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FanLu wrote:
等台灣大方案出來再說...(恕刪)
同意! 又不是台灣大的工程師
一堆猜測似乎都言之過早~
光世代推100M,台灣大凱擘推120M、200M
光世代推300M,台灣大凱擘推1G(想要)
...
這些只是業者間良性競爭的結果,但這不重點
網路這檔事,就是性價問題
以過去普級經驗:千元以下、可供裝區範圍才是重點
而上下傳速度、穩定度、連外順暢度
每個人的環境不同,追求的不同,容忍度不同
很難說得準,實在無需拿技術來說教~~
朋友大安文山區用凱擘120M,算是很OK,包含4K的youtube,大陸視頻都頗順,BT的話就是24小時放那邊下,沒聽到什麼大抱怨,畢竟又不是趕著拿來做生意的。套一句他的話:「人家提供的是到局端的頻寬,不是保證你BT的頻寬,這樣的價格已經OK了」
光截點頻寬上限、集縮比這種月經文、日經文,從凱擘100M+SMOD推出就一直被拿出來恐嚇人
凱擘100M及120M現在客戶數應該不少了吧! 但似乎也沒有影響到太多人
為什麼? 因為他們也在切割光點~
生意是動態的,沒有一個商業公司會reserve超大的頻寬在一個沒有人用的區域,反之亦然
難道再走回東森寬頻時代的老路?
買菜前先比菜,你可以多認識每家ISP的優缺點(對你個人而言),去衡量最適性價的業者
24小時給你滿載10MB/s,一天可以下843.75GB,一部藍光40G,等於可以下21部
是有那麼多藍光還是有那麼時間?
真有~ 那真是另人羨慕,趕快去申請保證頻寬的專線吧!
老話一句,雖然不是喜歡蔡家,人家也是出來做生意的,業者有業者的盤算,消費者有自己的盤算
在競爭市場裡,競爭是動態的,每天都在變動與修正,這些趨力不是來自技術,而是商業活動
像小弟家(中永和)舊社區,都是老人家居多,總是等不到光化,中華外包技師也說priority在很後面...
但若新視波全區可供1G而且在千元以下時,中華的態度還會這樣嗎?
這就是商業的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