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擘200Mbps 有線測試110~150Mbps 正常嗎? 每晚八九點至十點官網測速


taotu wrote:
所以包括Head也是...(恕刪)


距離.....

chih_haohung wrote:
距離.....


所以連Head也是320/60??那總要一個點來收容這些320/60吧!

不可能這頻寬就一路到ISP機房吧??
taotu wrote:
所以連Head也是3...(恕刪)


第四台機房 每個CMTS(Head)有很多卡版 每一個卡版總頻寬(320M/60M)後面就是接兩芯光纖

路邊電線杆Fiber Node(光電轉換裝置)總頻寬也是320M/60M 後面接同軸電纜線

這就是所謂Hybrid Fiber Coaxial Cable(HFC, 光纖同軸混合)


所以不要糾結在 傳輸介質上(光纖 或 同軸電纜線)



第四台機房(俗稱固網機房)CMTS 當然有收容匯集後 再用光纖(光纜)送到ISP機房
PS: 不過 第四台業者 和 ISP業者 都是同屬同一家集團 所以沒再分
電路費(固網費)和網路費(ISP費用)


就像 中華電信機房(俗稱固網機房) 收容之後 再用光纖(光纜)送到ISP機房(Hinet, Seednet, SONET)

chih_haohung wrote:
第四台機房 每個CMTS(Head)有很多卡版 每一個卡版總頻寬(320M/60M)後面就是接兩芯光纖
路邊電線杆Fiber Node(光電轉換裝置)總頻寬也是320M/60M 後面接同軸電纜線
這就是所謂Hybrid Fiber Coaxial Cable(HFC, 光纖同軸混合)


OK,我聽懂了,感謝您不厭其煩回答問題。

另外還有個問題,我把我的部分管區(中壢後站)按照實際情況,畫了一ADSL與光世代實際光點與收容範圍,如下圖,紅色部分是ADSL藍色部分是光世代,ADSL 8M距離為2公里,光世代60M為350公尺。

光世代是一個光點收容幾條街,那麼如果是第四台HFC的收容範圍3公里的情況下,CMTS與Fiber Node的位置大約分佈情形又是如何?

Fiber Node的收容範圍是一個里一個?還是數個里一個(如ADSL)?還是一個鎮一個?
CMTS的收容範圍又是如何?


taotu wrote:


光世代是一個光點收容幾條街,那麼如果是第四台HFC的收容範圍3公里的情況下,CMTS與Fiber Node的位置大約分佈情形又是如何?



第四台(固網)機房 應該沒那麼多 各地方的Fiber Node 統一由 光纖 打回一個機房(CMTS)[每個縣市應該只有一個吧]
Fiber Node後面就是直接接同軸電纜線(500鋁管型同軸電纜線)

撇開 純辦Cable上網的用戶(這種用戶極少)


以台灣 純有線電視收視戶 vs 有線電視收視戶兼辦Cable上網用戶 平均比例約 100:20
台灣大寬頻和凱擘大寬頻 口碑較好 所以比例可能為100:28
bb寬頻和台灣寬頻通訊(TBC) 口碑很爛 所以比例可能為100:15


所以目前一個Fiber Node大約收容(50-60)*5=250-300個 有線電視收視戶(含Cable上網用戶)

Fiber Node離最末端的用戶不會超過3公里(這是同軸電纜線的極限[當然中間有放大器 每一條500鋁管型同軸電纜線 最多串五個放大器])


taotu wrote:

Fiber Node的收容範圍是一個里一個?還是數個里一個(如ADSL)?還是一個鎮一個?
CMTS的收容範圍又是如何?


我覺得是以人口涵蓋數吧 人口數越多的區域當然放置的Fiber Node越多
這應該沒有一定


一套CMTS有好幾個CMTS卡版 收容範圍 就看卡版有多少個 Cable上網用戶有多少個
範圍大小視Cable上網用戶數而定 這也沒有一定


有些人口稠密區 要放好幾個Fiber Node雖然涵蓋地理位置小但用戶多




chih_haohung wrote:
我覺得是以人口涵蓋數...(恕刪)

題外話,DOCSIS Cable 3.1有可能在雙絞線上實現嗎?
可以的話中華也不用拉FTTH了,哈哈哈!
taotu wrote:
題外話,DOCSIS...(恕刪)


不可能 這不是 DOCSIS Cable 第幾版的問題
難不成你以為可以改成 DOCSIS Twist Line?

每一種技術都是設計給某一種傳輸介質而生



其實 VDSL電話線 如果可以傳輸到3公里 不衰減速度 我想會造福很多人
地理涵蓋率達100% 根本不會有超距問題

因為100Mbps下載速度 幾乎可以滿足95%的用戶了
剩下的5%再用FTTH供裝即可

而不是現在 很多 用戶家裡是FTTH供裝 但卻申辦6M/2M的速度方案
想申辦300M/100M的用戶 卻沒有FTTH供裝

資源錯置!



純光纖(FTTH)是未來一定要走的, 只是看業者認知的投入點和佈建時機
因為光點只會越切越細(就是每個光點收容的用戶數越來越少)
而且FTTH一旦佈建了 幾乎未來100年不需要再換光纖 (因為光纖 耐久 不老化 的特性)
只需要換兩端設備(用戶端和機房端)






感謝以上大大們專業的分析與討論

從上週五客服工程部主任已和我聯繫 , 眼前狀況是他們工程部正在努力在找問題 ,

預計這週三會給我訊息與對策!



我猜無解,推測第四台光點的含蓋範圍比我畫的ADSL還大,這麼大的範圍共享那頻寬,尖峰時刻就是會塞吧!如果真的解不了還是降速吧,心情會好一點。
taotu wrote:
我猜無解,推測第四台...(恕刪)


我完全認同!

其實遇到這種問題 第四台所有人員都會假裝很認真研究如何解決 但其實根本解決不了
他們只是在拖延時間 至少給你一個好印象和態度(我們很努力在想各種方法來解決了)
但最後結果 我絕對相信還是老樣子

你現在的狀況 就是非尖峰時段不會塞 尖峰時段會塞 問題已經很明顯了.......


你直接 請他們看這一篇主題就好了 看看我們這邊討論的是不是真的是這樣的狀況
如果不是請他們講理由(我想合理有邏輯性的理由 你一聽就懂 如果他們胡扯瞎掰硬凹 你應該也可以聽得出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