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推300M 台灣大1G應戰

MinFanLu wrote:
等台灣大方案出來再說...(恕刪)


同意! 又不是台灣大的工程師
一堆猜測似乎都言之過早~

光世代推100M,台灣大凱擘推120M、200M
光世代推300M,台灣大凱擘推1G(想要)
...
這些只是業者間良性競爭的結果,但這不重點
網路這檔事,就是性價問題
以過去普級經驗:千元以下、可供裝區範圍才是重點

而上下傳速度、穩定度、連外順暢度
每個人的環境不同,追求的不同,容忍度不同
很難說得準,實在無需拿技術來說教~~

朋友大安文山區用凱擘120M,算是很OK,包含4K的youtube,大陸視頻都頗順,BT的話就是24小時放那邊下,沒聽到什麼大抱怨,畢竟又不是趕著拿來做生意的。套一句他的話:「人家提供的是到局端的頻寬,不是保證你BT的頻寬,這樣的價格已經OK了」
光截點頻寬上限、集縮比這種月經文、日經文,從凱擘100M+SMOD推出就一直被拿出來恐嚇人
凱擘100M及120M現在客戶數應該不少了吧! 但似乎也沒有影響到太多人
為什麼? 因為他們也在切割光點~
生意是動態的,沒有一個商業公司會reserve超大的頻寬在一個沒有人用的區域,反之亦然
難道再走回東森寬頻時代的老路?

買菜前先比菜,你可以多認識每家ISP的優缺點(對你個人而言),去衡量最適性價的業者
24小時給你滿載10MB/s,一天可以下843.75GB,一部藍光40G,等於可以下21部
是有那麼多藍光還是有那麼時間?
真有~ 那真是另人羨慕,趕快去申請保證頻寬的專線吧!

老話一句,雖然不是喜歡蔡家,人家也是出來做生意的,業者有業者的盤算,消費者有自己的盤算
在競爭市場裡,競爭是動態的,每天都在變動與修正,這些趨力不是來自技術,而是商業活動
像小弟家(中永和)舊社區,都是老人家居多,總是等不到光化,中華外包技師也說priority在很後面...
但若新視波全區可供1G而且在千元以下時,中華的態度還會這樣嗎?
這就是商業的趨力...
esonchih wrote:
同意! 又不是台灣大...(恕刪)


你錯了 放在停一個天平 絕對不會是一樣價格

台灣這些第四台業者的Cable Modem 為什麼價格會比Hinet 較便宜 就是偷集縮比........

如果做到和 Hinet(中華電信)一樣的集縮比 一定貴上許多

如果台灣有規範 一個光纖節點 集縮比最高不能超過多少,,,,,,第四台業者的Cable Modem上網價格就不

只現在這樣了


我們要的競爭是良性的競爭 而非白爛的競爭,,,白爛的競爭 這樣對消費者有甚麼好處? 名目速度有這種方案 但品質更差而已

業者推出1Gbps下載速度方案 但結果高達集縮比 1:50 ? 這樣有比較好嗎?


為什麼石大 也一直強調 如果中華電信未來有推出1Gbps下載的速度方案 (FTTH)
但GPON 局端的卡版不是用 10G光口(總下載頻寬)還是繼續用2.5Gbps光口(下載總頻寬) 他也建議不要申辦 就是因為集縮比太高的話 網路品質一定好不到哪裡去

PS: 一個GPON卡版 可收容64個FTTH用戶



另外 不要說第四台業者Cable Modem 1Gbps的下載速度(全區都可以供裝) 如果低於1000元/月 就會情勢大逆轉, 事實上如果連 200M/20M(幾乎全區都可以供裝了) 價格即使落在1000元/月以下 也是沒甚麼人會去安裝 目前的態勢就是很明顯了......

90%的人 如果可以安裝 Hinet 100M/40M VDSL/FTTH一定毫不考慮安裝, 而不會去考慮 200M/20M(幾乎全區都可以供裝了)Cable Modem


中華電信 VDSL/FTTH這一次免費把 100M/20M 升速到 100M/40M 早就做好評估與算計好了
因為他們知道用戶在意的是甚麼 上傳速度 還有 品質速度(尤其是連大陸的)
不管是 第四台業者的 200M/20M, 120M/20M, 100M/20M, 60M/20M 這些級距Cable Modem都會全部被打趴

之前台灣大寬頻 或 凱擘大寬頻 最引以為傲的 尖峰時段 連大陸的速度 目前也沒有說有多好
反而最近是Hinet大進步, 所以去申辦 台灣大寬頻 或 凱擘大寬頻 Cable Modem誘因就大大減低了





chih_haohung wrote:
台灣這些第四台業者的Cable Modem 為什麼價格會比Hinet 較便宜 就是偷集縮比........


即使如此, 只要一般用戶用起來沒什麼差異,我看不出有什麼不好,畢竟是省錢的作法

chih_haohung wrote:
如果做到和 Hinet(中華電信)一樣的集縮比 一定貴上許多


這個我不解,因為Gpon的整體設備比Docsis3便宜嗎?

chih_haohung wrote:
我們要的競爭是良性的競爭 而非白爛的競爭,,,白爛的競爭 這樣對消費者有甚麼好處?


白爛競爭? 你指的是凱擘台灣大的200M/20M跑不到,還是中華的FTTH普級率很低,還是其他電信業者很少自建電路,還是其他有線業者還是停在120M/10M
我不是在比爛蘋果,而是台灣這樣的環境下,業者各自有著算盤。中華的300M是年初放消息,推著台灣大凱擘前進到200M,甚致喊出1G...雖然我也很懷疑以他們的架構要怎麼做?...但至少在前進了!! 這就是好處...至於能否做好,等東西出來再評論吧~ 現在說都還太早

chih_haohung wrote:
為什麼石大 也一直強調 如果中華電信未來有推出1Gbps下載的速度方案 (FTTH)
但GPON 局端的卡版不是用 10G光口(總下載頻寬)還是繼續用2.5Gbps光口(下載總頻寬) 他也建議不要申辦 就是因為集縮比太高的話 網路品質一定好不到哪裡去


就技術面石大說的不錯。但網路世界不是只有技術,如果10G與2.5G的卡板成本差異過大,而且必需由用戶支付該成本,我還是暫時希望中華出2.5G卡板版本的1G,等用戶數起來了,等10G卡板價格降了,中華自然汰換2.5G卡板,我也不用多付錢... 這就是我的答案。

chih_haohung wrote:
不要說第四台業者Cable Modem 1Gbps的下載速度(全區都可以供裝) 如果低於1000元/月 就會情勢大逆轉, 事實上如果連 200M/20M(幾乎全區都可以供裝了) 價格即使落在1000元/月以下 也是沒甚麼人會去安裝 目前的態勢就是很明顯了......


錯了! 這是需求性與訂價策略交互的結果~ 不過我懶得整理他們家的資費,打個比方給你,應該可以理解。
6顆蘋果80塊,10顆蘋果90塊,20蘋果100塊,你想怎麼買?
-20袋裝的蘋果單價是5塊最便宜,但是我怕吃不完
-6顆袋裝的蘋果單價是15塊最貴,我覺得不划算
-那就買10顆一袋的吧~
我猜無論凱擘/台灣大/中華,最多用戶數都落在中間50M~60M左右,這是人性,是消費心理,不是技術造成的選擇

chih_haohung wrote:
90%的人 如果可以安裝 Hinet 100M/40M VDSL/FTTH一定毫不考慮安裝, 而不會去考慮 200M/20M(幾乎全區都可以供裝了)Cable Modem


這個是你個人觀感吧??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359
資策會的調查結果,似乎不是你說的90%選了光纖(FTTx)

後最一段:
中華也是因為競爭,改善了連陸的情況,echo第三段,這也是競爭下的好結果;套句遠傳4G的廣告,恭喜你終於追上未來了。當然他是追上了台灣大與凱擘的連陸速度 (我自己也還沒測過,今晚我回家試試,再回來補貼)
你說得好像中華「民之欲常在我心」;但至少不適用我,如果不是幫我把100M/20M升到100M/40,而是降個100塊,我會更開心,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跟我一樣,或許可以發個討論串來玩玩

chih_haohung wrote:
反而最近是Hinet大進步, 所以去申辦 台灣大寬頻 或 凱擘大寬頻 Cable Modem誘因就大大減低了


這.......這又是夢見的嗎? 還是你知道最近幾個月中華、台灣大寬頻、凱擘大寬頻的申辦戶數,我也很好奇,能分享一下嗎?
嗯!? 中華連大陸有改善嗎??

step1. reference
測速--台灣,尚滿意~畢竟是我硬說80就行了!不用到100

測試--上海,嗯!? 這速跑SD視頻似乎有機會~HD的就GG了



step2. 傳說中改善後的上傳
百度雲上傳--未裝軟件,說好的滿速呢?

百度雲上傳--已裝軟件,說好的滿速呢?



step3. 傳說中改善後的下載
百度管家--說好的滿速呢



拍拍手吧~~~ 我不知道中華哪裡改善了
還是我要求太高?

環境:
WINDOWS7 with 非原生SATA3 SSD
8G ram,CPU似乎是舊的
光世代家用版100M/20M,1固8浮未升40M,fixed line connected
IP:同發文IP
除了chrome還有那該死的百度插件,其他軟體全關
時間:2014.06.04天安門事件的N年後,晚上21:00~22:00

小結:
I'm just wasting my time...
浪費1小時幫中華打工了~~ 我還是去看電視比較開心
esonchih wrote:
嗯!? 中華連大陸有...(恕刪)

我嚴重懷疑是上海端爆了,你可以測試北京 TELECOM 你可以看到滿速




esonchih wrote:
即使如此, 只要一般...(恕刪)



偷集縮比 只是 偷機取巧的作法 等下些重度下載的用戶 有人care抱怨再說
一般用戶當然沒感覺 對於一般用戶申請 120M下載速度方案 但實際上跑30M 有差嗎? 當然沒差

每個業者都把偷機取巧當主流 對用戶是好事嗎?

我說的是>=100Mbps 速度方案的客戶群 哪裡是不分速度方案呢!!
未來Hinet重點也是在拚>=100Mbps速度方案的客群


說實在的 你也可以去試用一下 第四台業者的Cable Modem.........看看是你現在Hinet比較爛 還是他們爛.......




esonchih wrote:
為什麼? 因為他們也在切割光點~
生意是動態的,沒有一個商業公司會reserve超大的頻寬在一個沒有人用的區域,反之亦然


我仍然認為頻繁切割光頭點不是一個好方法

因為一定會造成連線的中斷

他這樣做只是他推估建設的人力成本漲得慢,設備跌價快

所以他就等到新規格的設備跌價他才會導入,反正台灣人力便宜就讓工程師多跑幾次吧

第四台再一些偏遠的山區確實沒有線路的,因為真的沒有多少人在用

如果他評估這個區域人數夠了,為何不一次到位布建好,要分多次施工增加用戶斷線機會呢
也许是一场难圆的梦 一场没有结局的梦 多少的笑语飞散在风中 又围绕在我耳边
chih_haohung wrote:
台灣這些第四台業者的Cable Modem 為什麼價格會比Hinet 較便宜 就是偷集縮比........
如果做到和 Hinet(中華電信)一樣的集縮比 一定貴上許多
其實使用者根本不關心集縮比的高低,或是cable網路的上傳頻寬20Mbps是不是就到頂了這些問題。

如果光世代的集縮比較cable好,但是連到中國大陸或YouTube的速度卻不理想(去年不就因爲“海纜一直斷”發生了嗎?),那集縮比低又有何用?

光世代的集縮比好,但是“海纜斷了”,使用者還是覺得慢,不是嗎?

光世代的集縮比好,海纜也沒問題,但是如果公司的政策就是要讓非固定制用戶擠在頻寬不夠的幾條線路上,才能彰顯出固定制的網路優先權,那非固定制的使用者還是會慢,不是嗎?

光世代的集縮比好,海纜也沒問題,*萬一*公司的網管人員也不小心讓非固定制用戶有跟固定制相同的優先權,但使用者要連的網站就是沒有那麼大的頻寬給每個使用者,那網路速度還是快不起來,不是嗎?

網路品質要好,是要每個環節均衡搭配才會好得起來;由光世代連大陸、連YouTube發生過的問題,就知道其他因素在集縮比、上傳頻寬前,就已經對使用者的網路速度發生更大的影響了,所以不必迷信這些東西。

中華電推300M,臺灣大推1G,那都不重要;消費者要的是實際的傳輸速度,祇有好看的規格是沒用的。就好比光世代100M的上傳說要升到40M,那是到機房的速度,都還沒出HiNET呢;難道真的到國外、中國大陸的速度就會因此到40M嗎?大家還是別傻了啦。
美軍連茂伊島野火都不救,還指望他來臺海千里送人頭嗎?
mobile01_267539 wrote:
其實使用者根本不關心...(恕刪)



中國大陸不是個民主正常國家 常常用很多政治手法干預

Hinet目標太明顯 很多用戶連到那邊 被鎖速 並非用商業手法(例如多擴充國際頻寬)一定就可以解決

所以Hinet連到大陸 尖峰時段 很慢 有很多因素 並非單純 國際頻寬不夠

不過Hinet近年來也很努力地擴充連到中國大陸的國際頻寬, 效益漸漸地浮現出來了...

如果覺得連到 中國大陸免空例如 百度雲很慢的Hinet用戶 歡迎分享給我檔案 我幫你實測一下


請問 全世界哪一個 ISP業者可以保證 出了ISP自己的機房 可以保證一定會到用戶申請的速度方案?

至少 Hinet (不分尖峰時段或尖峰時段)

連 國內(台灣) 免空或線上影音 贏 其他 第四台業者
連 國外(非中國大陸) 免空或線上影音 贏其他 第四台業者
連 中國大陸 免空或線上影音 平手或贏 其他第四台業者(目前)

至於線上遊戲 更不用說了 也是贏 其他 第四台業者

至於集縮比 也是大贏 其他第四台業者


所以我說 上面一樣的前提下 第四台業者Cable Modem有比 Hinet VDSL/FTTH便宜嗎?

但目前 類似的速度方案 第四台業者 和 Hinet 價差只有 50-150元/月
但 Hinet 一面倒幾乎都是勝 第四台業者

第四台業者 為何不 做得比 Hinet全面比更好 但價格又便宜 這才是全國用戶之福

Hinet 如果要和第四台業者一樣的 品質 和 集縮比 單純只拚價格 第四台業者毫無還手的餘地



但這樣比爛 只拚價格有比較好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