有比你的淺顯易懂一點?
結論是: 老農無能, 老大自私, 老二老三貪懶
最後倒楣的是誰? 買米的人

演員:
老農:政府(NCC)
老大:中華
老二:台固
老三:其它民營業者
農地:線路
米:ISP
買米人:消費者


另外,我不是說你是打手
我是說本串首篇那篇文章的作者在原PO處批我是財團打手,只因我質疑他的文章可信度

SEEDNET是長久以來懶得換,當年CABLE穩定度並不好,當年有玩線上遊戲(天堂),穩定度很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