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裝潢,拉cat5e線的問題

kaworu.liu wrote:
基本上家庭佈線本來就不用琢磨太多....大砲打小鳥 ...工業跟商用的才是真功夫..
上天很公平一天就是24HR...什麼等級吃什麼料就好
...(恕刪)


您這文好似曲解樓主的發文,樓者的意思是zman 網站內有關家庭佈線的文不多。

很多標準是有關安全的不論是家庭用、工商業都需注意,例如電力線、水、網路線、無線電、電話線、有線電視等等的佈放有關安全上的標準應該是一樣的。

ANSI 有專門章節超過百頁就是專門講家庭佈線的標準。
話說回來是我們政府沒重視這些區塊、建商也因不想增加成本而沿用古早時代的工法,簡單說有線電視佈線、電話線佈線這些也都是沒有進步,有線電視如果是採星型佈放就比較不會有末端那台訊號較弱的問題。

星型佈放需較多材料、佈管需多、佈線須多;而傳統是一線到底採串接、再串接。

如果越多的人知道佈線的重要,水、電、網路、電話、有線電視、等等,裝潢的、設計房子的、水電的等就不敢隨便偷工減料、敷衍而過,也比較不會跟您說:"我幾十年來都是這樣作"。我希望聽到的是:"這我也會,因為幾十年來我都有讀書、進修、有在進步"

62chaokai wrote:
您這文好似曲解樓主的...(恕刪)


i cant agree anymore...
62chaokai wrote:
您這文好似曲解樓主的...(恕刪)

不 你搞錯了 而是什麼等級用什麼料...而不是一寐把超乎一般家庭等級..裝入家庭使用

我自己家裡也是cat.6 + 機架 24port switch 房間都最少2組資訊插座 我自己房間跟維修間都4組

但是我不會把如此的配線裝去一般人家裡面 因為機架的switch 真的不算安靜...設備也很佔位子..

房子不夠大 是很浪費空間的 (我家 比我姐姐家幾乎大四倍有餘..我的機櫃跟我姐的鞋櫃差不多大.)

我家這兩年剛好經歷 自己蓋屋的過程...父親剛好有一個team幫忙建造
我自己設計構想搭配建築師跟設計師跟很多朋友跟盤商幫忙構思..以至少10~20年還不算差的建造構思

Z大的文章我很早之前就拜見過了...也學習很多東西 不過適合在商用跟工業用的佈線 不一定適合大眾化使用

家庭一般弱電預算是非常低的...(一般來說大概1~2萬元內)

而我不認為這些行業不會進步(配線業專業的同業 我也認識一堆好朋友 但是也看過做低價施工的同業)
有低價的同業 不能說他不對 而是有此市場跟需求而已...

就如Z大說的一樣 他不是神 不可能改變市場 他的時間也不會變48小時一天...
讓專業讓他在他適合的場所發揮 而不是把才能用在低階需求的市場
工程師是一個成就感跟挑戰感...
其實就家庭佈線而言
我個人是認為既然是家庭用
那用量一定不太大
如此一來好線和普通線的價差也不會差到哪去
那不如用好一點的線,規格抓高一點
畢竟佈好線你也不會去動它了
就算以後周邊頻寬提升
現有的線也能直接上
而不是要再大費周章重新來一次
我的部落格其實文章寫的不多啊
真正的精華都在我的課程
一天下來至少能讓學員具備基本的觀念
所以我不認同啥ZMAN的文章不適用家庭
不管選什麼是你的自由
但是"Do the right thing & Do the thing right"是基本要求

這些年我私底下協助很多未謀面的人建置家庭佈線
大多利用深夜有空時跟他們MAIL往返
我不會去幫他們執行
但看在他們有心我就會幫忙
只是曾經找過我的人來自台灣 大陸 香港 日本 法國 美國 柬埔寨...
我也無法保證全都有空理會
以現代裝潢的預算總額來看佈線系統
那真的沒有什麼品牌什麼等級是買不起的
真正的問題都是"不懂該如何做"

政府是首惡
該做的事都沒做
台灣才會在基礎建設領域如此落後
放任 接地 光纖到府...等胡搞瞎搞
我不怪建商 他們本來就不懂
照政府法令做事錯不在他們
我只是不喜歡廣告上的唬爛而已

台灣可能也沒有專業廠商
我也很想認識啊
但事實上就是從來沒遇過
號稱做過一堆偉大實績的廠商滿街都是
隨便聊聊或瞭解內容就破功原形畢露
今年我有很多課程是開在這些偉大廠商內部訓練
雖然晚了點至少他們老闆都有向上提升的意願

今年我買了兩間房子
因為都是成屋
空調冷媒管 封死
電話線 網路線 封死
電視同軸電纜 封死
所以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自住的那間前屋主花了幾百萬的裝潢
加上長期在美國維持得很好
讓老婆不願意在現階段花大錢去動裝潢
最後只花了約百萬小範圍修膳
我也不接受外加明線 明管配壞整體裝潢
我對我自己說是現世報
常跟客戶說無解
現在對自己說暫時無解
有用心思考自己家庭的人就能體會我的痛
等5-8年後重新裝潢或買別墅預售屋再來傷腦筋吧
我客廳還一堆CAT.6A的線當垃圾丟著 哈

舉自己的例子是讓大家體會家庭佈線
關鍵都不在啥 標準 品牌......
而在有沒有機會在自建或客變時做點事










佈線深似海 網路高如天 (我是魔力門的ZMAN啦)
樓主開的這主題已經超過兩萬多人閱覽,可見"新家裝潢的的網路佈線"是受大家重視的,希望政府可以重視。

現階段"建築物電信設備及空間設置使用管理規則" 是NCC近期修訂並公佈,新建物都需送審(沒分什家用、商用、工業用),但看來規則內容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希望NCC能加速腳步訂立符合新時代的規則。
62chaokai wrote:
現階段"建築物電信設...(恕刪)


NCC喔 不用太指望了...

先讓簡單的共用管線先搞定在說...除了新型重劃區 跟 台灣三大都市建構比較大

但是還卡在沒有強制規定業者要租用 變成業者寧可選成本低廉的方式 也不願意租用
台中獨大的TBC 也不願意花重本在地下化線路上面..

說真的 討論再多佈線在強 也是檔不住 業界常態 簡單來說 不是自己設計+建造房子
你想要有預留多少管道是個夢想而已..光我家一個地下接入點 業者就不想幫我接入了..
(挖馬路成本高 共用管道就在我眼前也是不能使用 你說NCC有用嗎?)

台電就乖乖的認命挖馬路過來...地下化送電...

然後讓業者挖馬路過來 你又要擔心 他回填的技術很差 鋪上薄薄3CM柏油 2個月之後就凹陷了...

以一般人想完成自建透天夢想 不含土地 至少就得掏出5~700萬...不然就是得接受建商的隨便亂蓋

(目前我家門口就發生這種問題...挖馬路之後回填失敗 1 周出現30CM坑洞 回填之後1個月之後凹陷
我也懶的叫市政府來維修了 反正就是先把上面挖開 然後把垃圾埋進去 然後再補一層很薄的柏油.
國營單位跟市政府都是這樣修路...我也不敢叫第四台業者地下化了...)
nicoliang wrote:
所以我不認同啥ZMAN的文章不適用家庭
不管選什麼是你的自由
但是"Do the right thing & Do the thing right"是基本要求...(恕刪)


說得太好了,我也是認同應該一視標準,沒分什麼家用、商用、....等。

ZMAN 的課程每次都是一整天,但主題越講越多。前期結構化佈線就是近一天,近期的變成只一個上午,因下午要講機房設備、善熱、空調、節能、甚至碳足跡、綠建築等等,zman 會得也太多了,想講得應該幾天幾夜說不完。

希望大家有機會聽聽zman 的課程,完全免費外,上回台南還有紅茶、三明治等,但可惜的是zman 課程久久才來一次。但如果您公司有大機房且網路線如瀑布般雜亂,苦於無法改善,洽zman後就有機會聽聽更精采私有課程。
哈哈哈~這案例我還真碰過,還幫忙收拾爛攤子
他們是當電話線一樣用串的,串起每個節點,不是星狀網路
當然不會通啊。那些水電師傅不懂也不會問,不通也不負責,還不給扣錢,扣錢就要到現場鬧事放狠話,超屌的流氓樣通通出現了。
那個設計師也被吃死死的,自己含淚認賠,但不可能敲掉裝潢重弄,能重拉的就重新拉線
不行的就建議他用無線網路搭電力線網路解決

kaworu.liu wrote:
大同cat.5e大約....
你還沒看過 知名建商 請裝潢工人佈線 左邊線跟右邊線 不同迴路也不通 而且拉法跟電話線一樣
(直接端子對接) 問工人 工人說 這棟大樓20樓都這樣佈線...然後廣告打 數位住宅 比隔壁貴1萬/坪
....(恕刪)

62chaokai wrote:
說得太好了,我也是認...(恕刪)


感謝你

我不缺客戶 不缺案子 不缺業績
真的不要隨便找我 拜託
忙得跟狗一樣
一點生活品質都沒有

我會在01汽車版多逛逛
直到買到車
佈線深似海 網路高如天 (我是魔力門的ZMAN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