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就是不降電路費


recko5566 wrote:
日本的NTT光纖實測...(恕刪)

我猜日本的電信商鋪光纖應該都是不用錢的吧
不然怎麼可能到處拉光纖

recko5566 wrote:
日本的NTT光纖實測...(恕刪)




要是有這種上傳速度

就會想分享資源了

手上實在太多東西了...

beta1942 wrote:
贊成+1呵呵呵企業經...(恕刪)


引述聯合電子報 2009/11/20資料,幾家固網的資本支出
中華電信 台哥 遠傳
2009 290e 65e 90e
2010 300-310e 70-80e 90-100e
中華電信已經是領頭羊了,還需要比其他後進業者多付出這麼多的資本支出,真是無效率喔

其他包括固網包含cable業者去擋p2p也是被中華電信恐嚇的
台塑石油賣得和中油一樣貴也是中華電信這隻怪獸造成的
中華電信還恐嚇政府不得讓其他業者挖馬路且政府也乖乖地配合
中華電信還會鼓動其他競爭對手的工會搞罷工...
果然是罪不可赦

beta1942 wrote:
引述聯合電子報 2009/11/20資料,幾家固網的資本支出


效率? 您可能得翻翻字典再說吧. (這很嚴肅的)

定義都搞不清楚了, 扣啥?

hxxX54yPZ5HH5VHP\hmpX5gTPh99X5J4Ph00X5YBPjjhexX5exHPDX52JP555554P5ZZ5rr
beta1942 wrote:
引述聯合電子報 20...(恕刪)



看得出來你是在反諷
有人逢中華電信必反
千錯萬錯都是中華電信的錯
中華電信這麼爛~那個人還用中華電信的網路
怎麼不去用其他家的
hxxX54yPZ5HH5VHP\hmpX5gTPh99X5J4Ph00X5YBPjjhexX5exHPDX52JP555554P5ZZ5rr
這篇文章雖然有13頁~
但是看完花的時間還蠻少的
因為很多篇可以跳過不看^^

降不降我都用中華
吵來吵去到底要吵什麼?
上班族四不一沒有: 不懂要問,不會要學,不爽要忍,不行要撐,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

anny1218 wrote:
這篇文章雖然有13頁~
但是看完花的時間還蠻少的
因為很多篇可以跳過不看^^

降不降我都用中華
吵來吵去到底要吵什麼?


沒錯, 樓主題出來的問題, 其實是很值得思考的. 可惜小白嘴砲太多.
所幸的是, 的確有辦法證明他們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而且可能連閱讀都有困難.

要回答樓主的問題, 可能三五十篇論文都不夠, 但是這些"砲手"連什麼叫做自由化, 什麼叫做市場失靈都不知道. 當然出來的東西就變成滿紙荒唐. 更不用去探討價格管制的問題了.


舉例來說:
豬年...豬頭啊... wrote:
那請問污水下水道末端管線一般是什麼顏色?
台北是污水下水道人孔蓋是方的?園的?上面有什麼字?
大樓地下室污水池都位在哪裡?如何排出?怎樣設計?
電信和汙水下水道, 通常誰走大樓前面誰走大樓後面?


乍看之下似乎很專業, 但是除了前兩項有比較確切的答案, 後兩個卻是怎麼答都可以說是錯的. 而採用預鑄式污水處理設備, 或是多建物共構污水/中水處理設備在新建案中都不罕見, 視環境及規劃而定, 所以實際上不會有單一的答案. (注意觀察其反應, 他並不知道自己問了一個很蠢的問題, 也不知道當地推動的政策方針)


(電信引入/污水排出方向均在建物前方)



(電信線路由建物後方引入)



固然說不該因人廢言, 但是往往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在一個議題會扯污爛的到另外一個議題還是扯污爛.
要清楚說明很費工, 但是要證明那只是嘴砲相對簡單多了. 因其言而廢其人, 應該不算過分吧.
hxxX54yPZ5HH5VHP\hmpX5gTPh99X5J4Ph00X5YBPjjhexX5exHPDX52JP555554P5ZZ5rr

所謂"預鑄式"污水處理設備, 指的是"腐敗槽,氧化槽,消毒槽"這三個槽體,以預鑄方式製造公規尺寸之混凝土形體(波特蘭第三或第五型),再以吊運方式運至現場與建築物屋外安裝以及與建物汙水管線連接工作; 依建築技術規則設備篇#39規定, 對於不同人數以及不同BOD要求有不同處理方式(詳請參閱詹氏書局-建築設備概論).但現今台北地區因土地狹小,高樓林立,除一般集合住宅以外, 高樓層大廈若需符合建築技術規則設備篇#39條規定之BOD處理能力的設備,將佔用相當大的基地空間,故現今多數大廈已將污水處理設備移至地下樓層之最底層,若大樓採用筏式基礎者,則直接將筏式基礎坑座直接作為槽體使用. 污水處理過後採用污水泵將污水楊程至地面層;若大樓基地足夠時, 會於基地內或開放空間地面下設置一槽體,作為消毒池或為污水緩衝及日後查修之用.污水最後排入水溝, 或汙水下水道.但若該大樓面積為滿整之基地, 無於地面層設置槽體, 則通常會將原污水泵之污水排放管之接接入系統

污水下水道若與大樓污水排水設備界接, 則將該大樓最後一個污水槽體原排放孔, 以污水專用管接入該大樓週邊之污水幹管(視大樓污水排放出口鄰接之巷弄大小,由小管轉接至中管,依序往大管界接), 污水幹管最後會再匯流至污水下水道(通常已經在大馬路上); 既有大樓必須以明挖方式做施工處理, 新設大樓則按申請建造時相關規定辦理與設計.

好, 回歸正題
若電信業者規劃光纖與銅纜線路藉由污水排水管線接入大樓, 會有下面兩種狀況
1.纜線制放於污水管線內,引線至消毒池內
2.另配管置於污水管線旁,引線至消毒池旁; 若該地區污水下水道建置時未一併留預留管, 則必須再次開挖埋管


但無論上述哪種方式, 電信業者纜線均只能配線到消毒池內(外), 若要引入大樓內,必須是大樓結構而定; 若該槽(或引線位置)高於擋土結構以上, 則必需再以明挖方式接近大樓外牆結構體,以銑洞方式進入大樓. 但若擋土結構,(通常連續壁最起碼有30公分厚以上), 沒辦法以銑洞方式穿越連續壁與外牆者, 則找尋其他位置以繞路方式, 貫穿建物之樓板結構處所進入大樓(通常實務上看到比較多的是從車道出入口附近進入, 因洗洞位置少, 且進入後施工容易). (無論如何大樓基地內必須開挖埋管銑孔,多少會造成大樓外貌損壞或無法完全復原為原先樣貌, 除非大樓管理單位願意)不過, 很多大樓並不允許這樣施工, 強制業者必須以銑洞方式穿越大樓上部結構(甚至連續壁)方式引入大廈, 但這樣施工方式難度較高, 且後續若大樓因此漏水, 連續壁發生問題時, 通常固網並不願意承擔相關責任, 導致很多大樓用戶有進線需求, 但大樓管理單位要求其進入大樓方式,以及固網不願意承擔衍生之風險責任,導致無法進線, 這樣案例台北市相當的多.
故,走污水下水道接近大樓,只能接近至消毒池而已, 除非大樓願意讓固網開挖大樓基地內的範圍與銑洞, 否則纜線只能止步在消毒池, 永遠進不了大樓內
且走污水下水道, 還尚需考慮纜線日後維修與抽換等問題; 下水道內髒污, 動物橫行, 加上潮濕以及污水特性,對於纜線維護與壽命皆不如採自有管溝(環境單純)方式為優. 且各固網在台北市內的網路佈建已相當完整, 只要不是很小的巷弄, 路或街基本上都已經涵蓋很完整了, 今天固網缺的是從馬路至大樓內這一段管道, 但北市府這個方式, 只能做到一半, 剩下一半就要固網與屋主協商(某些還連協商都沒得協商,因為結構因素)

********************************************************************************
孩子,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預鑄嗎? 預鑄與電信業者系統引進有什麼關聯性?
irs wrote:
而採用預鑄式污水處理設備, 或是多建物共構污水/中水處理設備在新建案中都不罕見, 視環境及規劃而定, 所以實際上不會有單一的答案.

這個跟電信業者引進有什麼關係,你知道預鑄是哪些單元嗎? 你以為預鑄就是預留??
不要去拿報告裡面幾張圖片就來嘴砲,拿出你的專業一點的內容,講講實務上的作法吧
走污水管線就可以直接進入大樓, 你難道走汙水管線就不用在大樓裡開挖銑洞配管的工作, 就可以直接進的去?

今天我對這個話題最後的回應, 希望其他朋友可以明白市政府這個政策, 是畢奇功於一役, 還是半調子的一個政策,對於固網佈建是否有關鍵性的幫助, 我想各位看官應該很明顯容易的可以看的出來
irs wrote:
沒錯, 樓主題出來的...(恕刪)


樓主提出來的問題的確值得思考,小白還是嘴砲建議您選一個自加,或是樓下的幫選吧!
你寫二篇文章凸顯二點大錯,快去google吧!
哇,原來剛註冊就要被嗆,你以為這是軍中還跟你學長學弟勒,還沒退伍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